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 安抚心灵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走笔
作者:陈怀志
我在默默地寻找一个课题,
就想从中获得教益和启迪。
未曾想到有人捷足先登,
邀请文朋诗友春城雅集。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悬在1963人民公社里。
照亮了双眼,
直透心脾。
曹君一萍率先发言,
渲染心理咨询师手记。
几位大家相继畅谈,
无拘无束、海阔天空,
将文化与健康,
淋漓尽致地剖析。
我终于悟彻,
人生短暂,
健康是福,
快乐第一。
莫为得到而疯狂,
不因失去而着急。
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谁能带走半分钱的东西?
剩下的只有头上的天空,
以及脚下的土地。
我情不自禁走进历史,
与古贤促膝谈心,
更明白了知足常乐,
乃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问古代:
长寿老人有几多?
回答是:
数不胜数、无法统计。
唐陈俊443,
元刘慧昭290,
明李庆远266,
明张三丰218,
汉吴普200,
明冷谦150,
清蓝祥145,
清汤云山141,
春秋姜子牙139,
春秋老子、唐代寒山等,、
享年百岁才仙逝。
九十岁以上的更多,
用当今电脑,
也无法统计完毕。
我忍不住问:
长寿的秘诀在哪里?
老子告诉我:物我两忘;
孔子告诉我:养德养性;
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陆放翁说得更具体:
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学问无遗力。
我终于明白:
健康长寿须养德养性,
更要勤奋,
把寸寸光阴珍惜。
我又回到现实,
更醒悟,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
似唇齿相依,不可分离。
我们有个老文友群,
群里作家诗人,
一个个老当益壮,
初心不移。
一个个活蹦乱跳,
不甘孤寂。
读书写作、不离不弃。
春夏热情似火,
秋冬壮志坚毅。
赢得满头清霜,
更有用武之地。
就因心态美好,
幸福无比。
我的群里有“三春”,
堪称我学习的范例。
“三春”因癌症动刀子,
割去的是腐朽,
留下的是神奇。
八十三的春生,
七十二的春林,
六十多的春泽,
活得潇洒大方,
天天扬眉吐气。
他们说贪得无厌是憨包,
粗茶淡饭称豪杰;
要升华人生价值,
全靠手中一支笔。
我大悟大彻,
人生不是梦幻,
人生不是青烟,
而是春天般的美丽。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平衡心态、不卑不亢,
有百利而无一弊。
朋友,来吧,
让我们跟着心理咨询师,
将文化与健康融为一体。
调整心态、潜心学问,
读好书、写好字,
完善自己的自己。
向文化进军,
向健康靠拢,
潇潇洒洒演上一出,
无愧无悔的,
人生大戏!

陈怀志 1945年生于云南石屏。迄今在全国300余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王廷表传奇》、小说选集《清河缘》、130首诗词入编《诗书画三人行》,即将出版散文集《文心琢玉》、诗词集《倾听天籁》、古籍评赏《杨升庵王钝庵双百梅花诗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