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镇新丰村:
党建引领微网格 织密反诈“安全网”

今年以来,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村党委立足党建引领,通过“党建+微网格”的工作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织密反诈“安全网”,守牢群众“钱袋子”。

网格+宣传,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警惕电信诈骗,任何涉及银行卡、短信验证码、金钱的都需要警惕......。”近日,在该村举办的一场反电诈知识趣味问答活动中,大渡口镇派出所民警、反诈宣传员通过有奖问答、讲解等形式进行反电诈宣传,现场气氛热烈,近百名群众纷纷参与到问答活动中来,答对题目即可参与礼品抽奖,正确率普遍达到96%以上。
通过“党建+微网格”的工作模式,该村成立由村书记带头,村两委干部、网格员领头的反电诈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5次,融合“网格”力量,压实“网格+反诈”责任,明确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重视发动网格内广大党员、志愿者、小组长等多方力量参与反诈工作。开启线上线下“两手抓”的宣传模式,线下,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资源,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民大舞台的服务功能,通过播放反诈短视频、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应急广播、指导下载国家反诈APP、制作反电诈宣传展板,白天黑夜间在村主干道开启反诈宣传小喇叭等方式,揭露诈骗的伪面具及其本质;线上,利用村民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推送反诈信息、反诈知识,发布电信诈骗警示宣传案例,让反电诈知识潜移默化,入脑入心。截至目前,该村已在村组主干道悬挂横幅标语6条、制作展板4块、播放音视频近300小时,推广注册“国家反诈APP”800余次,开展集中反诈宣讲24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微信推送反诈信息和短视频近80余条,累计受众达3000余人。
网格+走访,推动反诈工作落细落实。
“我们平时都很忙,村里派人上门进行反诈宣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防范小技巧,这种宣传方式很好!”近日,该村小埂组村民钱大爷对网格员贴心周到的反诈宣传连连称赞。
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入户走访契机,该村通过召开板凳会、庭院会、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反诈案例和反诈知识现场教学。网格员和志愿者化身“反诈卫士”,以面对面、接地气的方言土话,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向辖区群众细致讲解网络刷单、虚假贷款、“杀猪盘”等多种常见诈骗方式和手段,提醒辖区群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存款、银行账号,加强个人隐私的自我保护,多听、多看、多学防诈骗知识。开年以来,已累计走访辖区群众800余人次,召开专题反诈板凳会议41次,讲解反诈典型案例15个。同时积极组织辖区网格员、派出所民警一道深入辖区学校、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反电诈“小手拉大手”、“反电诈安全伴我行”网格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多元化反电诈格局,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网格+示范,形成全民反诈强大合力。
“大爷大妈,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反诈志愿服务活动上,该村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反复向村民进行宣传。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该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招募党员、乡贤、返乡大学生、五老人员等组成防诈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防诈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目前已有志愿队员22人,防诈志愿小分队3支,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送上反诈“干货”,开展集中反诈志愿宣传服务活动5次,现场为群众宣传反诈常识,讲解诈骗的种类、身边案例和社会危害,让居民了解防诈骗不止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要参与其中,不能麻痹大意。让群众防诈意识从“眼见”、“耳听”传入“心间”。近50名党员参与“敲门行动”,帮助未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群众安装程序,并完成身份验证和开启“诈骗预警”功能,真正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护墙”。“通过小胡给我的科普,我现在可不会随便去点击那些网络刷单的链接了,都是骗人的,想骗我们花钱买没用的产品!你们可别上当了。”经过网格员和邻里志愿者的科普,居民张大妈也化身“防诈宣传员”,主动向身旁的邻居宣传防诈知识。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加大反电信诈骗宣传力度,持续掀起反电信诈骗热潮,切实做到“宣传不放松、反诈不打烊”,全力营造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织密防诈“安全网”,护卫一方安澜。(汪世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