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安排2天半课程,对2023年14名(不含增援大运会7名)来自川渝两地的农家子弟,新入路大专、本科生(6名本科生、8名大专生)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铁路史、中国铁路春运史、涪陵工务段艰苦创业史、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红色故事、成昆精神、五老故事、历届青工成长成才故事、人生理想第一课教育后,自觉扣紧步入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结合思想实际,撰写的人生感悟“心得体会”,在《都市头条》陆续发布,以励鞭策,迎接挑战。
「人生感悟之十二」认准目标 不用扬鞭自奋蹄 听关工委人生理想第一课有感
●谭文艺
我叫谭文艺,21岁,共青团员,来自重庆石柱县边远山村的农家子弟,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大专学历。很荣幸通过成都局集团公司面试过关,有幸加盟涪陵工务段这个大家庭,成为养护渝怀大通道的一名新兵。
7月盛夏,一场夏雨浇凉了沙溪沟。我们坐在职工培训教育基地教室里,聆听了关工委熊主任为我们上的人生理想第一课,熊主任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了中国铁路发展历史、涪陵工务段艰苦创业史、历届青工成长成才史,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中国铁路的先驱者詹天佑总工程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筑的201公里“人字形”京张铁路,结束了西方列强讥讽“中国人不可能修筑铁路”的历史。中国铁路114年的发展史,经过一代代铁路人的无私奉献,实现了中国铁路的伟大跨越: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发展到今天的15.5万公里,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到4.2万公里,成为一张靓丽名片走向世界,特别让我们深感自豪,为选择工务职业而骄傲。
熊主任讲述的涪陵工务段艰苦创业史,让我们深受感动:涪工人从无到有,11名先驱者从租房办公,到筹备建段,交验线路,组织243名先遣人员开赴沿线,进驻车间、班组,修建沙溪沟办公楼,经过一批批涪工人的坚守实干,严谨争先,奋力拼搏,为我们创造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取得了连续6年实现“安全年”,连续6年保持集团公司“安全优质工务段”的最佳成绩。
尤其熊主任给我们讲述的“成铁好青年”王泰兴、王亚飞坚定工务人生目标,坚信“读好四本书,不靠关靠本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至苦寒来”的人生哲理,从线路工到工班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科长的成长成才故事,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燃起了我们“扎根渝怀献青春”的燎原之火。我也要像王泰兴、王亚飞那样,发扬农家子弟”敢于吃苦,懂得感恩,不负重望”的优良作风,绝不让父母,让老师,让组织失望。
认准目标,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岗位,以王泰兴、王亚飞为学习的榜样,像他们那样,坚信“不靠关系靠本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至苦寒来”的人生哲理,尽快转变角色,虚心向师傅学习,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我坚信:通过自身努力,一定会实现人生目标,早日成为为涪陵工务段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