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趣
老 无

蝉,这种昆虫,在孩子眼里,它趣味好玩;而对大人来说,它是一道美味佳肴;而在文人墨客那里,视为生性高洁的象征。由此,这是人们喜爱它的不同缘由的所在。
我对蝉的欢喜,是从它的声音开始的。在说它的声音前,先说说它的美味铺垫一下。在中国古代就有食蝉的习俗。这要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传那个写《七步诗》的曹植就特别喜爱食蝉。而王羲之在写《兰亭序》与好友聚会在鹅池的宴会上,有一道“烹蝉候”的美味佳肴。就是油炸知了猴。小时候在老家那时,房前屋后、村西那片沿河的树林,伏天到来的时候,知了猴特别多,但没有食用过它。当时是没有认识到它还能吃,还是对它没有食欲、不愿吃它等原因,说不上了。总之,在我离开老家前,从未有吃过蝉。只对它鸣叫的声音特别感兴趣。
于是,它便成为孩子追逐游玩的目标。伏天的太阳,骄阳似火,而蝉栖息在茂密的树冠内枝头间叫个不停,那声音欢的又响又持续不断。惹得屋内午休的大人不好入睡,烦得直骂这该死的东西。而孩子的心情与大人与其相反,欢喜的不得了。叫得越欢,刺激的感官也兴奋,野性越发膨胀。
便想办法把它捉下一个来玩。要想逮住它,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藏在高高的树冠中,横斜茂密的枝叶遮挡了你视线,找到它的身影,有时需要费很大的劲,站在树下,仰得脖子直酸疼。但不管蝉如何狡猾藏得隐蔽,最终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捉它有三种办法。一种是长杆把它用胶粘下来,另一种做成捞鱼的网兜,套下来。再一种是爬树与它斗智斗勇逮下来。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第一和第二种,另外一种很费劲。尤其是爬树费事不少,还有可能到最后弄得鸡飞蛋打。不过也最有乐趣,带来的快乐最开心。
蝉,生活在土壤中,需要漫长的三到五年的成长期才能从土里爬出来。有的甚至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岁月。蝉,昼夜在叫。高歌引亢,声音传播极远。误认为这是久待土壤中孤寂的缘故。才如此叫着这么欢!
其不然,我的理解有误。雄蝉鸣叫,而雌蝉不叫。雄蝉的叫声,原来是求爱的信号。用最响亮的歌声,在吸引异性蝉的注意,以获得其芳心。而交配后的雄蝉,即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结束。雄蝉以这种自我牺牲的方式在传宗接代。虽悲壮而却让大自然生生不息。
千年前的唐朝,那高亢传播极远的蝉声,打动了一个诗人名叫虞世南,便把这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写在诗中:“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一般人误认为蝉声传播极远的原因,是靠借风的传递所致。而诗人却别有会意,独特见解,强调的是处在“高居”使然的结果。此诗也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而另一个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蝉和蝉声在诗人眼中,却赋予上一层淡淡的哀伤。他在《在狱咏蝉》诗中写道:“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把蝉的鸣叫声看成哀鸣,而将蝉视为清高纯洁的象征。这是在任侍御史的骆宾王入狱后所作的一首诗,忧伤的调子,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可见,蝉,在历代诗人眼中,代表着清高纯洁的象征。因它栖息于高枝处,餐风饮露,认为它生性高洁。于是,成为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
这有点像评哈姆罗特的味道,一百个读者就读出一百个哈姆罗特。同样蝉在不同人眼里,就产生各异的快感或诗意或忧伤的基调。
离开家乡后,久居在城市生活。虽然远离了蝉声,却在酒店饭桌上,常见到其影。此时的蝉,已成为一道价钱不菲而时尚又受到欢迎的美食,
自生活在济南就一直居住在西部。而今的西部与二十年前环境相比已是千壤之别。尤其是那处森林公园,令人欢喜。树木满园,环境宜人。一到炎热的夏季,即成为市民避暑消遣的开心园,更是蝉的故乡。
此时园中的蝉,便成为市民消夏的开心果。
不光孩子喜欢逮,而大人也欢喜在捉。夜幕四合后的公园,大人孩子一家四口或五口,甚至中老年人也加入其中,每人手中一把电筒,弯腰弓背漫步于林中的各个角落。你所到之处,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的灯光如星星,明亮不一,闪闪烁烁在树林之间。此时的夏夜公园,真是风光无限,诗韵无限!
蝉,俗称为知了或知了猴。它在夏至后开始陆续出土。直到七月二十四五号就结束一年的出生季节。而季节的高峰期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集中在入伏到中伏前后这段时光。而每天出土的时间在黄昏到到凌晨的前后,晚上的高峰期集中在八九点前后的时间段。
此时,你走在公园内,随便走到一棵树下,用手机的灯光一照,说不定你就碰到一个或两个刚出来的,一个刚爬到树下,另一个爬在树身一米高的地方正在继续往高处爬去。让你逮了一个正着。更有趣味的是,你正走在路旁的灯光下,路边斜出的树枝上突然从头顶上掉下一个知了猴,恰巧就落于你眼前的路面上,让你惊喜不已。这叫得来全不费工夫,无心觅蝉蝉自来。这蝉肯定是爬到树梢上,没有抓好被风再一吹失手掉下来的。还有的蝉从路旁的草丛中爬错了方向,而爬到路上,让你与其相碰。
刚出土的蝉,一般稍作适应环境,它就向身边的树木寻去。找一处理想的地方,在那儿实行一生中的第五次”蜕皮。它最喜爱栖息在树枝、树梢、冬青和叶子间,安全地完成脱皮。
也有狡猾的知了猴,把自己藏得很严。其实藏得地方看似隐秘,实则就在你眼皮子底下。等你过一会再回到原地时,却发现它已经蜕壳而出“倒挂金钩”在某一枝头上。如此你感叹道,这么明显的地方竟没有发现它。这真应了那句老话,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我蹲守的某一处,每晚看得来来往往寻找的人很有意思。他刚找一遍离去,而她走来又再找。你来我往在一个地方寻找的人,如走马灯一般在流水作业,一个晚上不间断,直到夜晚十点后才安静下来。我采取蹲守的方式,一晚上下来,收获也不少。当然与那位逮上百个知了猴的能手,是无法相比的。
乐在其中逮知了猴的大人和孩子的心情是有差异的。孩子的乐,乐在逮的乐趣上,其乐无穷。而大人的乐,乐在蝉的美味上,其乐无穷。
传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在晚上就去树下捉知了猴炙后以佐酒畅饮而乐。看来,这蝉给人带来的快乐,真是趣味无穷也!
2023年7月28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