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的遐思
作者:李尚森
癸卯六月廿一上午,我怀着沉重的心情随着人流,或缓步、或徐趋、或疾走,终于进入了圆明园遗址公园。
满目的断壁残垣,瓦砾石块,丛生的杂草,嬉笑的人群,导游信口编造着历史错乱的故事。我,心情越发沉重了。追赶着逶迤的人流,幻听着导游徒乱人意的解说,来到西洋楼遗址近前。只可叹,西洋楼遗址又被新建的围墙所围,游人又被闸机所阻。

一个操着京腔的花白头发的绝类大清中官的中年男子喝斥着:刷卡!票!身份证!众游人驯服的随着闸机的咔嚓而鱼贯。这倒让我想起了带兵冲进圆明园的那个金发碧眼的英军首领额尔金。倘若大清国的用事者都能横眉冷对那些洋人,恐怕圆明园至今还是“园”而不是遗迹。圆明园遭劫,不仅损失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损害了人类文明,且落下了病根。

大水法沉默着,它不再喷水,可能是有泪不轻弹吧!屈辱地迎接人们的摆拍。
进入圆明园展览馆,看过“前言”,一块展板上赫然“二词”,“遗物”、“遗迹”,这大概是对那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小朋友的普及吧!既然我们的祖辈让洋人把“园”变成了“迹”,那后人就只有看看“遗物”的份儿了。在那些饱含屈辱的“遗物”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那摞砖 ,因为它不仅遭英法之兵爨,后又浸透了周边农民家猪圈里的屎尿。
一路压抑的心情,终教我有些昂扬。馆出口墙上有一匾题曰:“劫灰飞尽笃行致远”。然而,这更引起我无限遐思:
咸丰十年火烧圆明园,
公元1976年成立圆明园管理处,
公元1979年建圆明园展览馆,
……
2023年8月9日于京华凉水河畔


作者简介:李尚森,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职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扬帆集》并获“五个一工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