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移主换地,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乡村风情
●一位不要报酬的好村官
——记太康县常营镇内岗村优秀党员刘建设
文 /马学令 聂山峻
一丶楔子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追求物资和金钱的思想迷惑了很多人,使多少人倒在了金钱之下。而却有着一位不为金钱,不为名利,甘为奉献的人——刘建设,他的事迹在豫东大地广泛传诵着。
当下的农村基层组织,有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组成,简称村“两委”,这些村领导班子成员,都享受一定的工资待遇。但是在村“两委”之外,还设有村民监督委员会,简称“村监委”,主要是对村务、财务、党务进行监督落实,村“监委”一般都是由有威信、有担当的优秀党员和村民组成,“监委”主任从监委里面产生,选取群众信任、工作负责、廉洁奉公的党员担任。尽管责任重大,但一般不享受上级政府发放的工资等待遇,是不要报酬的“村官”。
刘建设就是一位名副其实不要报酬的村监委主任,他几年来默默奉献,甘为人民服务的好“村官。”
刘建设出生于上世纪的1975年。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常营镇内岗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世世代代都是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内岗村是一个典型的偏僻村,素有“鸡叫听两县”的说法,虽说位置偏僻,但是人杰地灵。老涡河像一条飘飘的玉带,“S”形地从村里穿越而过,把村庄分成东西两部分,又分别把两部分环抱起来,亲一下内岗村的父老乡亲后,又缓缓地向东南流去,造就了灵秀的优美环境,在这里,曾诞生一位中科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同时也出生了许多向刘建设这样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建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让老百姓啧啧称赞的事迹,在他的事迹中发现了他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闪烁点。
二、不甘贫穷 追求理想
刘建设中学毕业后,没能继续求学深造,而是回到农村当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不安于现状,不愿意像父辈们那样,当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天过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简单生活。但是,作为农村人,大都是种地为生,土里刨食,靠那几亩薄地经营传统农业,想发家致富、过上小康日子实在太难了!刘建设陷入了深深思考,他是一个爱动脑、敢想敢干的人,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来养猪。建设的心也躁动起来,他决定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开展家庭养殖。于是,他在自家小院里垒起了猪圈,养起了猪。每年喂养30头左右,还喂养了良种母猪,自家繁育猪崽。他每年增加收入两万多元。养猪产生了大量猪粪,他又把猪粪上到地里,使庄稼长势非常好,产量也非常高,成了内岗村出了名的能人。
在进行了六年多的养殖后,刘建设那一颗心又蠢蠢欲动起来,他感觉靠养殖喂猪进行致富有点慢,另外在家庭养猪严重影响卫生,弄得院里院外臭哄哄的,周围的邻居也很有意见。于是他就又开始留意电视上、报纸上有关农村的节目,思想状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他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才能让有限的土地多产出,多收入,多增加效益。
恰巧,村里党支部要组织村民去外地考察学习,观摩先进省市的种植模式和经验。刘建设赶紧报了名,到外地参观考察。他们来到山东寿光,发现当地建起了一座座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和水果等,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考察又结合本地土质和气候等特点,刘建设决定建塑料大棚,种植草莓,草莓生长期短、效益快、收入高、是当年见效益的水果,尤其是在春节前后水果是匮乏期,草莓正好赶上这个黄金期,能卖个好价钱。说干就干,刘建设筹集资金两万多元,,买来钢管、塑料膜等东西,很快两座塑料大棚建好了,建设又买来了优质草莓苗,栽在棚里。他的大棚占地面积有四亩,建设每天吃住基本上都在草莓棚里,进行打药、除草或观察,闲暇时学习和钻研有关种植草莓的书籍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刘建设的大棚草莓初见成效,每亩收入达8000多元,总效益达四万多元,成了当地著名的种植能手。刘建设连续种植草莓近十年,收入稳定增长。在种植草莓的同时,刘建设在自家地里又栽种了苹果、杏、桃树等小杂果,尤其是桃树。他栽了将近6亩,又连续种了十多年,收入非常可观。
刘建设就是这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他有胆识、有魄力,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实践者和引领的。敢为天下先,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不要报酬 甘为奉献
2016年,内岗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举,把能干事、爱干事的刘建设选进了领导班子,成为了一名小村干部。他把家庭搞好的同时,又积极投身村里的工作,协作村领导把村里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刘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有理想为群众服务的带头人。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支部的培养和考察下,2018年刘建设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又于2019年成为了预备党员,2020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刘建设在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脱胎换骨,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为小家着想变成为大家着想的人,人们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刘建设发生的变化,希望他为村里再干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因为群众的信任,再加上他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为公,刘建设又被群众推选为村监委会主任,成了一名不拿报酬的村官。他欣然接受,他没有怨言,对村务、财务、党务进行监督和落实。
内岗村2018年使用上了自来水,但是自来水会经常发生故障,影响人们的生活。刘建设于是自告奋勇,又当上了村里的义务维修员。
2021年冬天临近春节,天气非常寒冷,老天还下起了鹅毛大雪。刘建设的父亲肺部不幸长了个肿瘤,从郑州大医院检查回来后,在镇卫生院治疗,刘建设陪伴在父亲身边,尽一个儿子的孝心。一天,刘建设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掏出手机那头传来村民黄海龙的声音,原来是村里一条管道,被路过的一辆轿车,不小心压坏了,可谓是水漫金山,到处都是泥水,并造成相连的100多户村民没有了水吃,洗衣做饭都很困难,给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险情就是命令,刘建设没有犹豫,他向父亲说明了情况,就骑着电动车冒着严寒跑了十多里路,回到了村里。回家拿起塑料管、钳子、焊接工具等。到了现场,管道被压坏后,到处是泥水。刘建设找到总开关关上,暂时切断了水源,然后他用铁锹把管道损坏处挖开,把泥水排了出去,拿出工具娴熟的把损坏的管道切断、重新接上新的管道,快速焊接之后,故障得到了排除,自来水很快又流进了村民家里。等做完这一切,天已经黑了。雪地上留下了他一片片足迹,当他看到小麻雀在雪地里寻觅食物,这才感觉到肚子“咕咕噜噜”地鸣叫。
刘建设是一个孝子,他想到父亲还在医院病床上躺着,还需要他前去照顾。于是,他不顾浑身的泥浆、衣服的湿凉,不顾肚肠的饥饿,不顾浑身的疲劳。又骑车去了十多里外的镇卫生院,晚上照顾生病的父亲。
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刘建设几年来义务为群众维修自来水、电器、路灯等达200多次。不论春夏秋冬,可谓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他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群众称他为:我们的热心人。刘建设作为村监委主任,他只要搞好自己监督的工作就行了,但他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工作,像一些街道环境的整治,打扫卫生等,他都会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其中。他累在其中,但也乐在其中!
刘建设热衷于公益事业,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主动参与,村领导对他特别信任,常常把村里一些复杂工作交给他。刘建设从不推诿,敢作敢为。村西的河堤栽种了许多杨树,有100多亩。上级布置了退林返耕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村领导因为有事,就把退林还耕的任务交给了刘建设。在刘建设的监督和催促下,河堤上几千棵杨树很快砍伐干净,他们又租来挖掘机,挖掉树根,平整土地,种上了玉米大豆。当时是夏天,天气特别炎热,他们大干半个月,圆满完成了工作,然后又打药、除草、杀虫进行田间管理,现在已是一片生机盎然。
说起刘建设热心公益事业,一心扑到集体上,人们自然会想起四年前的那件事。那时,村领导通过一些渠道弄来400多根水泥电线杆和近万米的电线,准备从村里向村外的部分机井架设电线,方便群众抗旱浇地。村领导把这项架设线路的工程包给了别人,需要用大型挖掘机、吊车等机械,仅工程款就需要八万元。村领导找到刘建设,知道他有责任心,想让他负责监督工程的质量,并协助施工方,为施工方提供方便。刘建设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可是妻子听说后,坚决不同意,怕影响自家的生产;听说还没有报酬,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刘建设就做她的工作,妻子不听,一气之下打工走了。刘建设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监督线路的施工。每当施工遇到困难,需要与群众协调时,都跑前跑后。有时到了吃饭时间,为了鼓励施工,刘建设就自掏腰包买来好的饭菜。下午下班后,他还会掂来几瓶白酒,聚在一起喝酒解乏。有时干活渴了,刘建设还会买来整件的矿泉水或饮料。别人施工赚了钱,而刘建设却为此花费了上千元。村领导想为他报销,但都被他谢绝了。村民看在眼里,佩服他无私奉献、甘愿吃亏的精神。还有人说他傻,被他一笑置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愿意干这种为群众谋福利的傻事。
多年来,刘建设协助村两委干了许多工作,不论份内和份外,他都主动参与,积极协作。每年夏秋两季的“禁烧”,以及近几年的疫情防控,他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
刘建设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默默无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村官。我们的农村基层工作需要这样勇于进取,干实事的好村官,越多越好

★诗歌园地
●祖国,我对你说(外一首)
文/雨寒
银河里有我璀璨的星星
在广袤的宇宙里
日夜注视着中华大地
深情地向祖国山河闪烁自己的光息
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激情地在长江黄河里拍打岸涯
让那五十六个民族听我激情的歌
激起波涛汹涌的黄河
时不时地眨着眼睛看天上的小白鹅
祖国的发展波澜壮阔
好似长江黄河的碧波
千层山峦多么巍峨
祖国啊!我对你说
我是万顷深林里的一棵小树苗
我是历史长河里一滴雨
我要做一根建设大厦的顶梁柱
护卫祖国大厦
为建设新时代增添砖瓦
●永不褪色的山水画
以黑暗的夜幕为宣画纸
用乡愁调色作为绘画的彩汁
绘一幅山水画描绘祖国壮丽
骨子里隐藏着山峰和大地
血液中流淌着河流和小溪
渲染着每一寸土地
飘荡在梦里的缕缕炊烟
呼唤着千顷良田
呼唤出红日东出谱新篇
呼唤着皓月星辰照山川
呼唤出我眼角泪水似涌泉
呼唤出长江黄河故事一串串
不需装裱,永不褪色的山水画
从草尖青青到红枫似丹霞
从春雷滚滚到白雪盖山涯
一年四季在画卷上出现一朵朵花
每一个思念的季节都有自己的想法
一缕缕乡愁思念着温馨的家
如椽的画笔
执在谁的手里
这幅山水画植入我的心底
塞北江南不能忘记
家乡水流潺潺
我的故乡盛产乡愁和粮米
无论是在酒后或是在黎明
展开这幅山水画泪水盈盈
蜿蜒的青石小径更让我心中生情
鸟语花香和虫鸣
还有我的影子在小城
漫漫岁月多峥嵘
画卷被记忆涂鸦满满
没有按日戳的地方
没有余白的空档
每一个缝隙塞满了一桩桩故事
每一种色彩就是一个芬芳
画卷流淌着古色古香
这幅山水画值得珍藏
记忆着我的故乡
那边绿绿小点就是我的村庄
头枕坡岗睡着我的亲娘
站在高山往下望
一幅山水画源远流长

●大雨(外一首)
安徽 管教宇
今年气候咋了
北方一向缺水
南水北调解决问题
可现在大雨滂沱
雨量创纪录下成了水灾
古代水患有大禹治水
如今文明世界
科技领先科学信仰
气候变化尽在掌握中
万众一心奋战洪涝
恢复生产生活指日可待
大雨何时止水害何时休
灾区群众望眼欲穿
日夜期盼
●大棋
中国象棋
是韩信创造的
红汉黑楚楚汉争霸
历史上红棋赢了
刘邦自称汉高祖
黑棋输了
楚霸王乌江自刎
现在世界正在下一盘大棋
俄乌博弈棋逢对手
红棋莫斯科
黑棋乌克兰
作者简介:管教宇,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诗人,1999年开始写作。《世界汉语文学》签约作家,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签约诗人,白孔雀诗刊会员。

★古风清韵
●月中行.月光下赏龙爪塔(外一首)
文/金色浪君
当空星汉照神州。龙爪月中留。周遭灯火惹人愁。钟磬绕僧楼。
清潭脚下飞烟水,今夜景、笔下难收。不知密友去哪头?快照隐情悠。
●月光下登龙爪塔
月挂当空夜色幽,星光点点接天流。
石阶细数登高塔,烟树闲看依小楼。
极目州河千万里,放怀玉印古今秋。
传神快照写龙爪,家国情缘寄墨收。

●鹧鸪天·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晏几道体)
柯美柘(江西)
止沸将薪釜底抽,扬汤痼疾始终留。乘机毁敌军粮草,冒险挥师我勇谋。
鸿业展,大贤求。明君位稳固金瓯。溃痈虽痛为祛毒,体健身康万载悠。
●畅游重渡沟
文/李德强
进山竹郎护道,青士头点手招。
致意八方遊客,休闲度假逍遥。
一路泉水叮咚,两旁绿荫环抱。
彩池拾阶梯升,绿荷吐香花俏。
震天雷瀑大观,势如银河倾倒。
振聋发聩骇俗,醒世敬畏天道。
步入水帘仙宫,感受天然空调。
仙气爽身提神,瞬间夏融暑消。
农耕文化新村,体验纺织土陶。
品赏茶艺竹酒,享受桃源美妙。
登上巅峰碧霄,人与自然拥抱。
化仙腾云驾雾,试与天公比髙。
移步换景境新,多少游人醉倒。
此处北国水乡,何逊江南丽俏!
★作者简介:李德强,男,河南省太康县人,退休教师。
周口市作协会员,周口市老干部局诗书画院理事,太康县诗词学会会员。

●随 缘
河北 李桂兰
日升月落春至冬一成不变轮回中
世事无常难预测人生路漫随缘行
●伏 雨
文/刘均生
台风携雨伴清凉,快递适时送琼浆。
沐浴清新与恬淡,庄稼精神着新装。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春生
总监校对: 冰波
执行编辑:在路上 文锋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部: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