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游鹅岭公园
文/公明
鹅岭是巴渝十二景之一,景名“冠鹅抚天”。古诗有云:“振衣千侧岗,谬足万里流,欲揽山城景,要往高处走。”而观夜景的最佳点,莫过于城西的鹅岭了。鹅岭旧称鹅颈项,以形名。有人形容山城半岛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鹅,鹅头便是两江交汇的朝天门,半岛最狭窄突起的吟峰恰似天鹅的颈项,“鹅颈项”因此得名。宣统年间,“天顺祥钱庄”老板李湛阳、李和阳兄弟巨资购下此块宝地,仿江南园林风格建造了一个豪华的花园别墅——“礼园”以供其父李耀廷“颐养天年”。鹅岭公园素以风景秀丽、花木葱郁、奇石峥峙、楼阁雄伟而著称。自古以来就有“山城第一景”的美称。人们说,重庆城是山,山即城,鹅岭公园亦然,园即山,山即园。
进了园门,沿石梯而上,辛亥革命十先烈纪念碑就呈现在眼前,轻扶碑上的碑文,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那是怎样的一场硝烟弥漫战斗?十位四川籍的先烈们的平均年龄居然没有超过28岁!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应该无忧无虑的欢笑,然而他们却永埋这潮湿的土下!久久凝望纪念碑,一颗液体在眼眶中旋转,尊敬的先烈们,你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离开了纪念碑我们来到了瞰胜楼。瞰胜楼位于双槐阁的东北方,原“礼园”“松枯岭”处,耸鹅岭之巅。它的前身是两江亭,楼周围作不规则式高低相间的观景平台,可容数百人,楼之底座,有人工瀑布造景,泉水飞流直下而奔入半月小池,配以五彩缤纷的照明,灿烂夺目,妙趣横生,如临仙境。瞰胜楼高41.44米,海拔380米,为七层塔式建筑,可层层观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极目视野,辽阔江天,城廊夜星,尽收眼底,是观赏长江、嘉陵江和夜景的好地方。可以想象,夜幕降临,登上两江亭远眺,两江灯火,满城珠翠,那可是极为的壮丽辉煌。
往公园大门西北走不多时,就到了艺卉园。一进园便有一矮墙将园内景物隔开,转而入内,眼前突豁然开朗,婀娜多姿的盆景,各式各样的植物如樟、罗汉松、杜鹃、茶花、桂花、等花卉。园的中心筑有多角形水池,池心竖有反映巴山蜀水的大型假山,修建了百花园及龟纹石花台,可供陈列各种莳令花和古雅椿头,并修建花架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在园内广植玉兰、苏铁、山茶花、杜鹃、茉莉等花卉。

鹅岭,南望长江,北濒嘉陵江,东临市区、西搂佛图关,虎距山城。因其背倚山城,高挑出世,站在鹅岭顶上,挟两江而西望,可览尽周边雄、险、旷、秀的自然风光,是历代文人雅士休憩的好地方。相传蜀汉友谊赛李晋升曾想于此凿穿高崖,连通两江,结果因战乱未能实现。民国初讨袁名将蔡锷曾入内避乱,成就大志;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宋美龄曾在园内“飞阁”居住数月;国民政府军政要人冯玉祥、林森、孙科、宋子文、何应钦、阎锡山、陈诚等也曾先后到园内观光览胜;英国大使卡尔居住“飞阁”达五年之久,澳大利亚、土耳其大使馆也曾建于园内。1949年重庆解放后,这里又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即西南军区司令部驻地,为西南地区全面解放发挥了中枢作用。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达等革命前辈先后在此居住。因此,鹅岭公园更是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了。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于1958年3月移交重庆市政府,1958年7月1日辟为公园开放,命名为“鹅岭公园”。
从鹅岭公园出来,乘车到著名的南温泉泡了一个澡,甭提有多舒服了。然后,又去品尝了闻名天下的山城火锅,麻辣烫鲜,安逸惨了。虽说是浮光掠影跑了一趟重庆,但参观了红岩村,游览了鹅岭公园,沐浴了南温泉,品尝了麻辣火锅,也算是不虚此行啦。

作者简介: 龚飞,男,60后,退休职工,中共党员,四川泸州人,大学本科,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入选家庭。中国散文学会和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泸州市龚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泸州本土文苑联谊会秘书长。散文《话说牙齿》《说“春”》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三等奖,散文《我家住在长江边》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散文《书为伴》《我的称呼》《做客农家》入选《新诗文选》《四川精短散文选》《盛世长讴》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