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0203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优秀少儿故事之27
少年宋濂冒雪访师
文/韩积蕊(山东)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道士。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任翰林院学士,主修《元史》。
一天,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于是,朱元璋命将书中精华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今特辑宋濂借书抄书和冒雪访师的故事,请大家分享。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记忆力强,号称"神童"。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宋濂小时侯,热爱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情愿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那么寒冷,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书。”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宋濂拜师求学的事迹更让人敬佩。一次,他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时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这件旧棉衣太单薄,也抵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
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他不畏艰难困苦,访问了好多老师,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散文家。与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并称为“一代之宗”。

【感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年宋濂言而有信,按时还书和冒雪访师的故事,表现了他言出必行的高尚品格和不畏艰难坚持学习的精神风貌,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