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不放假,这是县教育局的统一意见,我们要就地参加生产队劳动,或者参加大队的宣传队,还要参与夜校扫盲,提到夜校扫盲,我可真头疼,其他几位老师他们要回家参与劳动,我不回家,这夜校是少不掉的。
我们四个人分四个地点教学,上村、下村、西庙东楼各有一个夜校扫盲班,这参与扫盲学习的年龄参差不齐,有三十多岁的,有一、二十岁的小大姐和小青年,还有十来岁的孩子。
课本是自己编写的,他们学习的铅笔都是上级发的,毛笔已经彻底不让用了,扫盲班只能用铅笔,可是凡参与扫盲学习的人,都十分认真,每人面前一盏洋油灯(那时还不叫煤油,全部叫洋油),个别女青年为了学习,写字一不小心就把头发烧着了。
他们不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有时男女还在一起打闹,说话。那就更不用说了,我的声音还没有他们的说笑声大,他们什么话都说,有时还把白天在生产队劳动的事情拿来夜校说,我气得没办法,只能随他们去,我有时还怕那个大个子的揍我。
虽然他们调皮捣蛋,说话随便,打闹不止,但是还是快乐的。
按照村大队长老李的要求他们每天晚上上课不得超过八点,若时间迟了,会影响第二天的劳动,更会使那些脑袋一着忱头就不想起的年轻人耽误劳动。
劳动是有纪律的,各生产队会根据每人的情况分配劳动内容,工分会计会按照每个人的劳动情况给寄工分,那时的工分是这样记的,男同志超过二十岁,不大于六十岁,他们都是满工,满工是十分,若加班再记加班二分,年龄小于二十岁,大于六十岁都是半劳力,只能记八分,女同志只要能参加集体劳动,大多都是六至八分,不论你多能干,工分也不会多。
这工分到年底由生产队会计统一计入劳动报酬,再根据生产队的收支情况算每分多少钱,以多少分标准,多了得钱,少了贴钱。
因此,在农村家中劳力不足,人口多,小孩多的基本上工分不够,叫冒户,人口少,劳力足,工分就多,他们就多得钱,这种情况生产队叫分红。
当然了,主要看这个生产队长是如何领导的,若生产队长领导的好,粮食丰收,再做一点副业,那么这个生产队的社员就好多了,粮食能够吃的,这个生产队长就能干的时间长,否则,社员就是选了你,也只能一年结束。
因此,生产队长都十分小心,并且对本队的社员要求比较严,有些厉害的生产队长看到社员下田晚了,还骂人,社员是敢怒不敢言的。
作者简介:李保璧,安徽灵璧人(微信15952897255),经营假山园林、河道护坡、景观石供应公司二十多载,笃志于灵璧奇石文化的传播,深受业内外各界人士好评。酷爱文学创作,在近百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渤海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巜老屋》获《小说选刊》征文二等奖,连续荣获两届“宿州市文学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出版了《三月柳》等三部个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