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险扶桡栋,驭帆借东风 89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澜狂月不惊
花放百家鸣
临险扶桡栋
驭帆借东风
环环险象生
水复山重重
历历开元事
舟舟济众行
《论语》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什么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为文以载道,能化民心。所以,生命真谛从“志于道,据于德”开始启蒙,因为士之弘毅,仁重道远。《师说》又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可知,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有三项重要任务:1、传道即宣讲宇宙人生道理、自然规律;2、授业即传授各个行业技能、生存技巧;3、解惑,解答人们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惑。所以,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人知书明理,而非求田问舍,养家糊口。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什么是明理呢?理就是道理,明理就是明白了达宇宙人生的基本道理及其内在运动规律。只有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我们在纷繁琐杂的现象面前才能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发现隐藏在事物中的内理规律。否则,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我们就茫然无措从而形成观望心理、从众心理、赌局心理,甚至认为大家走什么样的路,自己就跟进什么路,既是掉入悬崖也有陪葬的大众。
大道至简,万理至易。宇宙道理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隐身于现象的背后或者事物的发展规律里,只可体悟不能触摸。“理”说它简单呢,确也太简单,简单到无人相信!最深奥的道理就是“无中生有”的“无”,也称之为“虚”。《易经》系辞传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八个字竞能将宇宙人生的道理全部揭示,“精、气”代表宇宙间的两种存在状态,“精”为阴,“气”为阳,“游魂”就是宇宙意识或宇宙精神,它存有于宇宙万物之中,佛教称之为“识”。气聚则形,精散则空,其聚其散随“游魂”而变。宇宙人生,天文人文,唯有一元之理,这个理就是“道”,且道以一贯之,任何术数都是从道中衍生出的万象之别,故而《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然而言不释难明,理不解难通。大道至简,宇宙道理只有一个,这就是真理!不管这些道理出自古今中外何圣何贤孰人之口,用何种语言予以记载,但最终都归于理一,且道以一贯之。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九章中用了十个字来说明宇宙万象的规律,用词恰当其分且无与伦比,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就是“有无合一”且“有无相生”的体用共体。
《易经》初先秦诸子百家推为百经之首,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道理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根基大厦,是所有东方文化的总源头。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及其规律的精准把握,不外乎通过阴阳五行对事物的现象及本质进行定位。阴阳前例介绍,而五行就是天地之间五种相生相克的宇宙存在状态,古人以“水、木、火、土、金”作为五行状态的代表。当然,不仅天地有五种事物存在状态,人体有五官、五脏、五神、五常等进行对应,五脏如肾、肝、心、脾、肺,五神(游魂)如神、魂、魄、精、志。五治即道、德、仁、义、礼。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界有五元素,地、水、火、风、识。果有五香,菜有五味等等。预测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生克规律来通达宇宙法则的,其中中医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生克来判断人体病理并进行治疗,风水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之理来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优劣,古代兵法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之理进行排兵布阵等等,阴阳五行文化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但它告诉人们的深奥道理就是“太极阴阳,无中生有,五行转化,生生不息”。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