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禾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来自四川达州谷人老师的优秀散文《同学会断章》。
我想可能有很多读者曾经读过这篇"带着墨香"的散文。当您"读着这篇散文,就会感觉到作者浑身黏着墨香",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作者深厚的国学基础,浓郁的民国文彩风韵,高雅的君子之风容。
人们见到谷人写的文章很高雅,就曾有网友和当地的一位领导在网上说谷人是个君子。其实,这个主任他不知道谷人是一个特别贪玩,不受管教的人,他小时候爸爸管的特别严,现在就想玩,把小的时候没有玩过的都补回来。
如今,他在一个高档小区度假,小区里居住的那些居民都看着他好奇怪,这么大个人 还在玩纸飞机,还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蚂蚁?
哈哈,下面,那就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个奇怪的人他挥笔写下的《同学会断章》。

同学会断章
文/谷人 诵/禾子
(一)
打开小轩窗,阳光涌了进来,顺着也把院前一杆竹影贴上了粉墙。
梳平三尺徽宣,压一方楠木镇尺,摘下毫锥,慢慢在砚沿上反复转梳着,口里念着苏东坡《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老壶生出茶雾,檀香不语,悄悄生烟。传来一句鸟语,惊我薄梦。哦,好笑自己,一时里竞不知是书是画了。
回坐在竹椅上,随手翻开《介子园画谱》,册里黑白素页,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小家除夕梅枝…真是好看。

想着今天是同学会报到的最后日子,我却没有回去,心绪一下慵散下来。
毕业时的一本影集,一册留言,以为就是一件老物。三十年过去了,校园折柳,西窗剪烛的个中故旧,自是注了心头。
一盏饮茶的功夫,时间就划过了那张课桌,黑板上的粉笔字也被岁月的风吹洗干净了。
记得学堂后面,有一湾碧潭,岸边独独一耸岩崖,崖上十丈白塔,如是一只大笔,指向苍穹,倒写天书。
文字蒙尘,季节封冰。一别三十年的旧梦,终是又醒来。五指理着华发,也在不经意间把生活的帐单贴上了额头,叠成了小沟折皱。
回头看看,留不住的同学少年,好远。

(二)
老班长发来几张照片。
同学会结束了,大家又各自东西而去。
老校门前的三剪旧影,是我三位学弟妹离校时留下的。感谢他们把大家的故事写在校园门上,让我也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照片上老教学楼上的一窗折光,引我突生感悟,岁月终究是把她的两辫青丝,把我的一墨半词都交给了远山远水。老了光阴,老了我们,
总是想着走回那个旧得发黄的故事里去。愿望是美的,但我知道,那些丢失的过往永远也捡拾不回来了。
朦朦的,我隐隐又回到教室去,把老师的粉笔头拾回来,一粒一粒放在青花盘里,阳儿斜斜打在上面。思念伏浮在昨日的午时黄昏,期盼扬仰于今天的电话视频。
同学们都好吧?

(三)
池边败荷,堤岸穷柳,日历片伸出季节的手臂,挽着我走出深秋,走进了又一个冬季。
我只是盼着,快递小哥的单车停在窗下,送我一份关于她一柄红伞走在雪地上的消息。
同学会的大合影照片中,我没有寻见她。我熟悉的那一对长辫呢?我熟悉的那窝浅笑呢?问班长,班长吱唔着我,词尽语穷。
我得回去。
去了母校河边的沙滩地,红得滴血的夕阳,又一次把州河煮沸。
玉印山上的文笔塔倒映在水中,以河水为墨,默默记录着家乡的故事,也书写着我人生快车的长章短句。暮色举着苍茫的手臂,把我孤独的剪影深雕重刻在那坚硬的危岩上。

河边那条熟悉的小路没有了,河滩上残存着三五丛芦苇,几枝芦花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摇着
“我回来了”。
我知道,这芦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听过雁啼,披过清霜,一年年等待着我回来。
折下一枝芦花吻着,把芦花抱在怀里,跟我回家吧,书案上的老陶罐一直空着你的位置。
暗淡的灯光把芦花影映在木壁上。启弦梅花三弄,点上香烟,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余烟。
属于我的半壁江山,我便能作主。一张檀案,一方青砚,半笺断词,半笔微宣也算是干净。
我祷念案上的芦花别再离开我。
三十年的星转斗移,似梦?是恍?谁为我变更了春秋,把日子改写得这样苍白……!
作者简介:黄建华:笔名:谷人。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
朗读者简介:
禾子,(原名 禾子)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松原市朗诵协会副会长。
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比赛中分别获一等奖;中国朗诵联盟首届全国“颂读”大赛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