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情深义重壮山河
——江西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纪事
作者:饶晓辉.杨金高(江西)


(一)
佛岭含笑迎远客,
书法之乡献真情。
我们生命中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2023年7月30日。这一天,天公作美;这一天,阳光迷人;这一天,祥和吉瑞;这一天,格外精神。这一天,江西余干、进贤、东乡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终于在东乡区佛岭国际公园缘园山庄如期召开。战友们满面春风,带着真情,带着欢笑,带着期待,分别从各地驱车奔向东乡,奔向佛岭,奔向崇高圣洁的精神家园。
众所周知,96年前的8月1日,英雄城南昌,年青的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从此诞生了一支英雄的军队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战争就有了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了军人,有了军人就有了战友。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人始终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神。他们无私奉献,无畏生死,对党和祖国赤胆忠诚,用热血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军营里的青春赞歌。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军营到地方,一茬又一茬,5700万曾经在军营摸爬滚打、荣辱与共的中国军人,先后退出部队回到地方,投身建设祖国的另一个战场。从此,他们拥有了一个新称呼一一退役军人。这些曾经在军营奉献青春、醉心直线加方块、操枪弄炮、站岗放哨的铮铮汉子,戎装虽卸,却兵心依旧,在各自不同的人生舞台,续写独特的生命华章。他们心中始终装着一个声音:曾经是军人,毕生是好汉,无论到哪儿,都要最优秀!
君不见:战友真情浓似酒,英勇刚烈也温柔。8月1日建军节,对于军人和曾经是军人的退役老兵来说,是个特别有意义而又最富情感的节日。每逢建军节之际,东西南北中各个战区部队乃至祖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庆祝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懂科技、有血性、敢打仗、打得赢的新时代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对军人倍加尊崇,国家、省、市、区(县)先后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厅、局,做为曾经是人民子弟兵一员的退役老兵们,个个深感自豪,他们群情激昂,他们热血沸腾,以不同形式庆祝这个属于自己、属于军队、也属于国家的特别节日。

(二)
往事历历在目。自2020年新春开始的全人类三年疫情,曾经阻挡住了老兵们相聚的步伐,却隔不断战友们的思念之情。正所谓:疫散情还在,相聚又重来。这不,因为疫情冲击被迫中断的第二届余干、进贤、东乡三地战友庆八一联谊会(首届联谊会在余干县冕山公园附近的游龙山庄举行),又于2023年7月30日在东乡区佛岭缘园山庄如约举办。或许,是上天都在眷顾这些曾经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过青春的退役老兵们。每年的建军节期间,本该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今年却因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小姐从福建泉州登陆的影响,一夜之间变得天气凉爽,舒适宜人。难怪参加聚会的战友们都直呼:天公作美啊!
为了确保此次聚会做得顺利圆满,主办方东乡区战友联谊志愿者协会,早在1个月前就开始行动。由王小平、黄益明、杨金高、饶晓辉、马建生、乐辉龙、陈接财等东乡藉战友牵头组成筹备小组,部署安排落实聚会的相关工作。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甚至贴工、贴车、贴燃油费,冒着高温酷暑,忙前跑后联系活动场所、购置聚会所需物品。此外,在聚会前期宣传发动期间,联谊会志愿者协会全体成员带头捐资,涌现了一桩桩感人至深的战友义举。身为特邀嘉宾的老首长、炮二团二连指导员、南昌藉战友徐维民,坚持给聚会主办方慷慨捐资1000元;东乡本地杨桥殿镇在上海务工办实业的一营部战友艾建亮,主动承担价值上千元的聚会纪念品制作;还有身体抱恙的东乡饶海茂、王锋龙以及众多在他乡创业的战友,因时间或工作缘故不能确定能否参会,但他们都积极响应并在第一时间送上聚会费用或赞助钱款……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迹,无不彰显了战友的情深义重。

(三)
若论真情美,还得数战友。同举那杆旗,永远是兄弟。余干、进贤、东乡山水相连,一脉相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三地战友有幸同在福建厦门某炮团服役,可谓天赐奇缘,三生难遇。2023年7月30日上午9点左右,参加聚会的三地战友,陆续到达现场。甫一见面,这些几年、甚至退役几十年都未曾谋面的战友,紧紧握手,相互拥抱,争相合影留念,那场景感人至深,让人泪奔。他们回忆在东海前线当兵的日子,共话退役后的酸甜苦辣,展望前景光明的锦绣未来。在缘园山庄会议厅,战友们唱响《骏马奔驰保边疆》《战友之歌》《咱当兵的人》《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军旅歌曲,好像穿越时空,瞬间回到了部队,回到了莲塘、莲河、赵岗、巷东,回到了高山哨所,回到了前沿值班阵地。有战友声情并茂唱响《好人一生平安》,赢得了大家的感情共鸣。不知不觉就到了中餐开席时间,王小平、黄益明、杨金高、饶晓辉、马建生、乐辉龙、陈接财等筹委会志愿者代表东乡战友一桌桌挨个敬酒,共祝战友兄弟们建军节快乐,安康吉祥。

(联谊活动组织者合影)
是日下午两点半,本次联谊座谈会的“重点项目”闪亮登场。在佛岭缘园山庄“缘中园”大厅,由东乡战友中的“大秀才”、原炮二团九连文书饶晓辉主持,宣布余干、进贤、东乡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正式拉开帷幕。全体起立,唱响军歌。壮美的旋律,整齐的歌声,回荡在大厅,回荡在佛岭,回荡在每个人的心田。联谊会上,原六连连长李志华、五连连长潘志江分别致词,向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表达感谢和祝福之情。六连连长李志华用6个字(祝贺、感谢、祝福)表达心声:“祝贺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圆满成功;感谢东乡战友的热情相邀、盛情款待;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五连长潘志江家在浙江省,第一次应邀来到东乡,坦承绝大多数战友并不认识。他简单做了自我介绍,回忆部队的工作和生活情景,向三地战友第二届联谊会表达感谢和祝福之情。王小平代表东乡战友致欢迎词,向莅临联谊会的首长和战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动情地说道:“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东乡佛岭见证,龙山师水为鉴。希望通过三地战友聚会,成为连结我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巩固和加深战友之间的情谊。愿战友之情,永葆青春,代代相传,愿战友之情,与日月同辉,和时空同在。”之后,战友尽抒情怀,纷纷登台献艺。让人没想到的是,昔日这些能扛枪操炮的铮铮汉子,唱歌跳舞,吟诗作赋竟也得心应手。进贤县战友联谊会会长万长云,雄纠纠、气昂昂,朗诵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很接地气的《五字令》,迎得阵阵喝采声。他用洪钟大音朗诵道:“走过八一亭,重温战友情。当年十八岁,报名去参军。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三年计算兵,天天写数字。虽说有点苦,但也挺开心。参加八四九,回味犹如今。退役四十年,现成甲子翁。回头望一望,都还挺年轻。往后靠自己,身体最要紧。如果有来生,我还去当兵!”他那抑扬顿挫的口音,活灵活现的神态,逗乐了全场官兵。“好一个如果有来生,我还去当兵!万长云战友的《五字令》,不仅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更是中国老兵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强国有我,请党放心,若有战,召必回。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再次送给万长云战友。”主持人饶晓辉挥洒自如,他在主席台上手持话筒,回忆那难忘的福州军区“84·9”联合演练。那年9月的某个夜晚,我们部队从福建厦门同安马巷、南安石井等值班阵地出发,经福建泉州、闽清、武夷山等地,进入江西铅山、弋阳、南城、金溪、东乡、进贤、丰城,最后在樟树清江县飞机场集结,完成千里拉练任务,接受原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政委傅奎清和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的检阅。饶晓辉的回忆,牵起了战友们的美好回忆。余干县战友彭正毅退役后担任高中语文教师,退休后又受聘于某私立学校荣任副校长。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勤奋写作,出版著作两本,加入江西省作协会,多次在全国诗歌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他代表余干县战友发言,那诗一样的语言,犹如细雨润物,也如浪花,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像福建厦门东海沿岸的波涛起伏。深深感慨这样的聚会很难得。第一个难得:是余干、进贤、东乡、南昌四地山水相依,风土人情相似,往来频繁融通。如果用文学的表述方式来说,有可能打开门就喊得应。如果让一片树叶,顺着流水,就有可能把我的问候带到你的家门口。第二个难得是:从军40年了,山宽水阔,山魂水魄。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想起当年炮二团,那个营房,那里操练、拉练的情景,那里的马尾松、荔枝树、闽南语等等。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曾经的万丈豪情,心里格外地温暖,格外地欣慰。一晃四十年,我们能用联谊会的形式重温战友情、延续战友情,非常难得。第三个难得是:我们是一生的战友,惟愿战友前行坦途,心纳祥光。希望大家在能走得动的时候,都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到所有战友家里都有酒喝。更欢迎大家来余干,品尝余干辣椒。老战友们一定要保重身体,把日子过得痛快一点,祝福战友兄弟吉祥如意。

进贤战友王宝亮在部队当卫生员,退役后在县城开诊所,他救死扶伤,菩萨心肠,既懂中医,又懂西医,德艺双馨,而且音乐素养过硬,一曲《画你》,悠扬婉转,宛如天籁,“同一个夜晚我不愿醒来,只为把你画在我心里”,引起战友们纷纷为他拍录像、拍照片,把精彩定格成永远。东乡战友黄益明唱响《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深情真挚的演唱,把战友带回到40年前离开部队的时刻,唱得人心潮起伏,泪花闪闪。东乡战友杨金高是自学成才的典型,在部队作新闻报道荣立三等功3次,受到团、营、连嘉奖4次,1986年退役后,先后在县广播站、县人民武装部、县(区)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大量各类文章,加入省作协,成为江西诗词学会会员。他现场朗诵即兴创作的藏头诗,将联谊活动推向高潮。诗曰:佛光普照三界和,岭边绿水荡碧波。缘于福建守前线,园美东乡快乐多。见到天上祥云绕,证明心中有弥陀。战风斗雨听豪迈,友谊盛开映日荷。真言真志真铁汉,情深义重壮山河。(此诗嵌字:佛岭缘园见证战友真情)2021年,在余干、进贤、东乡三地战友首届联谊会上,他也创作了藏头诗,嵌字:游龙山庄见证战友兄弟真情。明年建军节,第三届三地战友联谊会,他应该写出第三首藏头诗吧?三是三才之数,三是生生不息。战友真情就应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歌曲一支接着一支,掌声一阵接着一阵,笑语一片连着一片。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余干战友曹雄辉,甘当绿叶扶红花,在联谊会现场拍了近千张图片,回家后又精心挑选100张,制成美篇和多个抖音,广泛传播正能量。而他自己的照片却极少、极少、极少。这种舍小我、为大我,以至于无我的精神状态,令我们由衷敬仰。印证了大德金言: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

时至5点,联谊会接近尾声。主持人宣布:掌声有请东乡战友联谊会会长王小平和进贤战友联谊会会长万长云交接联谊会会旗。两位会长面带微笑,精神抖擞走上主席台,万长云从王小平手中接过联谊会会旗,舞动鲜红的会旗,舞动了鲜活的气氛,舞来了全新的期盼……晚餐宴会上,先后荣获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三级“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的东乡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协会会长、江西华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接平先生应邀参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王接平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久久回荡在缘中园大厅。他表示:“曾经当过兵,永远是兄弟。我在公司里成立退役军人创业园,欢迎战友们来公司看一看、走一走。今年参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评选,全国评10个,我是11名。很遗憾只得了提名奖。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拿个国家级荣誉,为战友、为东乡、也为江西争光添彩!祝大家吃好、喝好、生活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天相聚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欢乐多多,幸福多多,热闹非凡。俗话说,千里搭长棚,终须有一别。相见时难别亦难。傍晚时分,彩霞满天,三地战友,依依惜别。大家相约:明年建军节,进贤再相会。此刻,一抹落日的余晖,把佛岭山上的吉和塔,映照得金碧通黄,仿佛昭示着三地战友佛光普照,福慧双增。这正是:佛岭见证,汝水欢唱。三地战友,聚会东乡。缘定佛岭,共话沧桑。情深义重,地久天长!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杨金高)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