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苏轼的一生留给我们的启示
文/陈占岭
对苏轼的认识源于课本上的诗词,很是肤浅。10年前康震教授曾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过《苏轼》带着对东坡的崇敬之情,曾自驾到访过苏轼的故里四川眉山实地访寻三苏祠和苏坟山,又曾专程驱车到过苏轼的埋骨地河南郏县的苏坟村拜谒苏轼父子,近期,央视九套记录频道播放了五集关于苏轼的专题片《定风波》回顾苏轼的一生,少年得志、名满京城、春风得意、屡遭贬谪,最后客死常州。苏轼的才华盖世横流文章锦绣诗词俊美。无愧于唐宋八大家和宋四大书家的美誉。
前几天,从网上购得一本苏轼全集,细细品读受益良多,苏轼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在人生低谷屡遭贬谪的时候,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初到黄州他没有低沉消极反而写出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存蓄不多的苏轼带领家人租田耕种自给自足,于是就有了东坡的雅号。自请外放到杭州做通判或知州,爱民如子珍惜民力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于是又有了闻名于世的苏堤春晓的西湖胜景,放逐儋州,他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万里,追到儋州从苏轼学习。从此,海南因苏轼的到来破天荒出了第一个乡贡举人姜唐佐。难怪苏轼诗兴大发写下“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的诗句。
苏轼,一个性格刚强、正直的大儒,为人豪爽光明磊落,但是,总是因为口无遮拦而得罪同僚乃至皇帝,所以才从政不顺,官职一贬再贬,流放就职之地也离京城越来越远,一致于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
苏轼的境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既要刚又要绵,还要含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不可恃才傲物,谦虚内敛还是需要的;圆滑一点没有错,狡猾之术不可施。写到这里,记得阎崇年老师在百家讲坛讲《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之死》中说过,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仁者,受到佞人的攻击。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贪者的不满。这也许是人的劣性吧,笔者斗胆妄言。
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人生风雨,你是仅“听穿林打叶声”还是像东坡先生“何妨吟啸且徐行”?还是低首茫然自叹“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缘身在此山中”?亦或昂首阔步,仰天长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管怎样,苏东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深刻思索,以及“心安之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心境,确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至少,我是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简介】陈占岭,大学法律专业学历,酷爱文史、国学和古建筑及鸟类摄影,喜欢自驾游。文化学者,诗人、词作家,中国大众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中级导游,河北省音协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作品先后被短文学网、工人日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家庭幸福杂志、珠穆朗玛杂志、燕赵词作家、燕赵文学刊登。歌词《美丽云南》荣获2015年感动中国“群文杯”全国原创词曲比赛银奖,歌词《再回西柏坡》收录于《我的家,我的梦》一书,2015年被百度网评为现代诗人三百人之一,曾担任邢台市2017年首届全民K歌比赛专家评委,2019年由河北科技报联合泥坑酒业共同举办的“百年泥坑走邢襄”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文艺巡演晚会艺术总监,2019年在原邢台市任县宣传部、任县文联、任县农商银行共同举办的“永远跟党走”群众歌咏比赛中担任评委,诗歌《百年征程》获得2023年由中国“散文网”举办的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