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屋
盛夏时节,在东岳站出了遂资眉高速公路,经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半个小时,按导航进入村口,小心驶过弯曲狭窄约3公里长的美景山路,来到仰慕已久的位于洪雅县柳江镇中山村的唐家大院。
站在院子门前,一颗高大的非常罕见的金弹子树矗立在院坝里,叫人暗暗称奇。而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的刻有古房楼三个字的牌匾,更是默默地展示着老屋厚重的年代感。
穿过门厅,一座川西风格的纯木头建筑物展现在眼前,让一行人惊呼:太漂亮了!太难得了!在当年仅仅是石板路的情况下,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房屋,实属不易。其祖上一定是个大户人家。每个门窗的上方和两边均张贴着红纸黑字的横批和对联。
堂屋墙壁上悬挂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两个斗方,笔力雄健流畅,昭示着主人家深厚的书法功力。
庭院内摆放着众多的海棠、青松、兰花、假山等盆景,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渲染着老屋的勃勃生机。
席间,主人家端出又白又嫩的石磨豆花、雅鱼、老鸭汤、老腊肉、老酒,以及刚从自家地里采摘炒煮的青椒、韭菜、茄子等蔬菜,特别的可口下饭。
老人正在做豆花
想到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同行的邓友权老师曾经卫国戍边,于是又齐唱雄壮的军歌,共祝八一建军节快乐。

午饭后,徐国英老师在桃屋前安放好古筝,身着汉服,开始连续弹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浏阳河》、《春江花月夜》、《琵琶语》古典名曲,清脆流畅的筝音,时而急切,时而舒缓。
面对门前的青山,仿佛置身其中,融为一体。随后,徐国英老师又摆开茶具,边烧水,边烫杯,将茶艺徐徐展现。另外两位老师则用琴声、笛声相伴。棋手何永昌老师在案桌旁打普。
主人唐质斌老师则挥毫泼墨,手书“琴棋书画联知已,茶艺飘香古房楼”,一气呵成。
墨香、茶香、书香、兰香,浸润着老屋的门窗。琴声、笛声、歌声、棋声,回荡在院子的四周。如此美景,恰似梦境。而今遇见,夫复何求。
老屋,喝的是石缸里的泉水,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住的是散发着木头气味的小屋,烧的是弥漫着烟熏火燎的土灶。

一莱一碟都是熟悉的味道,一柱一梁都是亲情的浇灌。为什么酒店的菜吃久了会厌倦?那是因为它是别人家的菜。为什么宾馆住长了会觉得无聊?那是因为你只是一个过客。
老屋,不仅是住的房子,还有爷爷奶奶的叮咛,上学路上的回忆,报晓黎明的雄鸡,房前屋后的杉树。这就是老屋的灵魂所在。房子再大,装修再好,没有灵魂,不能称之为家。
只能叫做房子。房子不等于是家,家不等于是房子。厨房里有锅与锅铲的摩擦声,饭桌上有两双以上的碗和筷,晚饭后有一齐散步的身影,这才能称之为家。
作者:曾 扬,曾先后在法院、政法委、纪委、食品药品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工作,2023年退休。现任美篇“家风家训家书交流圈”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