散文
慢慢地静候花开
文/齐洪波
这几天,我家阳台上的假昙花开了。虽然这盆花不是很大,叶子上却开出了十几朵花。看吧,一朵朵花簇拥在肥厚宽大的叶片上,像吹起了一个个小喇叭,细长的花瓣呈紫红色,象抹过石蜡一样,非常好看。它的样子虽然跟像蟹爪莲差不多,但与蟹爪莲那倒挂金钟式的花朵是不一样的,细长的紫红色花瓣,再衬上中间那一簇黄色的花蕊,真是让人又喜欢又爱看。我仔细观察了几天,它的花开了之后,到傍晚花瓣要合上,第二天凌晨又张开,一朵花的花期大约一星期左右。
说起这棵假昙花,对它的栽培还有一段故事呢!那是前年的一个春天,我的妻子从花市上买来了一盆花,当时我就问:“这是什么花?怎么有点象蟹爪莲啊?”妻子说:“是假昙花,虽然与咱家那棵养了好多年的蟹爪莲样子差不多,但不是一个品种,听说它开的花比蟹爪莲好看多了!”我低下头仔细看了看,它与家里阳台上摆放的那一棵虽然类似,但的确不一样,叶子比蟹爪莲的要宽厚,颜色翠绿得发亮,叶尖略带点儿暗红。
过了一些时日,我发现这棵花已经不象刚买来时那样有精神了,叶子好像有些蔫了。我知道养这类花浇水不能浇勤了,浇一次要浇透,随后等上十几天再浇,以免烂根。为养好这棵花,我是精心照料,并且还特意从公路旁边花坛里的松树下挖来了搀着松针等腐殖质的土壤偎在它的周围。当时,我看着打蔫的叶子,心想:这花也太不争气了,我花了好多精力细心培育,换来的却是这种状况----叶子干瘪,没有水脉,看来它是活不了几天了。我真想把它扔掉,但一想到这花是我妻子从花市上高高兴兴买来的,也听她说开了花是非常好看的,别扫了她的兴,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哎!随你的便吧,活不活由你!
又过了好些日子,它的叶片竟又象原来一样水灵了。我打量着它,心里真是琢磨不透。就这样,这棵花叶子时而干瘪,时而水灵,真是让人养也不是,扔也不是。这不,现在它竟然出乎意料地让人刮目相看了,不但叶子水灵,而且还开出了那么多耐看的花儿。我想,这也许是我静静等待的结果吧!
养花如此,育人也是一样吧。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似工业生产,更象农业生产。是的,每个孩子都如一株珍奇、生长缓慢的植物,有的在早春就繁花似锦,娇艳夺目,有的要在深秋才开花,即使这样,却给萧条的晚秋带来了些生机;成熟的桃子、杏儿挂在枝头红彤彤、黄澄澄的招人喜爱,埋在土里的落花生却同样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获得了“长生果”的美誉。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 需要慢慢来,急不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成长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性也是多样的,不能一刀切。既有早慧的“神童”,也有“开窍晚”的娇子,今后他们都有可能在各个领域中成长为把控大局、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以,人才的培养是不能着急的,要耐得住性子。
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加上自己的爱心、耐心、诚心,去引导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自己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少一点迷茫, 多一点安全感,少一点自卑, 多一份自信!把他们的长处要及时挖掘出来,发扬光大,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要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去改正。跟学生相处是心灵的交汇、碰撞,不是一下子,一两天就能走进他们每个人的心灵,也不是一两天的辅导,一两次的谈话,就会看到像做生意那样的商业回报立竿见影,而是要求教师应做一个耐心的园丁,每天给这些稚嫩的“花朵”去浇水、除草,要经过那个漫长的夜晚才能够等到第二天骄阳下的花开!
教师是园丁,那么不妨就做一个富有爱心、耐心的养花人、等花人,慢慢地静候花开。
【作者简介】齐洪波,1967年12月17日出生,山东省泰安市泰安泰山实验中学,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业余时间爱好文学,曾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山东教育》、《新疆日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泰安日报》《泰山晚报》及《泰山教育》等多种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