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四八)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四八、回 家
中国与朝鲜之间,也就隔了一条鸭绿江。在江对过,就能听见中国的鸡叫、狗咬;鼓着腮帮子喊一声,国人就能听到。可为了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却在对过整整苦战了八年。
实际上,这八年中的后五年已无仗可打,其主要任务是帮朝鲜重建。
马三等也不例外,除了上次在清川口用水雷炸了一次美国舰艇,去旅顺打了一次擂台外,就一边坚守阵地,一边帮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了。几年下来,他学会了看图纸、放线、砌墙、抹灰。
游子们总是想家的,这些年来,每当看到或听到国内的变化时,眼里就放光,恨不得立马长上翅膀飞回家。
特别是听说解放一江山岛时,陆海空三军配合,闪电般就拿下了一串岛屿,吓得蒋介石和美国佬连连后退,根本不敢应战,心里便偷着乐。又听说华野老首长舒同和谭启龙去山东主政后,正带领全省人民治山治水、大干快上时,想家的味道就更浓烈了。
家乡人民的面孔,总像过电影儿般在心头萦绕,一个个问号便蹦了出来:老岳父还好吧?静宜的腰腿疼轻了没?孙子长高了吧?五婶还健在吗……
每当这时,他的眼泪便止不住的流,打湿了枕头。
羊二和郭明亮与他同感。特别是羊二,虽然身边有周顺陪伴,但照样归心似箭,便天天听收音机、看报纸。
忽然有一天,羊二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条消息:毛主席和金首相已达成志愿军撤退回国之决定,年内完成。他一下激动了,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伙计。
马三听后,更加激动,立即打电话向政委周希汉求证。
“马大侠,消息挺灵的吗。”周希汉笑道“是,一年内全部撤完。”
“直接复员,还是另有安排?”
“这事啊,杨勇司令员很重视,提出了三步走计划,已获中央批准。”周说“首批回国的是十九兵团,去济南军区;第二批去西南、西北;最后一批二十万人留守东北。”
“我要求去山东。”马三说。
“为什么?在海军不好吗?”
“报告政委,不是我临阵脱逃,是我那两个伤疤不争气,怕湿、怕冷,我怕到别处犯病,一犯病就得吃闲饭,咱不是想为新中国多做点贡献吗。”
“其实,我和肖司令员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你们几个年龄大,又归十三兵团指挥,就随他们回山东吧,那儿四季分明,适合养老。”
“哎,我说政委同志,我可不是想回家养老哈。”
“去吧,舒同和谭启龙两位老首长不会让你吃闲饭的。”周政委说“不过,八大金刚得给我留下。”
“是!”
志愿军回国的消息一传开,朝鲜人民就炸锅了,纷纷拿着鲜花、举着彩旗走上街头欢送。那些阿爸吉、阿妈咪们更是哭了个一塌糊涂。
几年来,他们己与志愿军结下了深厚友谊,建立起了鱼水之情,他们舍不得这些可爱的人走啊!
朝鲜最高领导人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场进行了欢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当他来到马三跟前时,重重地击了他一拳,然后拥着他照了张像。
人就这样,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想回家。可真正要回家了,又对第二故乡恋恋不舍。与最高领导人照完像后,马三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金日成一看,乐了:“哈哈,没想到我们的打擂英雄也会流泪呀!”说完,一转身,高呼:“朝中友谊万岁!”
“朝中友谊万岁!万岁!!”
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志愿军将士们挥挥手,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平壤。
部队像一条巨龙缓缓前进,行至志愿军烈士陵园时嘎然而止。马三等脱帽敬礼,向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们深深地躹了一躬!
安息吧,战友们,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
跨过鸭绿江大桥,一踏上黑土地,便有了到家的感觉。
欢迎的队伍分列两旁,震天的锣鼓咚咚锵锵,舞狮队、高跷队变幻出万千花样儿,彩旗迎风飘扬,欢呼声此起彼伏。顿时,志愿军战士们步入了欢乐的海洋。
突然,马三眼前一亮。只见周强、范青、刘六、王大松、孙大胜、张克侠、肖侠、林冲之、文天放、宋子良、公天亮等一众老战友,人手一束鲜花,缓缓向他走来。
不一会儿,他的怀抱就变成花海了,激动的他又一次掉下了幸福的泪花:“哎呀,老伙计们,早回家了啊?”
“报告首长,我们是首批赴朝参战部队,两年前就归国了,现在归东野管。”周强说。
“好,好呀,回来就好。”马三挨个看了一遍,突然问“怎么没见李少华呀?”
“他……”张克侠低沉道“他,牺牲了。”
马三一听,心里一阵绞痛。这回,他真哭了。哎,为保一方平安,有多少热血青年革了命啊!
当他听说李少华率领的一个营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时,紧紧咬着的嘴唇立马出血了。只见他转过身子,默默向江对岸连鞠了仨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