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雄:辛弃疾评传

李恒昌 著《今古传奇》2023年第4期
我饮不须劝
回顾南渡以来的所见所闻,辛弃疾犹如“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特别是到江西平定茶商起义以来,他见证了南宋政权和地方政府更多的腐败与黑暗,有很多事情超过了他思维的底线。
他亲见了,村民们仰天痛哭,原来是在诉说军人的凶狠和残暴。
他看到了,农民刚刚种下小麦,官员便上门来催缴夏天的赋税。
他得知了,有很多人被迫上吊自杀,是因为官员们对其强买强卖。
这诸多的问题,都没人管,也没人问。老百姓投诉无门,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
这让辛弃疾不解,更让他郁闷。
当初他平定了茶商起义,但犹如摁下葫芦浮起瓢,其他各地的起义军都纷纷起来了。
在湖南郴州,因为“和籴”问题,农民忍无可忍,在陈峒的带领下,揭竿而起。
在广西陆川,李接也带领人们“接续”起义,打开官府的粮仓“接济”百姓。
他思考这是为什么?老百姓为什么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去造反?
他从赖文政的经历中寻找答案,他从与率逢原的交手中寻找答案,他从所见所闻的种种怪现象中寻找答案。
所幸,他终于找打了最佳答案,那就是:苛政与贪腐。
苛政猛于虎,贪腐凶于狼。
正是因为种种苛捐杂税和司空见惯的贪腐,让老百姓不得不反。而每一次造反,官方只知道镇压,从不知道反思,不思纠过。长此以往,必将造成恶性循环,而且会愈演愈烈。
想到这里,他拿起了笔,又开始“写文章”了。文章的题目叫《论盗贼札子》。不过,这篇文章,他并不打算发表,而是只写给皇帝一个人看,只需要皇上一个读者。
他历数了种种之变及其危害,从李金到赖文政,从姚明敖到陈峒,从李接到陈子明,如不能有效预防,必定酿成大患。
他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之所以出现这种种状况,问题不在于民,而在于官,根子在
失职,在贪腐。
他明确了学习借鉴的榜样,唐太宗与群臣论盗贼,明确指出,民之所以为盗,皆因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他阐明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民者国之根本”也,一味镇压将动摇国之根本和基础。
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那就是:废除苛政,惩戒贪腐。
这些观点,这些思想,这些办法,切中时弊,切中要害,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这样一篇“好文章”,终于打动了宋孝宗,让他连连称好,并且还亲自作出“重要批示”,一也二也三也,批了好几条。
这一次,皇上终于做出了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让辛弃疾到湖南担任安抚使,而且给了他一柄“尚方宝剑”:如果发现有人贪赃枉法,可以直接惩罚,也可以直接奏明“圣上”。
辛弃疾的这篇“文章”,终于没有白写。
1180年,辛弃疾进入不惑之年。这一年,他就任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四十岁,正值壮年,应该是意气风发之时,但这时的辛弃疾,已经生出了诸多无奈不悲凉,甚至以醉酒来麻醉自己。他写出的《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便是这方面的见证。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43)
《天下奇雄一一辛弃疾评传》系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作协签约作品,2023年第4期《今古传奇》杂志头题全文刊发,2023年6月12日济南交通广播开始连播,2023年6月30日《济南时报》开始连载。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