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100位诗人上刊
(排名按投稿顺序)
左书谔 王建生 朱守平 妙华
回雪流风 马洪武 刘顺和 行云
诗雨轩 郭仁炳 走遍天下 中原
邵海林 王井龙 刘万军 金登仁
李开英 白文华 丛延春 愚樵
李忠奎 郑国江 冯世荣 胡晓福
阮友元 乔维祖 裴友红 烟之外
剑如虹 胡建明 胡五星 王清义
草门居士 朝明华 陈祥润 金荣
徐宜华 柯有钢 霍广明 杨友明
冯素真 娄底闲人 李文清 董琦
诗情画意 郑震寰 柳鸣 姜清水
雪山飞狐 虞慧 姚会昌 张杰
张久超 吴锡峰 马德玉 丑奴儿
徐荣峰 杨明才 涧之燕 刘志耀
春雨 吕述尧 李明均 枫桥夜泊
张元平 孔繁恩 刘文波 赵振权
陈宏元 刘万军 赵子玉 周文辉
王者自尊 枫林醉 风文 南子苏
姜树立 张中长 王业亮 梅枝
爱家心静 杨帆 薛冰 孙德振
李芳诗雨 于金奎 周恒旗 丁旭
林天珍 梁文君 黄赖 张修美
吴沐瑶 万吉晨 徐富锁 朝焕金
旺欢 田明山 南山翁 临窗小记
1 沁园春.黄河颂
文/左书谔
起自高原,流经数省,宛如巨龙。望炎黄色染,春冬沉寂,中华神韵,秋夏横冲。九曲蜿蜒,千年不变,万古长流向海东。汗青载,有民族故事,华夏英雄
黄河哺育丰功。水滋润、但将五谷丰。更西流东下,破艰历险,神留龙韵,气贯长虹。看我中华,五千岁月,一往无前大汉风。今圆梦,正复兴有路,伟业无穷
2 新韵无题
文/王建生
过去没有空调房,大树底下去乘凉。
皓月当空天作被;放张竹席地当床。
手摇蒲扇清风爽,烧堆艾草当蚊香。
听着蛙声来入睡,数着星星进梦乡。
如今住上空调房,房间宽敞又明亮。
高档床上睡不着,山珍海味吃不香。
防盗门外亲情冷,防护窗内似羔羊。
夜半常做儿时梦,真想回去叫声娘。
3 立秋抒怀
文/朱守平
雷雨送新凉,秋风步远方。
稼禾盈绿叶,花卉漫清香。
鹭展凌云志,螽吟入梦章。
生机随处涌,灾变即收场。
4 秋惑
文/妙华
西风又至易生愁,老了襟怀伤了秋。
检点昔时终有愧,逡巡当下岂无羞。
断肠落叶舞三径,转眼青丝霜满头。
只怪抖音情节苦,不知不觉泪儿流。
5 贺新郎·吟荷花
文/回雪流风
多少香红软,影流新、姿含清气,粉颜流婉。天月应知花尤艳,吟彻禅心为愿。胭脂抹、桃花羞赧。自洁冰清圆叠叠,看倩姿、摇得情高卷。绿袂举、翠烟漫。
莲池波滟清新媛,月光前、摇来旖旎,几多华睆。身动流香犹轻冁,裙袂扬芬目炫。蔑世俗、笑容嫣嫣。吐绿和风熏浅水,紫燕飞、穿柳鲜荷伴。撩雅气,禅心见。
6 钱荷叶.天炎热
文/马洪武
天炎热,草低头。独站珠江口。望飞舟。水东流。红花绿叶尽忧愁。只有人依旧。
7 水调歌头.秋日遣兴
文/刘顺和
飒飒凉飙起,梧叶一声秋。云天只雁嘹唳,远影最牵眸。簇簇芦花作雪,树树紫薇结籽,群鸟正啾啾。遣兴引杯酒,扶醉到楼头。
丈山水,量风月,亦休休。不教俗事羁绊,得意自无由。明日铜官重上,雪鬓待簪雏菊,拟作少年游。拂袂五松下,吟啸久淹留。
8 花红草绿水自流
文/行云
花红草绿水自流,山高海深云飞飞。
鹰翔唳天借风力,虎啸动地凭神威。
英雄自古多豪气,众庶从来与势随。
天地万物各自异,说短论长多是非。
9 佳运
文/诗雨轩
佳运逢来小到春,清风斜度偶行人。
依然曲对先收果,最好天成少问因。
默默无声无息伴,茫茫所作所为遵。
聪明物尽提前至,自会罗纱披挂身。
10 立秋感赋
文/郭仁炳
立秋云布宇,开会众来堂。
捐友寒喧火,氛围喜气扬。
别离虽很久,抗疫不寻常。
领奖登台面,挥旗展四方。
11 查干花草原羊群
文/走遍天下
四野穹庐渺渺烟,青青绿甸漫悠闲。
珍珠点点翩翩荡,云浪长长滚滚翻。
躲暗寻食栖峻岭,朝阳觅水向蓝天。
彩旗飞舞毡房护,承继习俗上万年。
12 咏蝉
文/阮友元
炎天酷热日多晴,惟有新蝉咏唱声。
为了千家烦恼解,牺牲自己岂图名。
13 睹物思人
文/邵海林
素韵如期挂网红,清词再度咏蟾宫。
光阴力挺青丝汉,岁月徒怜白发翁。
盛赞花街圆梦雨,浮夸柳巷祭天风。
茫然忆起黄昏恋,睹物思人小镇东。
14 秋溪林配诗
文/王井龙
寒霜摧叶落,树木秃枝头。
旷野千般景,人间万里秋。
和云洗溪镜,映影沐睛眸。
一带弯渠水,双滩润绿洲。
15 晓行
文/刘万军
独喜静悄悄,
鸡声四野飘。
才行阡陌路,
又步小石桥。
16 水仙子·秋景
文/田明山
清晨曦露虹飞舟,溪水金波一目收。田园风韵歌情厚。南岗牛羊遍地走,北垣秋实醉人眸。
宽宽小康路,阔阔捧御酒。新曲悠悠。
17 夏日拾趣
文/金登仁
如蒸似烤暑期中,电扇空调日夜隆。
只见农夫挥汗雨,争收抢种夺粮丰。
18 秋晨
文/李开英
凉风习习草虫鸣,庆祝金秋硕果盈。
稚菊篱边随蝶舞,云飞曳朵鸟相倾。
19 观“童潮盛典”集宁街舞秀感吟
文/白文华
弗莱街舞秀,牵动几多心。
提震各关节,飘松一袂襟。
刚柔成并济,律韵达相斟。
健体型神美,俨然虎气森。
20 仲夏莲湖游
文/丛延春
十里莲湖菡萏红,沿堤看景韵无穷。
郊游不羡车行好,早起何须鸡叫洪。
步履徐徐消暑气,衣衫澹澹舞香风。
归来顿觉驱劳扰,一盏浓茶入梦中。
21 清凉心底伫
文/愚樵
交秋还在伏,汗渍漫炎暑。
小酒温诗书,清凉心底伫。
22 无题
文/李忠奎
才将对影月成钩,试问王孙可否留。
半世荣华诚可梦,终生富贵实难求。
23 入秋风雨
文/郑国江
入秋依旧耀炎阳,蒸得行人汗透裳。
忽起金风吹面爽,随来白雨打肤凉。
萤灯点亮垂围帐,竹簟敷开睡落床。
舒适清宵唯自享,安然一觉到甜乡。
24 立秋
文/金荣
炎炎暑气接秋情,烈烈阳光伞下行。
半日高温人不爽,月明风拂小诗成。
25 秋临随笔
文/南山翁
松林静静临秋日,雾气腾腾凝露生。
雷雨交加豪爽快,禾苗滋润壮丰盈。
往天炎夏周身热,今夜寒蝉远曲声。
荒野山庄休独乐,清凉调养保康平。
26 雨中抢险
文/胡晓福
秋光收夏色,高树放蝉呜。
暑气纵酸雨,洪波压古城。
楼中河水进,路上汽车横。
百姓遭灾难,来援尽是兵。
27 立秋寄怀
文/中原
又见新词咏立秋,金蝉依旧唱枝头。
一湖细浪连天尽,两岸垂杨入梦羞。
清风瑟瑟绕亭楼,岭外桃梨漫思秋。
去后不知杨柳事,芙蓉载舞几时休。
28 我欠初秋一首诗
文/乔维祖
午热初秋早晚凉,草肥树碧叶儿黄。
东来紫气盈千户,西到光辉绕万庄。
绿水青山颜色美,金风玉露稻花香。
白云闲步逸情致,避暑清温沐浴堂。
29 秋风吟
文/裴友红
雨打芭蕉红湿透
秋声梧桐绿渐瘦
不知鸿雁几时回
秋风无意惹春愁
30 读史
文/烟之外
一败无颜再渡江,八千子弟怎还乡?
宁亡不愿争秦鹿,真丈夫奇楚霸王。
31 唐多令.长发绾君心
文/剑如虹
长发绾君心。相看泪满襟。记当年、同醉花阴。今日重来人已远,空怅望、水云深。
往事总销沈。青衫湿未禁。问何时、携手追寻。只恐明朝风雨恶,还又是、断肠吟。
32 [双调·大德乐带一锭银]后母戊鼎
文/胡建明
挺立清风气势扬,方鼎银霜,欢颜古色装。青铜耀眼芒,盘龙环绕双。农夫早起常,深翻惊宝亮。倭寇闻香,茅屋地下藏。千里逃亡,春回靓丽芳。(过)
纂刻浮雕細作煌,侧扉轻漾。荡气回肠顺畅,四海名扬。
33 西江月.咏蝶
文/胡五星
比翼双飞渡水,连枝对语穿林。庄生梦蝶爱追寻。三载同窗共枕。
客醉千年妙曲,人歌万古清音。红尘岁月守初心。梁祝姻缘暖沁。
34 秋声
文/王清义
天高斜雁计归程,雨散溪流见落英。
闲步河边听水远,风摇岸柳送秋声。
35 初秋感吟
文/草门居士
桐叶飘飞夏入秋,热魔还在汗仍流。
蝉鸣枝萼传声远,早晚凉风吹满楼。
36 蝶恋花.照例吟诗草
文/韩明华
风扣山扉闲处好。明月无言,竹影描轻巧。一径寒蛩吟旧调,疏灯院落行人少
桐叶萧萧容易老。已是更深,霜色侵秋草。倦却无眠方睡了,鸡鸣扰梦穿清晓
37 秋天
文/陈祥润
季秋火焰亦朝天,末伏骄阳是旷然。
晨露露珠随绿水,暮云云影画中烟。
日红西下后山落,风起南边前树连。
早晚阴凉人倍爽,高飞大雁老来贤。
38 沁园春.咏莲
文/冯世荣
出水芙蓉,映日接天,美誉远扬。看田田荷叶,蜻蜓曼舞;悠悠花韵,蛱蝶轻翔。玉貌娉婷,丰姿绰约,丽质天生吐瑞祥。超凡俗,任风摇雨打,笑傲群芳
轻纱笼罩荷塘,引无数骚人写锦章。赞出泥不染,终生奉献;入餐添彩,雅味流长。俯濯清波,仰含素液,玉洁冰清品德昂。情无限,待秋来夏去,依旧风光
39 槐荫树下
文/徐宜华
董永离家去上工,槐荫树下路难通。
仙姑挡驾欲婚配,睿智筹谋借伞聪。
不惧头前无片瓦,怎嫌脚底积贫穷。
小神土地频频赞,天降贤妻百日红。
40 立秋吟
文/柯有钢
立秋漫步至荷塘,鸟语轻风拂面香。
蛛网罗裙萦玉带,蝗虫绿翅秀新妆。
晨霜洁似琼台雪,晚露雅如佛院光。
炎夏离尘清赋韵,凉温出世美诗章。
41 赞美初秋
文/霍广明
红枫柞叶缀斜阳,陌北金秋稻谷香。
冷月无情空照影,凉风有意巧梳妆。
鸿鸥缥缈浮云外,锦鲤成群水底藏。
雾锁江湾遮旭日,峰峦瀑布啸穹苍。
42 胜胜令·癸卯立秋
文/杨友明
天高云淡,气爽人凉。立秋时节罕寻常。它年这日,暑仍炎,伏尤炀。老虎肆,无处可藏。
逮住时机,享美酒,醉风光。气温舒适好穿裳。台风季节,喜柔风,畏疯狂。顺自然、祥和泰康。
43 小庭吟
文/冯素真
庭院清风一盏茶,轻萦小韵抚藤花。
芬芳馥郁红尘露,云雀啼啼报晚霞。
44 鹧鸪天.玉石文玩
文/临窗小记
老酒三杯独倚栏,手持一串味千般。
冰清玉洁真知意,水润通灵实可怜。
昆仑上,白云间,出神造化惹人叹。
诗书已得无穷趣,更谢明珠相赠欢。
45 破阵子.立秋
文/娄底闲人
天上流光易逝,人间寒暑分明。弹指不知长夏过,始觉清凉暗暗生。金秋酿始成
梁燕商量南去,天爷拟退炎兵。乍见西风摇碧树,忽听蛩声断续鸣。宾鸿计远征
46 秋色横空·初秋吟
文/雪山飞狐
风染梧桐。叶飘零落地,旭耀残红。烟堤柳拂蝉仍噪,芙蓉出水惊鸿。晶珠露,滚滑蓬。锦鲤乐、来回嬉水宫。对对鸳鸯戏水,爱意融融。
秋季钓鱼兴浓。有蜻蜓飞舞,晚闹秋虫。最贪早晚秋风爽,人字雁舞天空。南归路,几万重。满目是,金黄山水朦。泼彩景勾魂,疑似梦中。
47 立秋
文/诗情画意
夏去秋来暑退场,高温气候渐清凉。
蝉鸣老树鸟声乐,月映奇峰花径香。
晨看禾苗含晓露,暮观藕叶照斜阳。
田园绿浪迷人醉,岭上松涛掠故乡。
48 上官婉儿
文/李文清
粉黛才酬秀气融,词文绮丽众篇聪。
昭容进拜仕贤女,上婉官儿汉史功。
49 渔歌子.李白
文/董琦
千杯美酒入豪肠
万首神诗向天狂
词锦绣 赋华章
秀口一吐半盛唐
50 扑蝴蝶.立秋
文/郑震寰
凉来农喜,丰登佳景顾。时邀蝉唱,疏枝垂柳树。田边禾稻翩翩,地里棉花朵朵,乡村秀姿可富。
绿还注,山河窈窕,世人皆感慕。风平雨顺,民安国泰故。夏去不少怀思,秋至太多际遇。红尘幸蒙甘露。
51 初秋韵
文/柳 鸣
风吹柳叶渐枯黄,河岸蝉稀卸夏妆。
细雨轻飘成雾气,溪流弥漫泻荷塘。
堤旁仰望天空远,桥上遥闻瓜果香。
秋日霞光飞大地,休闲健步踏斜阳。
52 惜秋华·立秋有寄
文/姜清水
遇到西风,问行程、锁定南来鸿雁。暮色上头,忧愁可何时断。轮回往返云层,带信有无都成善。情岸。历霜寒、古春新秋细算。
破晓鸟常伴。在窗前催笔,把恨肠修剪。翻史籍、仰雅阁,半生稀罕。梅花寄托丹心,醉意痴、喊魂香伴。迷恋。看朝霞、亮光华灿。
53 立秋吟
文/旺欢
一路秋光一路歌,秋光为我荡秋波。
他乡野景虽然好,仍念家乡荒土坡。
54 立秋
文/周文辉
初秋末暑热炎狂,瓜熟花蔫稻米香。
鸡犬檐基红舌吐,龟蛇草里乱梭忙。
汗流湿透旗袍女,浅水娱游幼学郎。
树下老农谈喜笑,三年大旱敬娇阳。
55 立秋
文/姚会昌
林中寂寂水幽幽,那片清风入眼眸,
回首夏天藏旧爱,知心秋雨洒浓愁。
近郊有趣诗情满,小径无人菊意羞。
倘若时光凝固了,一生不必再沉浮。
56 蠡湖秋晚
文/爱家心静
狄云闪付雁声频,夕会风流睹未真。
荷叶一池联系水,秋花满月不求春。
从前翠袖如诗旧,以后金莲似画新。
弄懂蛙鸣凭直觉,红枫伏笔任铺陈。
57 过工程故地
文/张久超
三年谪职满方辞,烂尾惟留侪辈思。
断路空寻人别后,危桥但见日沉时。
乾坤有道蛛丝显,岁月无情马迹疑。
何事君怜长叹息,桃花源里亦藏悲。
58 海
文/吴沐瑶
白浪冲日卷云头,雨过潮平静碧柔。
万里清波多变幻,鱼龙沧海傲风流。
59 立秋随吟
文/虞慧
夏日炎炎似火烧,忽闻秋立热将消。
瑶池荷叶乃鲜绿,四野花团还嫩娇。
天降洪灾频肆虐,地遭大震总倾摇。
宅家避暑盼凉到,祈祷安平去祸妖。
60 立秋旅游
文/吴锡峰
翠柳山边白鹤翔,斜风细雨感新凉。
碧云入水泉流绿,芳草连天染色黄。
果熟鸣禽图满树,蝉啼落叶欲经霜。
蛩声遍地飞花去,恰遇立秋添短章。
61 读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文/马德玉
君迎处士入河阳,我慕乌公有眼光。
日见贤才帷幕下,时闻治策案台旁。
为官最怕心多妒,毁业当思欲太扬。
冀北何叹良马尽,诗人只赞国家昌。
62 立秋
文/丑奴儿
大野青纱帐起时,日光情热渐消失。
林中木槿花开快,架上南瓜果坐迟。
潮女添衣折性感,村姑簪蕊助颜值。
夏秋柳岸交接处,一叶先飞报我知。
63 巫山一段云. 土家酒飘香
文/徐荣峰
古寺钟声响,龙潭栖凤凰。万名高塔伴沱江。渡口沙鸥翔。
石板老街灯亮。吊脚楼前欢唱。一轮皓月耀轩窗。土家酒飘香。
64 立秋
文/杨明才
秋凉送夏热情多,细雨晨风江起波
休暑噪蝉鸣曲远,留声燕语鹊来歌。
歌来鹊语燕声留,远曲鸣蝉噪暑休。
波起江风晨雨细,多情热夏送凉秋。
65 立秋
文/涧之燕
庄稼皮黄籽粒沉,核桃藏匿脆油心。
晚风飘荡邀明月,晨露凝香匍匐临。
66 立秋
文/刘志耀
风吹几片叶,万物已知秋。
七夕鹊桥会,年年别又愁。
莲池荷扇静,稻垄穗低头。
候鸟啼声去,清湖脚踩舟。
67 秋思
文/春雨
暑退风凉已立秋,粮盈果硕喜丰收。
塘莲污浊尘难染,翠竹凌云节更遒。
叶落梧桐思盛夏,东篱丛菊惹乡愁。
髯翁聚友桑麻忆,岁月如歌话不休。
68 秋日抒怀
文/吕述尧
暑去高温热尽头,清凉惬意可消愁。
金蝉有曲明年续,银月无声此夜游,
虎逞余威三火烈,莺啼慢调百般柔。
莲花独在瑶池舞,一枕香风一枕秋。
69 歌舞庆生
文/李明均
垦野情风吟幸福,边山爱重唱丰殊。
诗歌华诞勤劳史,旌展蒙疆舞不孤。
70 入秋
文/枫桥夜泊
人生不过一春秋,
日月轮回逝水流。
莫恼红尘涛浪涌,
心随意履探贞幽。
71 浅秋
文/张元平
时序如流轮值走,繁华落尽倚天遗。
悠长思念趟深处,眼底见愁归藻池。
独特深沉秋韵在,别情神秘牧歌辞。
天空高爽飘浮月,枯叶凌飞逆转驰。
72 涿州加油
文/张修美
炎炎酷暑响惊雷,发怒天公万物摧。
洪兽狂升汪泽吼,浮车乱撞鬼神哀。
同心戮力同携手,共志成城共抗灾。
降服恶魔迎丽日,涿州大地雾霾开。
73 菩萨蛮.咏秋
文/孔繁恩
初秋醉暖烟难去。随时觉日无消暑。“老虎”发狂踪。青山非雨通。
祈恩情寄远。愿好天愁散。潇洒水云怀。清凉爽气来。
74 夏末小景
文/刘文波
阵雨欢溪涨小河,郊湖荡草湧洪波。
茶花绚丽惊游客,陋院叽喳闹圈鹅。
垄野田渠添语趣,莲塘柳岸绕莺歌。
儒翁悟韵方嫌少,画景如诗不觉多。
75 谒金门.晴湖归晚
文/陈宏元
沙天晚,弄棹晴湖烟挽。落日长堤流水远,笑趁游兴返。
廓外何方箫婉,岸上柳风丝软。欲去藕花堪折看,野凫惊一片。
76 湖畔
文/刘万军
水岸垂曲柳,疏离遮古楼。
柳曲楼影瘦,落水演风流。
77 踏莎行.家乡秋雨
文/赵子玉
气爽风凉,天昏地暗。连绵秋雨雷光闪。菊花坚挺立窗前,残蝉鸣叫声音减
酷热消除,清舒蹑潜。秋风飒飒欣然憨。农田落叶遍枯黄,村民撑伞行泥耽
78 立秋日闻临洮落雨
文/赵振权
中川沐长阳,狄道雨丝凉。
待到红叶满,并茶菊吐香。
79 福祥缤纷
文/万吉晨
时光牵着手,岁月陪游走。
漫漫一生何,悠悠世间有。
花开夜读书,年去春携酒。
彼此多庄重,福祥可持久。
80 临江仙.盛夏即景
文/王者至尊
五湖江海环球绽,水祠箫鼓龙船。
最怜良友做官贤,不由归去入炎天。
楼阁两山遮碧落,柳梅千涧红泉。
衿裙沙帽顾难全,莫愁贫苦赴神仙。
81 新韵对联三百篇•223
文/枫林醉
红梅历雨寒香乱;皓月穿云丽影妍。
雨打梨花花带泪;风吹杨柳柳含烟。
残云挟雨出幽谷;薄雾携霜笼碧原。
小院风狂寒白首;平湖日暖濯青莲。
炊烟袅袅农家院;紫气盈盈丽日天。
三五闲翁聊柳下;七八老叟钓湖边。
秋残叶瘦禽声远;月冷星稀夜色寒。
笔下新诗融倩影;镜中皓首忆华年。
82 声声慢.粼波缺月
文/风文
粼波缺月。雪埂飞花,船灯缥缈隐没。古渡芦花流水,奈何成别。西风不识酒烈,啸饮开、泪流无歇。怨过客,任光阴、镜里鬓霜如雪。
莫道前途开阔。终究是、红尘料难穿越。独倚凉亭,静与木鱼细说。江湖已成往事,伴沉浮、梦亦郁遏。落寞矣,听不得、知了切切。
83 夏末的疯狂
文/南子苏
夏末气温路路高,无风无雨更心焦。
难熬正是日当午,热浪熏心又烤腰。
落叶无焚可自烧,乘凉野客乱中逃。
大地飞阳舞正朝,年年此际最糟糕。
三伏酷暑炎炎日,一朝不慎中暑标。
残阳远去无情义,降兵落马心亦叼。
天和日丽人皆要,万顺人生困处描。
阴晴圆缺天之道,秋高气爽等一稍。
84 鹧鸪天.生涯有怀
文/姜树立
挥笔题诗枉自如,却将世事弄生疏。
出尘只仗诗千首,入梦全凭酒一壶。
花开落,草荣枯。浮云明晦兔和乌。
身于此境终难隐,无鹤无梅无鹧鸪。
85 莫恃强
文/张中长
莫笑稀泥不风光,砌砖垒墙立穹苍。
小溪流水无豪气,人间万物为琼浆。
东边太阳西边雨,总为浓情写华章。
飞鸟放歌啸大地,谁是弱者谁是强。
86 立秋
文/王业亮
夏日辞归今立秋,凌人盛暑渐温柔。
田园谷果飘清馥,好景欣怡满目收。
梧桐繁叶见新黄,三伏威消夜觉长。
盛夏炎光今渐退,立秋暑气已初凉。
87 燕归梁.新秋
文/梅枝
落瓣浮红散藕塘。浅岸鹭栖翔。绮霞滟影泛晴光。莲蓬老、水流香。
昨宵犹夏,今朝秋始,旭照探篱墙。西风交接带清凉,山犹翠、菊初芳。
88 秋来
文/张杰
听闻尚志又洪峰,巨水波澜惹我情。
已是秋来当止退,如何感动寄无凭。
兰河阴雨起秋风,洪水侵民几地情。
屋倒田淹何处住,一年收入近乎零。
89 杂感
文/杨帆
昨夜卿卿痛似焦,凉风入室痛更嚣。
窗前雨泣萦疏柳,月下溪声漫小桥。
顿觉青天飞玉蝶,回看白浪起狂潮。
三生有梦何时了,一盏残灯影里飘。
90 立秋
文/薛冰
花伞缤纷雨点轻,连天酷暑遇秋情。
凉风扫地夏虫觉,高柳鸣蝉泣断声。
91 暮年感赋
文/李芳诗雨
光阴荏苒吾成翁,风光不与旧时同。
忆昔少壮如强马,思今老残似弱虫。
晚景休闲观盛世,夕阳返照岂还童?
规劝儿孙立大志,争分夺秒创伟功!
92 立秋日与村人编写《孙氏春秋》
文/孙德振
风露渐凉高雁鸣,楼前新雨报秋声。
荷花浮水忽群落,山色流天相对横。
暑退梧桐香满籽,吟随蟋蟀夜三更。
村头与共编家谱,孙氏渊源万古情。
93 也说立秋啃秋
文/于金奎
爽朗清风到我家,随心惬意咏晴霞。
方知节气秋天至,忘却年轮暮色麻。
炖肉芙蓉增健步,烹汤珠玉补残牙。
香盈陋室温馨果,笑啃西瓜和翠瓜。
94 立秋观荷
文/周恒旗
接天荷叶卷秋凉,野鸭蜻蜓鹭鸟翔。
水漾轻纹斜暮树,舟摇碧影乱残阳。
千般窈窕花垂折,一任漂零伞倒张。
不挡风云和浊雨,枯荣更替也平常。
95 立秋
文/林天珍
原野欣欣暑气留,
蝉鸣翠柳艳荷柔。
炎炎烈日毫无褪,
时节立秋谁觉秋?
96 入秋
文/徐富锁
雷鸣电闪喜开秋,雨润花香稻穗酬。
万户千家农事重,末伏前后抢丰收。
97 咏莲
文/梁文君
粉面含羞带露开,方池似鉴绝尘埃。
千红宝靥随缘展,一碧罗裙恣意裁。
墨客芸生疑镜画,观音大士作莲台。
芳魂静影迷飞蝶,暗里清香拂动来。
98 立秋
文/丁旭
立秋傍晚雨濛濛,更喜殷勤小北风。
蝉鸟林间交响乐,棋牌室内老顽童。
开胸凉爽从今始,炙脸高温到此终。
玉露金风高产稻,躹躬尽瘁报耕农。
99 立秋
文/韩焕金
莫问寻初衷,匆匆少白头。
悲伤融岁月,喜怒泯哀愁。
也有凌云志,奈何空自流。
霜寒生傲骨,风雨共春秋。
100 步韵白居易 《春尽日》
文/黄赖
蝶恋残花岂不生?为何芳景总无情?
莺啼春尽心难解,童笛山遐情易倾。
时莫等人无在意,年而复始必知明。
自然运度玄关凑,瞥地悟真勿叹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