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七月底八月初,一场强降水来临,勾起人们久远的回忆,六十年前,一场大雨下了七天七夜,给元氏县苏村乡南苏村村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感谢当时地方政府和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心怀感恩的心,记录感动的瞬间,现在的南苏村在村两委干部带领下,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世人。请看南苏村籍退役军人张献民老师的文章《纪念南苏村搬迁60周年》。

纪念南苏村搬迁60周年
1963年,农历癸卯年。六月中旬,全县普降暴雨七昼夜,降雨量达941毫米,导致山洪暴发,潴龙河河水猛涨,巨大洪峰犹如奔腾的蛟龙咆哮而下涌入“八一”水库。十七日(8月6日)凌晨,村庄自东向西渐渐进入洪水之中。房屋倒塌、人喊马叫、犬吠鸡鸣。全村人扶老携幼、肩扛粮食、身背包袱、在暴雨中踩着泥泞的陡坡小路缓缓向孔村和齐范移动。当天傍晚,整个村庄被淹没在库区之中,只露出细细的树梢随波摇摆。梁檩木椽、桌椅箱柜、家畜家禽水面飘浮,人人为失去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可爱家园而伤心落泪,妇孺皆仰天嚎啕,场景不忍闻睹。

人民的好公仆,苏村公社党委书记徐福年,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干部抢险救灾,并亲自游泳到几十米深的水中为村民打捞物品。看到生产队的牲口没有草吃,背起篓子就去地里割草,村民见了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在苏村人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好印象。县委领导及时赶到,指挥抗灾自救,组织打捞物品,修建简易住所,选择新村位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解放军出车运送物资,救济款、木材、砖瓦、衣服、被褥、粮食、蔬菜、燃料、食品陆续发放到乡亲手中。周围县市民工纷纷而至,县拖拉机站也派拖拉机赶赴现场,昼夜支援,一派重建家园繁忙景象。春节前夕,就有半数乡亲入住新居。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当年春节仍按本村风俗进行了热热闹闹的辞旧迎新庆祝活动,祥和快乐,人人欢欣。有的社员为自己当年出生的婴儿取名“移民”、“建房”和“建村”。村文艺骨干将“淹村搬家”编成节目演唱数年,以示纪念。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继续对库区移民进行经济补贴,全村群众奔走相告,无不欢欣鼓舞,盛赞党的恩情。

2023年,又是农历癸卯年。6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当年出生的婴儿已成为花甲老人,我村村容村貌和经济收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的房屋几经翻修,村容靓丽、街道宽敞、交通便利,村民住上了小洋楼,走上了水泥路,开上了小汽车,看上了大彩电,用上了自来水,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每年享受着政府发放的移民补贴,村里商铺林立,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手里拿着手机,移动支付非常方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人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波涛,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使我村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2年度“感动元氏十大人物”。张双春不辞辛苦、历经三年编著的《南苏村大事记》出版发行,激励村民对以往峥嵘岁月的美好回忆。今后,我村将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踔历奋发、勇毅前行、把我村建设的更加秀丽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