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班里已来了不少人,我点了下名。因为点名生产队给来参加学习的人每人每晚记一分,所以每天上课前要点名。
这次总计少了三个人,一个女的,两个男的,女孩子来晚迟到是正常的,因为她们吃完饭要刷洗,临出门还要打扮一下,男孩子就没有这些讲究。上课快结束了,这几个人才来,并且他们进来就直接坐下来说笑,引得其他同学跟着说话,马上课堂上就人声鼎沸了,他们毫无顾忌地大声讲话。
看到此时,我看了看时间宣布:
“下课了,回去后把今天讲的内容好好温习温习,明天找几个人上黑板来默写。”说着我便收了课本及其它东西,准备早点回去休息,何况现在天那么热。
参加扫盲的人一听下课了,便各自收拾东西,站起来就走,我留在最后,收好东西,熄了洋油灯,锁上门沿着村道向学校走去。
走着走着,班里的一个青年赶上我:
“李先生,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来晚吗?”
“不知道。”
“就你不知道。”
“……”
“我们都知道。”
我好奇地站了下来,与他走了个平齐,认真地问:“什么事,能说说吗?”
“他们有私事。”
“私事,”我更加不解:“什么私事?”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说着加快了脚步:“还不马上给你发喜糖。”糖。”
“喜糖……”我更加惊骇,“什么喜糖……”
后来过了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才知道,他们两个是利用上扫盲班机会在自由恋爱。我一想这是好事,省得父母包办、媒妁之言,按理他们这个年龄也该谈对象,该结婚了。
可是后来我又听说他们两家有世仇,那怎么能走到一起的呢,更加令我不解。
这李村,李姓人数最多,王姓次之,可王姓始终不愿与李姓结亲,若是王姓与张姓结亲,自然是双方父母一拍即合,若是王姓女子与李姓男孩谈对象,父母则百般阻止,你说怪不?
原因是自解放前到解放后,张姓王姓女孩都不想与李姓男孩结亲。李姓在解放前,只要派夫支前,李姓想方设法要派张、王二姓。因此,使张王二姓损失不少;什么马草马料,自然更是少不掉的,自此结下了世仇。
解放后,张王二姓在村里从来都没有一人做过主要职务,最多是个小队长或工分会计就不得了啦,大队的书记始终是姓李,一把手独揽多年,至去年张姓才出了个大队会计。
今天才知道,这男孩是东庙前边老李家的二小子,叫李胜,女孩是下村张可仁的女儿张英。
又听说,他们都谈了几年了,张英父亲极力反对,可是张英坚定同意,那李胜也是个情种,挨着骂仍天天去找张英,有次还差点被张英父亲张可仁打了。
张英母亲人较厚道,里外说和,总算张可仁勉强同意了,难怪有时张英来扫盲班较晚,难道是约会了以后才来的,更是听说他们结合还有段很幽默的故事。
作者简介:李保璧,安徽灵璧人(微信15952897255),经营假山园林、河道护坡、景观石供应公司二十多载,笃志于灵璧奇石文化的传播,深受业内外各界人士好评。酷爱文学创作,在近百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渤海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巜老屋》获《小说选刊》征文二等奖,连续荣获两届“宿州市文学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出版了《三月柳》等三部个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