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知青回故乡
作者║韩春华~图片║贺文佩
向山一声喊
群山起回声
向江一声喊
江面波涛涌
喊一声兴安岭
喊一声大红松
喊一声黑龙江
喊一声北国风
走来了,走来了
当年上山的小知青
身上背着童年梦
心中装着思乡情
手里捧着丰硕果
脚下伴着日月行
在外多年的游子呦
回到故乡生态城
故乡的变化
令人高兴
乡亲的热情
让人感动
回访上山青年点
多少往事心头涌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段苦涩迷茫的人生
忘不了
记得清
50多年前的一个黎明
来自天南地北的知青
喊着豪言壮语
激发万丈豪情
雪地做纸
月亮当灯
写下誓言
写下忠诚
接受再教育
思想不放松
改造世界观
斗私敲警钟
吃的高粮米饭白菜汤
住的板夹泥房和帐篷
简易木板筒子铺
不知南北与西东
一个床单挂中间
分出男生和女生
起夜咬牙说梦话
风声雨声呼噜声
翻来覆去难入睡
心里查数到天明
举着红旗进深山
一路高唱东方红
采伐装车归楞忙
比学赶帮论英雄
战天斗地多出汗
大熔炉里炼真功
扳钩压角弯把锯
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仰山倒喽顺山倒
群山响起喊山声
一人喊
众人应
哈腰挂呀
嘿嘿,挺起胸
稳住步呀
嘿嘿,往前行
不惧木头大呀
嘿嘿,不畏肚子空
心里有朝阳呀
嘿嘿,前途真光明
渴了,抓把林中雪
饿了,啃口玉米饼
困了,依在树杆打个盹
累了,坐着休息半刻钟
怀惴红宝书
勇敢往前冲
不怕烈日暴晒
何惧天寒地冻
不怕蚊虫叮咬
何惧野猪黑熊
军训拉练几十里
摸爬滚打攀险峰
这一代肩负使命的上山知青
既有铮铮铁骨也有绵绵柔情
每到中秋节的夜晚
大家都要走出帐篷
来到青年点的操场
画上一个大大月饼
把祝福送给亲人父母
把祝福送给姐妹弟兄
把祝福送给尊敬的老师
把祝福送给美丽的小城
好想,好想啊
泪水从眼角流到前胸
想起门前那棵老柳树
想起城西头那口老井
想起那摆地摊小人书
想起那扯不断的风筝
……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
又响起出早操的钟声
不论生活多艰苦
不管劳动多繁重
心中只有一个梦
何日才能返回城
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
体会了难以忘掉的伤痛
尝到了甜酸苦辣的滋味
领略了广阔天地的风景
等啊等
等啊等
等到太阳落了山
等到星星闭眼睛
等到群山已沉睡
等到江河已封冻
终于等到这一天
群山起舞,江河动容
返城了,返城了
共和国一代可歌可泣的知青
至今人们还记得返城的情景
森林小火车站台人群涌动
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
拉着知青的手不放松
“在外干活要悠着点”
“你们身子骨还年轻”
“遇事要三思”
“千万别冲动”
千叮咛万嘱咐
絮絮叨叨说不停
知青哽咽了
话到嘴边却发不出声
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
多么亲切的姐妹弟兄
这是友谊
这是感情
这是大爱
这是真诚
返城后工作刚刚稳定
又迎来了下岗的狂风
下岗就意味着没了工作
没工作就等于没了营生
年龄偏大
又没文凭
这一社会问题
谁能解答,谁能说清
面对人生又一次挑战
没有退缩,浴火重生
凭着自己聪明才智
凭着一身过硬本领
在激流里勇进
在风浪中穿行
在社会舞台展示风采
在各个领域尽显才能
有的成了企业领袖
有的成了劳模英雄
有的成了专家学者
有的成了大伽明星
向天一声喊
喊声似雷鸣
向地一声喊
大地解冰封
喊一声旭日升
喊一声夕阳红
喊一声白桦林
喊一声杜鹃红
回来了,回来了
如今回家的老知青
回报乡亲养育恩
助力故乡立新功
有的带来了资金
资金里面有感情
有的带来了项目
项目里面有亲情
有的带来了技术
技术里面有真情
有的带来了艺术
艺术里面有深情
奉献余热的老知青
倾情演绎夕阳红
知青
知青
家乡的父老乡亲
永远记住这个姓名




作者简介:
韩春华,笔名秋实,报告文学作家。1988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报告文学、诗报告作品900多万字,多篇作品获奖。出版中、长篇报告文学《彩色的梦》《立体形象》《人生四季行》《金穗颂》《人品》《烈焰冰心》《大地之子—韩贵清》等。
先后被授予和谐中国.2007年度德艺双馨优秀作家、2008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家、第六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作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