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那么美音乐:鲍紫葵 - 美
卷首语 读著名诗人吴梓谷的诗作二首有感
读武汉著名诗人吴梓谷的作品,我很难界定他的风格和才华,超现实主义有之,现实主义有之,传统的手法有之,我在他大量的诗歌作品中,选取了近作二首,可谓别具匠心。一斑而窥全貌。在《湾湾的美 青衣的美》,《那是女兵的歌声》,这二首里,有一种中国传统家庭女性的那种不凡气质扑面而来,但诗人没有囿于“女性”化的世俗之美,而是冷静地回归和对现代人情绪化的审美观,有“超现实”的因素,也有传统的内在魅力。“曾有人说,/青衣是梦。/是男人的梦,/也是女人的梦,/是一个人的梦,/也是一个时代的梦”。 他的赞叹:漂亮极了!古代一脉相传来的浪漫主义诗歌让人的感觉新奇,他试图拓宽语言和艺术的局限,不断在边缘探索,努力发现那种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新能量,其探索精神和绝不从众的个性化诗写,值得我们欣赏学习。这首诗,语意深邃温婉,那些丝丝缕缕的东西,把久远和当代需求的那种女性美情结做了关联,“青衣” 这样一种女性:/ 她们溫良谨順,德言容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支撑着岁月中不足为奇的平深日子”。这些看似平凡生活小细节,实质己把传统女性深处的内在品质和时代精神面貎被释放了出来。诗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世俗观,表达出的文字愚意当然也有不同,这种写法类似于裁缝,比如第二首《那是女兵的歌声》,波浪的表现形式看起来像一个刻板的工匠。其实我们看到的这种简单才是一种天才的创造。这一首也是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只是没有《格式问题》精炼而深刻。阅读吴梓谷先生的特色之作,感佩诗人的创作才思。小弟,姚大鹏

01 弯弯的美青衣的美
在明媚的星期六,
天气温柔而优雅,
我踏上去鄂州的火车,
在她屋里,我看到的弯弯,
穿着各式艳丽的服装,
那是戏中的弯弯,
那是艺照的弯弯,
靓丽照片中,
弯弯美,
青衣美。
以此短文,,
献给我们尊敬的弯弯,
愿天下英雄儿女,
像弯弯那样,
展现时代个性的美!
生活中的美,
工作中的美,
宁静中的美!
中国戏剧里扮相最美,唱腔最美,
身段也最美的当属青衣。
曾有人说,“青衣是梦。
是男人的梦,也是女人的梦;
是一个人的梦,也是一代人的梦。”
青衣,一般是风度凝重,行为端方,气质含蓄的成熟女子。
然而,青衣又不仅仅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单薄,
在舞台上那个“青衣”的艺术形象背后,
似乎还有一群女子,
一种文化,一段时代,一个梦想,
去值得我们慢慢的探寻。
一个未知的朝代曾经孕育了
“青衣”这样一种女性:
她们温良谨顺,德言容工,
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支撑着岁月中不足为奇的平淡的日子。
她们虽然桃李不言,
却有着细腻柔婉的闺中情愫和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
她们丰富的心智,
因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种种框范而无法表达。
然而这种心智却是不可磨灭的,
它逐渐升腾凝聚起来,
成为一种“青衣气质”,
笼罩于千年中国女性历史之上。
经过无数代文人和艺人们的发现,提炼和演绎,
“青衣”这样一个涵聚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女子,
终于在台上羞涩的舞起水袖,
咿咿呀呀的唱出了自己的一腔心事。
青衣不是天上的仙子,而是民间女子,
她既是女子的形,也是女子的魂,
不管是皇后民妇,胖瘦媸妍,
骨子里都是青衣。
在青衣的脸上,
一嗔,一喜,一笑,一怒,
一娇羞,一伤感,一爱恋,一幽怨,
统统是凡尘女子的表情,
有烟火气,有人情味儿。
青衣的身段是微微含着胸的,顺目低眉的姿态。
她的风情,不像花旦的风情
是如三月杨花一般漫天飞洒袭人面,
也不像闺门旦占着年轻的便宜,
却淡妆浓抹总相宜。
青衣的风情是要人慢慢品味,
你乍看她,如冰如雪,凛然不可犯,
因为那份妩媚是藏着不肯轻易示人,
却禁得起仔细推敲的。
那是一种幽深的,有内容的静美。
花旦美在青春,青衣美在岁月。
真正的青衣来自于民间,
现实中的青衣总是寒薄平淡的。
青衣的舞台,
应该是像鲁迅的《社戏》中那样的舞台,
露天而建,亲近于民
戏里的疾苦有关于柴米油盐和人情冷暖,
一咏一叹终关情。
都说青衣苦。青衣的苦,
是出嫁离家的苦,是生儿育女的苦,
是少米少柴的苦,是独守空房的苦,
是奉婆养姑的苦,是红颜渐凋的苦……
归根到底,是千百年来女子心底的苦楚。
所以最怜惜青衣的,
不是男人,而恰恰是女人自己。
男人看青衣,看的是风月,
女人看青衣,能看清楚一辈子的悲伤。
所以爱看青衣的人都是有些年纪的人,
因为她们和青衣有着共通的岁月。
看青衣,是看自己。
一个云手,一个盘腕,
一个转身,几步圆场,
到水袖的轻颤,眼神的流转,
指尖的兰花形状,面庞的百媚千娇……
这样精致致攒出来的一个女人,
她腼腆,淡秀,恬静,妩丽,
她包含着中国传统女子所有的风情,
她堪称人间尤物,怎能不美呢?
台上的女子青衫鼓荡,
水袖飘忽,亦真亦梦……
人间所有的女人,
经过岁月之后,都会成为青衣;
所有的男人,数尽红尘以后,都会爱上青衣。
青衣最后的归宿,
就是这些了解到人世沧桑的人们的心里。

02 那是女兵的歌声
跋涉,
干渴中,
驼峰驮着
一轮圆月亮,
沙漠之抺黑夜,
空旷之无边无际,
只有骆驼的四个蹄,
反复在沙海里弹着琴。
目光弥漫瞧那起伏沙丘,
意识流般构筑的唇楼,
真实的而又显虛渺,
唯依稀胡楊,驼铃,
月光交替呈现,
像靓丽女兵,
略微柔润
的色彩,
脆音。
间或,
留下了,
声声凄冷。
荒凉觅弥漫。
声声的瞎叫唤,
袭入人的心底里,
心灵旷野像塞气球,
空空荡荡夾在驼峰中。
蓦然发出一种丝絮状,
像蒲公英白毛飞翔,
我为么来到这里?
我从这里到哪?
靓丽的女兵,
清脆驼铃
大沙漠,
无边
导弹,
和卫星,
安驻圣地?
皆合乎情理?
大写意地铺陈,
凄迷沙海月空星,
骆驼在沙漠上负重,
女兵在骆驼上重沉重。
背负孤独比沉重无比。
顶着漠风陷阱匍进,
秒针停摆时阻力,
要命是军壶里,
水沒一点滴,
大沙漠里
最真切
干渴
胸中,
干柴干,
已经燃烧,
双唇边干裂,
灵魂神经脱水。
依依驼铃清脆声,
女兵脸上彤漲涨红,
那个晓得悄悄流点泪?
潮汐奔湧又干渴灼身,
火焰炽烈大漠烧碎,
驼峰夾着月亮神,
爱唱歌的女兵!
滚过大漠火,
淌过冰河,
烛照空,
生命
热力,
狂风暴,
迅速猛,
女兵战士
心怀爱博大,
火焰㖭噬大漠,
戈壁悬浮干烧气,
气球膨胀疯狂穿流,
使微凉月光聚然滚烫。
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
圣地一一额济纳旗,
女兵骑驼而来,
歌儿一阵阵,
驼铃摇响,
情依依,
俏丽
静谧,
寂寞魂,
远处狼嚎,
嗓子与沙磨。
粗力无比独有?
西域取经谁怕谁!
妖魔鬼怪滾倒一边,
依依驼铃一一女兵的歌声。

诗人简介:吴梓谷,男,汉,武汉市人。中学时期发表戏曲《双送》,部队时期曾任编辑,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艺作品等多篇,多次获奖。现任五家网站版主,编辑,总编,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微信群群主。在湖北日报网,长江网,汉网,文学凤凰作家等网,发表评论40篇,精华文章汇编70篇;在中国诗歌网发表棈华诗文辑380优秀篇;著书两本:吴梓谷评论文集 《啊!煤油灯》、精华文章汇编《情寄航天城》;著剧本两个:《双送》《小点站》。发表文学作品2000000字。文学写作宗旨:文学是我生命的源泉,潺潺溪水流入江海河湖……
诗观:从历史渊源中吸取精华,在现实中发现点滴亮点,即歌即颂。抨击弊点,批评评论……
通联:
邮编:430070
邮箱:3130972065@qq.com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仁和路沙湖港湾B区10栋1单元202室
电话:13419679003
QQ:3130972065
微售qw2358629643
作品要求
1.按照严格定稿制度,不得文中加空格及题目与正文不统一。
如:三月春风
文/某某
正文
2.必须严格要求审题题意。
3.不要中庸作品。
4.凡平台没有展示前其他地方看见,作全部放弃处理。
5.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公众号作品已发稿件忽扰。
6.群内收稿,请将定稿作品附个人简介发至群内,接受邮箱收稿。
7.此次所有赞赏不发,自愿打赏,适度打赏。
8.如有赞助活动者请于小编联系:yao196036邮箱:a196036@qq.com平台有权直接择优收录作品,中庸作品请直接绕路。
顾问: 周占林 杨选兴 吴梓谷
主编: 姚大鹏
副主编: 刘苏慧
编辑: 李治 韩英灿 丹青 周永军

全球生态诗刊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