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雨了
文/靳增发

北京下雨了,下得很大,过往的车底溅起急促而不安的浪花,隔壁的楼宇时隐时现地在水气中晃荡,一切景象在雨帘中似乎扭曲了模样。这雨仿佛也下到了我这个求医者的心上,本不平静的内心往往泛起了别样的情愫。
早晨,老伴的叫声,把我从凝望窗外下雨的沉思中唤醒,“外面下大雨了,还要去医院, 今天事多,过来,吃饭”,她所谓的吃饭,其实就是该服营养液了。

今天是7月30日。
四天前,我已不能进食了,别说肉、菜、馍等,牛奶般的流食都难以下咽,喝水时的难受完全展现在脸上。
消化内科的大夫就诊说,必须中断食物对食道的刺激,斩断发展源,马上安装鼻饲管,经鼻至肠置管,输送营养液。
鼻饲管的安装是在另外的肿瘤医院进行的,大夫介绍:有粗和细两种,细的人反应小,不太难受,但容易堵塞,有再次安装的可能,粗的反之。我选择了粗的,自认为不是矫情的人,比较坚强。事实上,安装后,狼狈的样子尽数显现,流着鼻涕,拉着涎水,稍微动一动,鼻腔就发痒,喷嚏不断,一打喷嚏,插入嗓子眼的食管就会动一动,发呕不停……
今天好多了,连动式的排异反应小了很多,虽难受,但已无大碍,对人的观瞻也不太受影响了。坚持每天把320克一罐的营养剂粉,用1500克的温水搅匀,从早晨六点起,经过输液泵,输液恒温器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间短性的、安全的、直接的输入肠道之中。

我平时长期形成的大致、随意的生活习惯,虽很难匹配这种精确、细致的节奏,却也努力的适应着。
为了节省在京的开支,姑娘长时间的电话联系着房主们的信息,想给我租个平方面积小点,价格相对便宜点的住房,为的是她走后,我能有个安静、稳定的窝。
询问房主有没有小一点的户型,便宜一点的租屋,带个卫生间和伙房的更好。房主的声嘶力竭传进我的耳中,让我体验到了不适:“你这几天经常找小房子,住在大房子不满意,你今天就搬出去,想住的人除了你,多得是”。她似乎忽略了钱是媒婆的事实。无奈中,我们尽快找到了一个小户型的租房。

颂歌令儿神仙落。搬家前,打扫卫生的师傅已进入房间,他称赞我们租了这么长的时间,房子整洁,卫生干净,我告诉他,你来之前,我们家里人已经打扫了卫生,他夸我家主当得好,我也夸他人精神、和气,相互的好话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他诉苦现在钱不好挣,挣钱难。打扫一套房间,房主可给他40元,他是东北黑龙江人,曾上过老山前线,蹲守过猫耳洞,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学做了一下士兵驻守猫儿洞的样子,我对眼前这位年龄六四年的老兵肃然起敬了,想当年他们平凡中创造了伟大,现在他又在“伟大”中平凡生活。出门时,他帮我们提行李,推箱子,佝偻的背影,显得费力;胖胖的身躯,巧中带拙,电梯口,他鼓励:“把心放宽,早日康复”。我说:老山“英雄”,再见。

下电梯,到单元门口,大雨如注,北京昨晚已宣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响应,提醒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
门口站着一位来接我们的小伙子,雨幕中,热情的伸出双手,就要来拿两个行李箱,在我们的推辞中,他挑了一个大的,走在了雨中,背影瘦瘦,身显单薄,风吹雨伞,点点雨滴染湿了浑身的衣服,我不由得感动着,这人以后定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搬进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小房,大家扎实地打扫了一下卫生,当我和老伴提着几个装满拉圾的塑料袋,走向垃圾点时,我打着雨伞,老伴在雨中蠕行,我让她停住,我踩在水中将垃圾扔入箱里,并将他手中的袋子再次丢进去,她已成为落汤鸡了,我也是裤子全湿,鞋中满水。
两人跑向单元门口,有位大姐送给我老伴一把雨伞,“我看你们两个人只一把伞,这你拿着,我开超市,伞多”。我们谢过她时,她已进入了电梯。

每天的消炎吊针是必打的,到了医院,点滴的时间,总显得那么漫长,滴答的药液,总感觉流得不快,输液室内的人们不断的进进出出,有的去上厕所,有的去联系医护,有位患者将输液器推到门口,由于杆长,手不方便,出不了门,妹妹帮着放低了一点,谢谢声中,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宁静、有序、有素。
“嗞啦,吱”。“嗞啦,吱”,由远而近,响入了输液室,原来陪护病人的一位中年女子穿的鞋,每走一步,“嗞啦,吱”一声,房间里的目光全部落在她的鞋上,眼睛跟着她鞋子的响声转动,她操作着老公的吊针,“嗞啦吱”声不断。有人悄悄议论:鞋层进水了。这鞋像极了我家的小孙子,他一岁时妈妈给他买了一双“嗞啦吱吱”声的鞋,高兴的蹦跳不止,声响不断,表示存在的情形。人们像看猴子一样地看着这位女子,配角的热度生生的盖过了主角。

姑娘要回青海了,她请的15天假期,就这样在琐碎中过去了,本该大家是奔着到北京就做手术而来的,实际是经诊断后还要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宝贵的假期就这样耗费完了。
“妈妈,姑姑,我走了”,姑娘在作别中走到我床前,坚定的握了一下我的手,“爸爸,我走了”,转身拉起箱子出门,妹妹送她去了,老伴趴在房门上哽咽着,我虽无声,泪珠却流下脸颊,出神于天花板足足有很长时间,未能说出话来。
看着沙发上的两块背垫,一块名为“易落”,一块名为“初澈”,印有两幅古时候的小孩含情脉脉的模样图案,旁边题写着:“等到烟暖雨收”,我感慨不止。

不少亲人、朋友在微信中发来了红包,我一一婉拒了,回复:谢谢你,心意我收了,等到我再回青海,你请我吃顿好吃的,解解我的嘴馋。
收到的短信,情真意切,问候现在好点了吗?还望你为了爱你的和你爱的亲人挺住,现在的医疗条件常常有奇迹的出现……,我相应的做了回复:现在我已经开始治疗了,从7月5日青海检查出病情,13日到北京治疗。由于,咽不下流食,安装了鼻饲管,输送营养液,每天吊瓶消炎,过段时间,化疗和放疗,再手术。举手谢谢你了。

暴雨无度,还在猛烈的下个不停,地上的雨滴,如烟云,随着风的吹动,急速的、哗哗的、滚动的前行。北京全市普降大暴雨,所有的景区关闭,停止暑期托管和体育训练,地铁站加固围栏……飞机晚点,列车困在了路上,河道水位上涨,暴雨致11人遇难,27人失联。惊动了世人。

有朋友转来了青海仁增卓玛的藏歌《昨天的故事》,歌词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巍巍群山,江河无桥。孩子们吃过晚饭,吟听祖辈的传说,祖辈的传说是昨天的故事,从这里可以回顾昨天的岁月,从这里可以遥望明天的路途。到如今,在祖辈的传说里,翻群山过江河,到如今,在昨天的故事里,回响起美妙的旋律,祖辈的传说是破晓的黎明,从这里可以期盼,六谷的种子,金色的丰收。



靳增发,1958年生,青海湟源人,哲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全国语文教学多维学研究会理事。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北京文学》《大学生周刊》《散文》等国内报刊和《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论文,小说,散文多篇(首)。主编巜湟源地名志》《湟源地税志》《湟源农商银行志》《湟源县志》《中国共产党湟源历史》。著有巜精神家园》巜湟源我心灵安顿的地方》《我深爱着的故土》《拾涎水》等。曾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