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瑞《何时来赣州》点赞
廖明耕
深情委婉写赣州
意味深长格调牛
手巧心灵神妙笔
乡愁故土画中留
缱绻乡情
一一赋文瑞兄《何时来赣州》
曾水生
千年岁月古城香,
宋韵蹁跹四海扬。
若是君来有好酒,
新词一曲诉衷肠。
唐茂祥:最近,都市头条表发散文大家龚文瑞的新诗配曲《何时来赣州》,感到特别亲切,体会颇深。首先,歌词简短,朗朗上口,犹如赣州市古代的街谣和庙歌,如三山五岭八景台、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还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七姑庙、八境台……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二是篇幅虽短,寓意深刻,如“浮桥走一走”“峰山作枕头”,达到物境和意境的统一;三是心境很高。如“江南之南满乡愁,想起就泪湿衣袖”。总之作者对赣州的人文地理颇有感触,唱出了老苏区人民的心声,对古老纯朴的江南古城寄予了深厚的期待。
甘爱莲:一首歌,一座城,一段心情。汪峰的《北京北京》在对生命生死的叩问中传递的是对人生的深邃思考;近年流行的赵雷的《成都》则用民谣的曲调传达的则是情人之间的依依不舍,再加那么一点点哀伤的情绪。小五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用悠扬而看似闲散的曲调传达了友人之间的缱绻眷念,“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等诗句融入歌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雅俗共赏,在悠扬的旋律中表达现代人的思绪。着实高明。龚老师为江南之南的赣州城作了《何时来赣州》,融合了赣州城的前世今生,人文地理,曲调典雅,感情真挚,婉转动听。能为故乡写诗作歌,必须得情感深厚、真挚,一段心绪,经岁月之沉淀、酝酿,才能酿成思念的酒,愈发醇厚、上头、得劲。
蔡世军:又读了几遍歌词,感觉写得真好,佩服
陈晓:转我一朋友在群圈中评价于此: “ 终于有一首赣州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