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散文】走在老去的路上(72)
贵州篇——
六月,夏花灿烂芬芳,窗外,微雨淅淅,茶香,自在而随风。
接友人电话闲聊。却觉得她聊得规格有点高,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又觉似乎也有些道理。
她说:“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在她认为:“内卷”,正在慢慢消耗人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她觉得她自己不知不觉己陷入了内卷之中。在她认为,这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
然而,我认为:思想是通过形式体现的,通过形式来使人们觉醒觉悟,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所以,一些必要的形式是不可省略的。
但我也不赞成“一窝风”,动不动就兴师动众去做一些人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的事情。当下很多人都习惯“跟风”与“应时”,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
这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无用功,既浪费了公众资源,又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无数的人才,会因为这些实际上没有多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的繁琐的无用功,而失去了做好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无用功,就是一种“内卷”现象。一旦我们被困在内卷化的制度性环境里无法自拔,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力与财力的浪费,这确实令人痛心。
是的,表面的精细、复杂与讲究,不等于实质层面的提高,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
只有立足本职,研讨当下的实际情况,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看起来精致的、繁复的、似乎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人们,才能回归到正确的行为状态中来。在我认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判断。
我认为;当下我们确实应该担心一些人解读政策,执行政策的能力。这会把一件原本很好的事情,因为理解偏差,从而走向“内卷”。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说来说去,还是人的问题。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己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想到这里,我摇头微笑,即与友人调侃:想必如此大事,也不是我一个闲人能去挽回什么的吧?也罢,且作闲话。
此时,我沿着微雨的小路漫步。清风里的六月,岁月悠然,但愿,明天的路上,生活安然,四季无恙。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