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443
杨振宁(二)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为物理科学巨匠先导杨振宁先生点赞
--兼读《杨振宁真实身份终于曝光,让世人感到后怕》有感
最早华人诺奖获得者,1辉煌成就早已有定格。2
尽管回国路上慢了点,3然心中总是想着祖国。
为了创建前沿物理学,慷慨捐献出所有一切。4
如今所获物理学成就,无不浸润着汗水心血。
注:1.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且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2.2000年,《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第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在世的物理学家(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科学巨匠,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等等……杨振宁是榜单上唯一在世大师也是唯一的华人);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
3.1971年,杨振宁开始回到中国旅居并开展物理学教育以及讲座。
4.杨振宁回到中国旅居后,把自己的家产都捐给了国家,然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搭建前沿物理学教育体系的工作当中;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读《杨振宁百岁演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有感
一路求学从国内到国外,再由域外回归到国内来。
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好,硕果累累人生更具风采。
前沿物理学界堪为泰斗,科学领域中百岁寿星在。
当代科学史上堪称传奇,彪炳千古史册永远记载。


附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