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造庚戍春季宣统元宝库平一两简介
云南省造庚戊春季库平壹两宣统元宝,是云南省造银圓。
宣统⼆年(1910年)四⽉⼗五⽇颁布《币制则例》,明确铸币权统归中央,详定统⼀铸造的国币样式、等制、分量与成⾊。并明令作为中央造币⼚分⼚保留下来的汉⼝、⼴州、成都、云南四省造币⼚,在国币新模颁发之前,⼀律停⽌铸造旧版银元。

唯⼀加注季节的银圆——⼤珍'庚戌春季云南省造。
存世有⼀种币⾯铭⽂为'庚戌春季云南造'的宣统元宝库平壹两银圆,稀罕之程度。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壹两银币,最特殊之处,在于'庚戌春季'四字。
中国钱币以⼲⽀纪年不⾜为奇,注明季节则绝⽆仅有,其缘由⽬前尚未见⽂献记载。按在此之前云南省所造银圆,铭⽂皆只有帝号⽽未标纪年,但此币不仅有确定年份还加上特定季节,为何是'春季'⽽不是夏、秋或冬等其他季节?有果必有因,若⾮有重⼤事件发⽣,当局不应多此⼀举。
究竟宣统朝在庚戌春季有何重⼤事件发⽣呢?经查,此年⼆⽉⼆⼗⼆⽇(1910年4⽉1⽇)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省的第⼀条铁路,长465公⾥,轨距1⽶,是⽐全国标准轨距1.6⽶为窄的⽶轨铁路,在云南境内称'滇段'。此铁路全线由越南海防为起点,在越南境内称'越段'。法国1871年提议修建,到1885年与清政府会商,1887年法国政府和议会⽴案,1899年与清政府签订《越南条约》确定修建并开始勘线,1903年动⼯兴建,1910年正式通车,历时三⼗余载。滇越铁路是⼈类近代史上最艰巨的⼯程之⼀,也是当时中国的第⼆条跨国铁路、⼤西南的第⼀条铁路.它打破了云南因地处边陲
⽽落后、封闭的状态,是滇省对外开放及现代化的开始,活化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庚戌春季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分银币样币⼀枚,和库平壹两一枚。
滇越铁路沿线地形险峻,修筑⼯程浩⼤,⼯程进⾏到⼀半时,1904年海关蒙⾃⼝报告中评述'兴此不易,成之⼤功,将来定永垂不朽⽿'。1905年云南'省垣以及城外东南两⽅共约⼋万五千⼈……现南溪河⼀带,筑路苦⼒死者已约五千⼈,合每百⼈之七⼗矣',可知其艰难程度。
筑路之初,因沿线⼈民的强烈反对被迫变更路线,但商界知其通车后将带来巨⼤利益⽽莫不欢迎。此⼯程由法国公司承揽,分成数段施⼯,承包商以意⼤利⼈居多,这或许是罗斯获得云南庚戌春季造银圆的原因。
全线正式通车的时间看,在该年春分(庚戌年⼆⽉⼗⼀⽇即1910年3⽉21⽇)之后,与币⾯铭⽂'春季'吻合。据此推论,'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壹两银圆,可能是当局为纪念此意义重⼤的建设竣⼯
⽽特意筹备以资纪念的,或许是试制完成后,当局发现'戌'字笔画不妥,或赶制铜元⽆暇⽣产等其他原因,最终未予采纳发⾏。耿⽒写道:“这枚银币除了正⾯上外缘改为'庚戌云南春季造’七个字以外,其余两⾯的图案均与1909年云南省造宣统元宝相同。根据史料记载,是其银币的最⾼定价,与其他对“奉天⼀两”、“吉字⼀两”、“寿字⼀两”、“福建官局”、“短须龙”等中国最⾼等级机制币的估价,⾜见此币之稀罕程度。
'此为云南以机器制造银圆之滥觞,后因碾⽚机压⼒过⼩,⼜通过上海地亚⼟洋⾏添购⼤型碾⽚机⼀台及碾轮。同年11⽉14⽇光绪皇帝驾崩,溥仪登基次年改年号为宣统,各省也随之将币铭改为'宣统元宝'。滇⼚所添设备先后于宣统⼆年五⽉(1910年6⽉)运到,因逢市⾯铜元缺乏,转⽽⽣产铜元。就在此时,
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规定'⾃本则例奏定之⽇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元⼀律停铸'。中央为统⼀币制,将各⼚收归部办,原有⼤⼩祖模⼀律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