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107】信 仰
信仰,是人为自己行动立起的榜样或指南。
信仰,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世界观的,并能折射人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意志、行动一旦和信仰统一在一起,凝聚到一体,就成其人的行为规范,实践指南,精神力量,理想目标。“它就像一种情感一样,而这种情感的力量,又同其他各种感情一样,恰好同激动的程度成正比。”(雪莱语)
对待信仰,托尔斯泰说:“对待信仰,也应像对待爱情一样,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信仰不是逢场作戏,业不是作为形式上的信仰,而是生平一贯地作为精神支柱去信仰。”(池田大作语)
由此可见——
信仰可以支撑人生。
信仰可以寄托情感。
信仰可以慰籍心灵。
信仰可以坚定前程。
“信仰就像一个神圣的器皿那样,各人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感情、悟性、想象献纳其中作为祭品。”(雪莱语)
因而我们说,有信仰和有什么样的信仰完全是不一样的。
有人信仰上帝,有人信仰鬼神,有人信仰马列主义,有人信仰共产主义。
信仰,对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有和无的问题,只有自觉还是盲目,坚定还是摇摆,正确还是错误,先进还是落后的区别。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
一位“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回答是:“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方志敏就义之前的慷慨陈词,他把实践这样的真理视为自己永不放弃的信仰。
对于我而言,我崇拜信仰,也信仰聪明才智,勤勉务实;好脑筋不如赖笔头,勤奋写作才能出好作品。对于飞向太空的卫星、登上月球的飞船,我更是信仰。
伟大的实践需要坚定的信仰。
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科学!!!
(2023年8月10日写于“悠然居”书斋)

臧平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