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老班长
文/望京
我上延安师范时候的老班长,他高个子,小眼睛,厚嘴唇,还有一张黑红、细长、高冷的关公脸。
他离岗后,从矿区回到了运城,我们几个同学想去看望他,他知道后很高兴,连着催了好几次。
7月28日,我给他带上了精心准备好的旱地小瓜,按约启程。途中,满脑子都是我们师范上学时候的点点滴滴和前几次见面的热闹场面。
老班长是山西运城万荣县人,上初中时,从老家来延长黑家堡镇,跟上当教师的大哥念书。我们刚入校时,他一口夹生的延长话,有些话,让人一时听不懂。但他生来就有可亲可信的大哥形象和不怒而威的领导气场。
他当班长三年,把全班人管得服服贴贴。特别要说的是当年我们都十七八岁,年轻气盛,谁也不服谁。但只要有他在,就都能尿在一个壶里呢。
他是班上篮球和排球队的主力队员,经常组织大家训练。学校打比赛,他带领我们班常能拿到不错的名次。他对每个班干部的工作都很支持。我是劳动卫生干事,每周学校都有劳动和卫生大扫除,我安排,他压阵,大家都主动接受任务并能很好地完成。
有一次,他带领几个人高马大的同学去延安机场拉教学设备,突然学校下了劳动任务,我的安排就没有他在那么顺畅了。
他是一个能吃苦也能吃亏的人。1985年春季,班上十几个同学被分配去延川永坪镇中心小学毕业实习,学校一下用不了这么多老师,多余的8个人要去永坪大队小学代课,那里条件很差,没有宿舍,没有灶,去的人还得吃住在中心小学,上班没有交通工具,每天往返要步行数公里,带队老师让谁去都不愿意,只能问他怎么办?他说他带队去,并点了7位男同学的名,没有一个说不的。
班长还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毕业后有一个同学分配在偏远的农村小学教书,看到其他人都在城镇中学,这个同学感到前途渺茫,情绪低落,他知道后,周末经常拿别人过节才舍得用的猪肉票割肉步行去开导。他清楚这个同学家境不好,找个有工作或吃商品粮的对象很困难,他就四处打听,帮忙介绍,虽然这个同学连见面的底气都没有,但至今心存感激。
前几年,另一个县上的同学有了病,他跑去探望,知道同学家孩子大学毕业没有工作。回去不久,把同学儿子接走,根据孩子的专业,让他在当地的一家大型民营建筑公司上班,解决了这个同学的心病。现在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同学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毕业快四十年了,我和他只见过七八次,看得出他还是原来的作派,厚道,正直,讲原则,爱工作。
有一次我和朋友路过垣曲他们公司所在地,不由得联系了他。他穿一套工作服急急忙忙跑来,晚上好吃好喝地招待我就不用说了。第二天安排我们在他们矿区参观,这个时候的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把每个作业面、生产流程、公司效益介绍得熟溜堂堂。朋友说,这人提起工作比喝了酒还兴奋,肯定是个实干家。
下午四点我们到达运城,晚上自然是把酒言欢,我怕和以前一样相互拼酒,提前给我们班的支部书记说了说,让他在开瓶前立个规矩,都年龄大了,酒随意喝,尽兴即可,但一坐下大家豪情万丈,你敬他,他敬你,一番推杯换盏,都喝多了。
回到酒店,谈天说地,最后有人惊奇地发现,我们班同学进入社会后,还是几个班干部混得最好。不得不说,当学生干部最能锻炼人。
老班长晒一岁多小孙子的视频,大家羡慕他的天伦之乐。宝鸡工作的一个同学,两个儿子结婚了,就是都不想要小孩儿,想抱孙子的他急得不行。众人给他出主意,有人说,生一个孙子你给奖一套房子,看他们生不生?班长说,家产将来你不按儿子分,按孙子分,他们肯定抢着生。这个同学笑着说,办法倒是好,但自己的家底自己知道,万一暴露了都不生怎么办?意思自己没钱,大家异口同声:谁信呢?
我们第二天早餐后出发,班长安排我们参观了运城博物馆、盐湖,又看了关公家庙、永乐宫,感受了这里历史文化的深远和厚重。
这里是最早的人类产生地,这里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这里是关公故里。这里的历史文化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我们的老班长。
第三天晌午,我们一起参观了后土祠。我祈求皇天后土的保佑,祝我的老班长和所有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这次本来是看望班长,却变成了叨扰他们一家,两口子整个周末都在陪伴我们,一切吃住行安排细致周到,而且还给每一个人准备了他们公司生产的工艺品,一个精美的铜质关公像。
三天的运城之行,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在恋恋不舍中向老班长道别。感慨四十年光阴,虽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同学之间的情义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加醇绵。现在,我们都老了,一定要珍惜一切美好的感情,活出一个真诚与洒脱的自己。
(转自《咸阳日报》古塬副刑)
望京,陕西延川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现就职于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近年来有散文见于报刊和新媒体。《家属》,《村医高志亮》等散文反响很大,读者点击量过百万,被多家媒体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