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妙笔拼出过往碎片,倾情演绎人间真情。请欣赏花尚美文《欢聚一堂》 下
母亲那条严重的腿退化萎缩,蜷曲,药物治疗的化学反应,让母亲的头发大把大把脱落。母亲曾经笑谈,你们给我买个“沙发”戴头上吧。我们说,那是假发,母亲也跟着哈哈傻笑。
母亲怕蜷缩着的腿走路不好看,用绳子捆绑着伤腿,另一头绑在床头上,忍着疼痛拉伸,一点一点,慢慢地把腿拉得稍微直点。最终,还是与那条好腿不一样,不灵活,走路还是有点蹩脚。
不管怎么样,母亲的腿还可以正常走路,还可以平平安安地陪伴父亲,一直熬成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母亲能陪伴父亲到老,父亲已经是万分感谢老天爷对这家的眷顾了。
三
父亲会的手艺多,还学会掌厨做大盘,跟着电视上学做一些比较特殊的菜品,比如:鸳鸯蛋等。
记忆里父亲经常不是这家结婚办事做大餐,就是那家办满月酒待大客。父亲从大队部里出来后,小日子依旧过得有滋有味,那些曾经挤兑他的人看着父亲混得风生水起,又羡慕得不得了。
有人又撺掇父亲回大队部,可父亲的秉性耿直,毫不犹豫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出来了,我就不再报任何幻想,况且,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惯了。”
那人看到父亲说话没有回旋的余地,悻悻地走了。而立之年的父亲早已对往事释怀,只想专心钻研自己的爱好——文王八卦和骨科医术。
父亲做事果断,快刀斩乱麻,不留遗憾。他的做事风格得到村里人的佩服。也留下了好的口碑,有许多小孩子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认我父亲做干爹。父亲知道这事容易得罪人,一个都没同意,免得大家各怀心思。
在物质不富裕的年代,父亲经常为村人办事,都是义务劳动,有些人知道感恩,会送盒烟,顺便捎回来点吃的,但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孩子们上学需要钱。
父亲的乐善好施虽然留下了英名,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总不能老是帮助别人致自己家的青黄不接于不顾,跟着村里的大叔来到一个熟人的铸造厂,当起了烧炉工。
这烧炉工很简单。一个炎热的夏季,父亲穿着背心短裤,又开始往炉子里点火。不懂内行的父亲把一堆杂物扔进火炉里引燃,只听“咚咚”的声响,火光冲天,火苗一下子窜到父亲身上,烧着了父亲身上的衣服、眉毛、头发,父亲被大火烧得疼痛难忍,忍不住惨声大叫,凄惨的声音引来了众人,他们看见父亲躺在地上打滚,整个人像是火球一样,连忙用水浇灭了父亲身上的火势。
抢救再及时,父亲还是严重烧伤,脸部被烧得不敢睁眼睛,身上火辣辣的钻心疼,犹如油锅烧着般自流乌拉地。被送往一家祖传的烧伤科,在那里治疗半个月后,还是留下了伤疤,皮肤被迫烧脱了一层。
脱层皮后,犹如新生婴儿一般的皮肤细嫩光滑,母亲打趣地说:“又比以前年轻了”。
性格开朗的父亲也自嘲:“脱胎换骨了。”
父亲在住院期间,我当时刚有二丫头。有父亲的厂里接管治疗,浑身烧得被雪白的纱布包裹得像是粽子一样。看着他那惨不忍睹的状态,我的眼里一片湿润。父亲出院后,把他接回家,村里的人们掂着鸡蛋、牛奶等礼品来看望,我们给父亲买的各种肉食,还有补品之类,让他老人家好好养身体。
也就是从那时起,身轻力壮的父亲身体开始发福,体重上升,吃到一百五十斤之多。
身体恢复后,父亲又待在家里帮朋友们办各种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身体没有那么轻便灵活,不再给乡亲做饭。然而父亲的口才相当好,村上乡亲又让他陪客喝酒,慢慢染上了吸烟喝酒的行为。
父亲只要乡亲们张开嘴巴,他都会尽力而为。虽然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耽误自己的事情。
母亲嗔怪说:“不会的人享福,会的人是傻蛋。光顾人家的事了,把自己的事给耽误了。”
“说得啥话,人家找你,说明你还有用处,是高看你一眼,别不领情。”父亲好不在乎地说。
母亲瞥了父亲一眼不说话。
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帮过的村民无数,救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爷安排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他独特的用处。我能帮助村民做一些事情,就是最好的安排。”
“劳碌命”。母亲嗔怪道。
“哈哈,巧人是拙人之奴。不过,也证明我很健康。”父亲淡然一笑。
有一天早上,阳光明媚,村里有一家年轻人结婚,又请父亲去陪客。那天父亲喝了不少酒。父亲喝酒有把握的,一般不会喝醉。但是,那晚上却在院子里上厕所的路上突然晕倒,吓得母亲连忙按住了他脸上的人中。
四
父亲被母亲救过来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父亲刚走到屋门口,又晕倒在地,吓得母亲连忙给姐姐打电话。
幸亏外甥女相离父亲家近,姐姐通知了他们,外甥女两口子一起开车把父亲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最后检查出来是肺部出现了问题,左侧一叶肺已经黑影。
他们检查结果出来,确诊为:肺癌。
母亲一听吓得泪水涟涟,我们做子女的听到消息也惊魂不定,怎么办?
医院通知我们把父亲转往省城大医院。正在我们这几个孩子心急如焚的时候,在医院里碰上了居住在县城的乡邻,他们也曾经受过父亲的帮助,知道情况后,很热情地领着哥哥找到了他的同学——医师主任。
结果疗效显著,父亲幸运地活下来了。
那次父亲又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彻底把他肺部的浓痰吸出来,呼吸顺畅多了,也没再晕倒过,医生叮嘱父亲:不能再抽烟喝酒。
乡亲多日不见父亲,私下议论是父亲不在人世了,被偷埋了。要好的老朋友提起父亲的名字就暗自流泪。后来听说父亲安然无恙后,高兴地说:“我们没走,你怎么能走呢!”
父亲刚被接回家里,左邻右舍,四邻八乡都来看望。掂着礼品看望的人络绎不绝。熟悉父亲的人打趣地说:“老天爷咋舍得收你呢。”
父亲也哈哈笑着说:“我在鬼门关转了一圈,我的任务没有完成,阎王爷不敢收。”
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父亲更加重情重义,他知道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助就没有他的现在,没有他的今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父亲更加卖力地为乡亲服务。
将近耄耋之年的父亲做着力所能手干不动了,就用嘴,给人家当月老,调解乡邻的家庭矛盾。
在生病的那段时间,可也是乡亲们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义无反顾,毫不退缩,把他忙碌得口干舌燥,喘着大气,只能喝水来养命。姐姐心疼地说:“伯,不要去了,人家有病都是养身体呢,你这跑得不消停。”
还没等姐姐把话说完,父亲就急不可耐地说:“我能为他们办点事情。”
同时我们也更珍惜每一个团聚。只要听说亲人来家里做客,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拦下掌厨的重任,我们怕他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可他却笑着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父亲总是用这句老话打发我们,宽慰我心。
“上菜,”正在我的思绪飘飞时,父亲亲手端上了制作的美味佳肴。
我们品着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看着曾经伟岸的父亲,身躯不再挺拔,脸上写满了风霜,心疼,而父亲看着儿孙们欢聚一堂,膝下承欢得快乐场景,沧桑了的老脸却笑意盈盈……
母亲那条严重的腿退化萎缩,蜷曲,药物治疗的化学反应,让母亲的头发大把大把脱落。母亲曾经笑谈,你们给我买个“沙发”戴头上吧。我们说,那是假发,母亲也跟着哈哈傻笑。
母亲怕蜷缩着的腿走路不好看,用绳子捆绑着伤腿,另一头绑在床头上,忍着疼痛拉伸,一点一点,慢慢地把腿拉得稍微直点。最终,还是与那条好腿不一样,不灵活,走路还是有点蹩脚。
不管怎么样,母亲的腿还可以正常走路,还可以平平安安地陪伴父亲,一直熬成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母亲能陪伴父亲到老,父亲已经是万分感谢老天爷对这家的眷顾了。
三
父亲会的手艺多,还学会掌厨做大盘,跟着电视上学做一些比较特殊的菜品,比如:鸳鸯蛋等。
记忆里父亲经常不是这家结婚办事做大餐,就是那家办满月酒待大客。父亲从大队部里出来后,小日子依旧过得有滋有味,那些曾经挤兑他的人看着父亲混得风生水起,又羡慕得不得了。
有人又撺掇父亲回大队部,可父亲的秉性耿直,毫不犹豫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出来了,我就不再报任何幻想,况且,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惯了。”
那人看到父亲说话没有回旋的余地,悻悻地走了。而立之年的父亲早已对往事释怀,只想专心钻研自己的爱好——文王八卦和骨科医术。
父亲做事果断,快刀斩乱麻,不留遗憾。他的做事风格得到村里人的佩服。也留下了好的口碑,有许多小孩子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认我父亲做干爹。父亲知道这事容易得罪人,一个都没同意,免得大家各怀心思。
在物质不富裕的年代,父亲经常为村人办事,都是义务劳动,有些人知道感恩,会送盒烟,顺便捎回来点吃的,但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孩子们上学需要钱。
父亲的乐善好施虽然留下了英名,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总不能老是帮助别人致自己家的青黄不接于不顾,跟着村里的大叔来到一个熟人的铸造厂,当起了烧炉工。
这烧炉工很简单。一个炎热的夏季,父亲穿着背心短裤,又开始往炉子里点火。不懂内行的父亲把一堆杂物扔进火炉里引燃,只听“咚咚”的声响,火光冲天,火苗一下子窜到父亲身上,烧着了父亲身上的衣服、眉毛、头发,父亲被大火烧得疼痛难忍,忍不住惨声大叫,凄惨的声音引来了众人,他们看见父亲躺在地上打滚,整个人像是火球一样,连忙用水浇灭了父亲身上的火势。
抢救再及时,父亲还是严重烧伤,脸部被烧得不敢睁眼睛,身上火辣辣的钻心疼,犹如油锅烧着般自流乌拉地。被送往一家祖传的烧伤科,在那里治疗半个月后,还是留下了伤疤,皮肤被迫烧脱了一层。
脱层皮后,犹如新生婴儿一般的皮肤细嫩光滑,母亲打趣地说:“又比以前年轻了”。
性格开朗的父亲也自嘲:“脱胎换骨了。”
父亲在住院期间,我当时刚有二丫头。有父亲的厂里接管治疗,浑身烧得被雪白的纱布包裹得像是粽子一样。看着他那惨不忍睹的状态,我的眼里一片湿润。父亲出院后,把他接回家,村里的人们掂着鸡蛋、牛奶等礼品来看望,我们给父亲买的各种肉食,还有补品之类,让他老人家好好养身体。
也就是从那时起,身轻力壮的父亲身体开始发福,体重上升,吃到一百五十斤之多。
身体恢复后,父亲又待在家里帮朋友们办各种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身体没有那么轻便灵活,不再给乡亲做饭。然而父亲的口才相当好,村上乡亲又让他陪客喝酒,慢慢染上了吸烟喝酒的行为。
父亲只要乡亲们张开嘴巴,他都会尽力而为。虽然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耽误自己的事情。
母亲嗔怪说:“不会的人享福,会的人是傻蛋。光顾人家的事了,把自己的事给耽误了。”
“说得啥话,人家找你,说明你还有用处,是高看你一眼,别不领情。”父亲好不在乎地说。
母亲瞥了父亲一眼不说话。
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帮过的村民无数,救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爷安排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他独特的用处。我能帮助村民做一些事情,就是最好的安排。”
“劳碌命”。母亲嗔怪道。
“哈哈,巧人是拙人之奴。不过,也证明我很健康。”父亲淡然一笑。
有一天早上,阳光明媚,村里有一家年轻人结婚,又请父亲去陪客。那天父亲喝了不少酒。父亲喝酒有把握的,一般不会喝醉。但是,那晚上却在院子里上厕所的路上突然晕倒,吓得母亲连忙按住了他脸上的人中。
四
父亲被母亲救过来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父亲刚走到屋门口,又晕倒在地,吓得母亲连忙给姐姐打电话。
幸亏外甥女相离父亲家近,姐姐通知了他们,外甥女两口子一起开车把父亲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最后检查出来是肺部出现了问题,左侧一叶肺已经黑影。
他们检查结果出来,确诊为:肺癌。
母亲一听吓得泪水涟涟,我们做子女的听到消息也惊魂不定,怎么办?
医院通知我们把父亲转往省城大医院。正在我们这几个孩子心急如焚的时候,在医院里碰上了居住在县城的乡邻,他们也曾经受过父亲的帮助,知道情况后,很热情地领着哥哥找到了他的同学——医师主任。
结果疗效显著,父亲幸运地活下来了。
那次父亲又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彻底把他肺部的浓痰吸出来,呼吸顺畅多了,也没再晕倒过,医生叮嘱父亲:不能再抽烟喝酒。
乡亲多日不见父亲,私下议论是父亲不在人世了,被偷埋了。要好的老朋友提起父亲的名字就暗自流泪。后来听说父亲安然无恙后,高兴地说:“我们没走,你怎么能走呢!”
父亲刚被接回家里,左邻右舍,四邻八乡都来看望。掂着礼品看望的人络绎不绝。熟悉父亲的人打趣地说:“老天爷咋舍得收你呢。”
父亲也哈哈笑着说:“我在鬼门关转了一圈,我的任务没有完成,阎王爷不敢收。”
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父亲更加重情重义,他知道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助就没有他的现在,没有他的今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父亲更加卖力地为乡亲服务。
将近耄耋之年的父亲做着力所能手干不动了,就用嘴,给人家当月老,调解乡邻的家庭矛盾。
在生病的那段时间,可也是乡亲们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义无反顾,毫不退缩,把他忙碌得口干舌燥,喘着大气,只能喝水来养命。姐姐心疼地说:“伯,不要去了,人家有病都是养身体呢,你这跑得不消停。”
还没等姐姐把话说完,父亲就急不可耐地说:“我能为他们办点事情,看着把我的们还没等姐姐把话说完,父亲就急不可耐地说:“我能为他们办点事情,看着把我的老伙计,老朋友,老熟人送走,也是我的福。”
同时我们也更珍惜每一个团聚。只要听说亲人来家里做客,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拦下掌厨的重任,我们怕他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可他却笑着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父亲总是用这句老话打发我们,宽慰我心。
“上菜,”正在我的思绪飘飞时,父亲亲手端上了制作的美味佳肴。
我们品着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看着曾经伟岸的父亲,身躯不再挺拔,脸上写满了风霜,心疼,而父亲看着儿孙们欢聚一堂,膝下承欢得快乐场景,沧桑了的老脸却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