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张家界澧水河:棒槌捶打洗衣声声,观音大桥,鹭鸶湾高驾桥,鸬鹚湾大桥,红壁岩大桥】
24年前,冲着飞机飞越天门洞的惊险刺激冲动之下赶赴张家界;这次随家人一起再次登临天门山。
张家界!
奇峰三千,秀水八百。
仙境张家界,峰迷全世界。
张家界,美无界,心有约。
亿万年的等待,只为您的到来!
凌晨五点半,从住宿地索道口出发,沿迎宾路、澧水中路、澧水东路进发。
澧水,因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沅芷澧兰”诗名曰兰江。
澧水有北、中、南三源,最远的源头在龙山县大安乡翻身村。河流长度407km,张家界段303km。
张家界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以白族和土家族为多。
张家界有刘家坪、洪家关、走马坪等5个白族乡,白族人口13万,发源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聚居地,白云,白雾,白水,白帆,因而称白族。
土家族图腾,相传"禀君"是土家族开基创业的先行者,受到了极大的崇拜。据《本纪》载:务相(禀君)死,化为白虎升天。于是白虎被崇为土家族图腾,为祖先神。
今早导航"大庸古城",行至观音大桥,遂沿澧水南岸溯河而上。
三三两两妇女汇聚河边,久违的棒槌捶打洗衣声中忆童年,澧水保存了几百上千年的古韵,悠远绵长。
河岸实在太整洁了,以致岸边偶尔一张丢弃的餐巾纸格外惹眼。河面宽阔,碧波荡漾,了无杂物。岸边多有垂钓者,晨钓朝阳。
岸边游步道上晨练的人很多,路遇一位和善健谈的胡哥,热情介绍张家界美丽风光、风土人情,相谈甚欢,同行数公里依依惜别。
从观音大桥至鹭鸶湾高架桥,澧水两岸用透水砖硬化。再往上至鸬鹚湾大桥、红壁岩大桥,全长近4公里高标准绿道,更受人们喜爱。
去时走临水步道,折返时则走堤防步道。滨江公园绿意盎然,休憩小亭、生态公厕点缀其间,一副"厕联"让人印象深刻:"回肠荡气催三急,泻浊排清爽一身。"
"邵阳滩主"名震湖南乃至全国,游览之余不忘净滩。澧水两岸晨练的人多,晚上散步赏夜景的人更多,能保持近乎完美的整洁,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更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自律。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以乱扔乱吐为耻。而在脏乱差环境中,"反正大家都这样乱丢……"
"邵阳滩主"脚步抵达哪里就捡拾到哪里。天门山陡峭的登山石阶上,女婿现场教导6岁外孙:"看,外公捡垃圾,我们也一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