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夕阳老艺人
——祁学忠书法艺术欣赏
文/段广亭/甘肃


祁学忠,字介臣,别署逸心斋主。1953年生,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人,退休干部,中共党员。晚年爱好书法,以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志趣,抄写古圣今贤经典文赋、劝孝扬善、笃学励志、警世铭文书法作品,尽心力行传承良好家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小楷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老子文化研究会会员,庆阳市名贤文化促进会会员。

祁学忠生于五十年代,上学因家庭社会条件制约所学知识甚微。但他天性聪颖,好学上进,在涉猎各方面书籍学习探索中,把练习书法视为巩固学习的作业主体,无论在农村时还是在参加工作后,稍有闲时就秉笔练字。集多家传统书法名家之帖钻进去,细品味,多摸仿,给自己爱好书法练就了基础功夫。从中年时祁学忠的书法就荷露尖角,引人关注。但他谦虚沉寂,在于无声中追求进步,书法技艺和理论知识炉火纯青,有一鸣惊人之潜能。
时轮晚年,祁学忠潜心小楷书法艺术 ,进入了-个新的生活境界。多年来,在临帖习字的同时,他认真学习书法理论和相关知识,对先贤书法是人的内在性情和思想文化修养的自然流露,定位研究和练习,确立人有人品,书有书品,做到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写的应该是学问,是思想,是品格。打磨练就通向书法艺术殿堂的道德技能,把读书与练字放在同等位置,对《四书》、《五经》、《黄帝內经》、《道德经》、《孙子兵法》、《潜夫论》、《唐诗》、《宋词》、《古文观止》、《毛泽东诗词》等经典,边学边写,大量的书写使自己对小楷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渴求,通过认真钻研,认识到历史上的小楷大家皆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魏钟繇的隶意朴茂;晋二王的淡远空灵;唐以欧阳询为代表的小楷法度森严;元赵孟頫的小楷在二王遗风中寻求柔媚;明王宠和黄道周上溯魏晋以散谈奇逸出之,几千年来,中国的小楷书法取法总是从钟王的法度上建立自己牢固的根基,以这种魏晋小楷的逸致为底蕴,大胆地从六朝碑帖中去挖掘营养,寻求自已小楷表现手法、气韵和风骨,不失传统,独创书法艺术门派。

在小楷特有的修习中以清、净、雅、逸的特点,从钟绍京《灵飞经》入手临摹,逐步临习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赵孟頫《道德经》、钟繇《宣示表》、王宠《乐毅论》等名帖范本,力求探寻历代小楷质朴凝练、清新古雅的风格,追求高丰俊朗、宽博雄肆、奇逸曼妙的美感,发挥小楷精致、小巧、秀雅、温文、俊逸等特点。加上书写博大精深的传统经典内容,使之成为人们用心去品味的文化佳茗。增长了自身知识,提高了技能,把中华传统经典、圣贤名言警句抄写成长卷、条屏、册页、扇面,成为自己生活的乐事,赠予亲朋好友,也成为自己与社会交流的方式,用书法作品“弘扬国学”,在振兴中华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人生价值。




书法独特,大气流放




不失传统,创新别致




书艺功硬,收放自如

博览群书,追求知识

融入自然,夫妻欢乐



(祁学忠与都市头条编辑)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副社长、认证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