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茶米油盐酱醋茶,右手琴棋书画诗酒花,过自己向往的生活,做时光的追梦人。匆忙繁闹的岁月里,也可以把日子过得有情有趣,我的朋友何俊锋便是这样的人。你要问何俊锋是谁?他是一名战地记者,退役老兵,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也是一名集团公司领导。他从军数载,历任记者,报纸编辑,杂志总编,武装部长。军人经历的历练使其拥有了刚毅、果敢而一往直前的军人作风。军人的勇往直前,果敢而为。
他不是网红,却在全国拥十几万的粉丝,百度上有上百段文字记录着他的消息。《三秦都市报》,文化部《文化月刊》,《学子读写报》,《中国美术网》,《陕西名人网》,《中国最美退役军人》杂志,陕西电视台《丝路会客厅》等十几家媒体为他做了专访。他的散文《麦子》被全面上百家教育机构选为高考模拟题现代文学文本试题。他每天发在朋友圈里的每篇文章都是尺水盈波的小美文,短小温情,都充满着优雅哲思的味道,语言清丽展现在朋友面前,令人玩味无穷,给与了沉思的空间。他的禅意短语小散文在他的朋友圈,文学艺术群里很火,在全国拥有众多的粉丝,祟拜者更是多不胜数,在陕西书画界和散文圈更是享有崇高的威望。
做为美术评论家,他在《陕西美术》杂志主政多年,不为人讳,不为师讳,不为权贵讳,只看画论画,有知必言,言必尽意。执着于艺术的纯洁与神圣。以文化担当和责任意识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作为学者,坚守严谨,以责任意识撰写每一篇画评。以“大艺术”的视觉,审视画理、画意、画境,尤其注重理性与智性渲染的艺术世界、追求灵魂捍卫及精神张扬的个性挥洒。何俊峰骨子里的这种坚守,被圈里人誉为一种“风骨”。
在生活中,何俊锋还是一个大爱之人,他在几年前联络西北民族学院领导和爱心人士,为甘南藏区三所小学捐赠了十几台电脑,协同春秋礼阅书画院的书画家及爱心企业家们为铜川的留守儿童学校捐赠了一百多套被褥和服装,征集组织爱心企业家为全省的残疾人儿童办了一场书画作品展,资助了藏区二十二名特困儿童,当他听说邱少云烈士当年的班长锁德成老先生生活困难、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时,他带头募捐,组织资金,为老班长送去生活和医疗费用。
何俊锋还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他让自己的每一秒都尽力过得有光泽,饥来餐饭倦来眠,活成自己心中的“散人”。轻煮生活慢煮茶,他的朋友圈,每日都在笔下记录着独属于他的生活美学。读书,写作,品茶,唱歌,练瑜伽,养生,临帖,习画,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是何俊锋的日常。他每天都把自己收拾的帅帅的,发型很酷,皮鞋很亮,衣服每天不重复,皮肤打理的比有些女性还精致,这是何俊锋的理想生活。他在每一个时光里享受日常平凡美好的小事,愿意过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愿意平常素喜坚韧,愿意三五知己秉烛夜游,愿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何俊锋的文字灵动、飘逸而沉静,禅意幽幽却还沾染几分烟火气,每一个字词都寻常相识,但在他的笔下妙然生花。这些充满灵性、动感、清丽、哲思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才能走出了心灵的围城,在平淡的时光流逝中迈入下一个路口,慰藉心灵。他说,人生不一定要有很多意义,但是一定要有意思。他以“慢”的方式生活,沉醉在学琴,美声,茶艺,绘画,习书之中,便知这自己的简单热烈的小日子安静美好。
他更一个大俗大雅之人,在疫情期间,竟然还学会了蒸馒头,打搅团,漏凉鱼,做麻辣兔丁,酸菜鱼,面对美食,口水已盈满,总得先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终究是个俗人。这样的大俗大雅的事,汇在一起,才是生活,才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吧。他把生活的美好,和对生活的浓烈爱意,表达的绘声绘色,都放进了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如歌的散板》。仿佛在经历他闲散、写意的生活,会随着他一起陶醉,在左手书法右手茶杯的小日子中。
他偶尔慢煮生活,偶尔人在旅途,活跃的诗书画相伴,秉烛夜谈,琴棋书画,也有柴米油盐在文字里。他当真活得像他喜爱的陶渊明:物尽其欢,人尽其爱,把日子过得不动声色又活色生香,他活成了一个游离在红尘之外散人,活在这妙世之上。何俊锋的散文随笔,讲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以朴素优雅的样子展现生活的迷人,构造了他禅意的生活环境。
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从旅行中体验生活的美,才能从如画的江山中汲取乐观的能量。何俊锋也是个追风的人,过些年,走遍西藏、新彊,江南水乡、风韵无锡、长沙,武汉,成都,重庆......用心诠释路过的城市,遇见的风物和各色各样的人,不惧怕光阴,不断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山河映画。勾勒出了一幅有家,有爱,有知己,有远行的的唯美画面。
家常烟火的生活感悟、山河壮阔的旅行点滴、四方五味的舌尖记忆、古诗名画的鉴赏感知,都是他对美好事物的期许。成都,宽窄巷子的老房子散发出的旧光阴味道,都是散懒的迷人的,走在老巷子中,闻着麻辣火锅的香味。原来,时光是用来浪费的。他随手拍了许多布满光阴痕迹的照片,随手翻翻也是有趣的日子。他的文字,抚平了生活的粗糙,和时光的斑驳。他将日常平凡美好的小事,过的有滋有味。他用心诠释走过山水,解读城市、风物、山水。他去西藏旅游了十天,写了十二篇哲理游记散文,写白云,写蓝天,写雪山,写藏民,写牛羊,写羊卓雍措湖,写巴松措,写布达拉宫,人还没回到西安,文章已被报纸专栏定购了,多个平台争相配图转载。
他在文字这样表达他的心绪:在这夏日的光影里,闻看花香,听着鸟鸣,低眉浅读,让心穿越唐诗宋词,那份唯美与诗意便在心中滴落成行,形成山水诗篇,将阳光雕成一叶轻舟,放还于心海,在一眸清凉中,与时光相遇,读夏韵温婉的诗篇,守成一窗风轻云淡。夏的静谧,总是给人一种安逸,有清风,经过院落的蔷薇拥抱阳光,心中便有诗意繁衍,所有的繁杂会被时光消融,看岁月的青藤爬满篱笆小院,浅喜,深爱,我只愿,在这宁静的夏天,于寻常处,觅自在,于纷繁里,持简约,于烟火中,见诗意,看山见山,看水见水,遇花见佛。夏天,承载太多回忆;洋溢着生命中的力量,日子满满诗诗意与欢喜。
何俊锋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的写作是安妥我灵魂,与另外一个自已在对话,同时也是和这个世界在对话,在薄情的世界里得一份清凉,一份欢喜,一份自在,自由而深情地活着。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作者简介
卓佩,青年散文作家,获第六届冰心文学奖,现供职于媒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