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浓山叠翠
文/苟平刚/甘肃
人生四季,青春无限。唯有夏日的激情如火如荼,悠然漫长。比邻而居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怡然自得地独享那份属于它们自己的静谧与美好。
热浪滚滚的盛夏里,黄土地下面的根根茎茎,裸露与天地之间的枝枝叶叶、藤藤蔓蔓、郁郁葱葱的农作物、以及大千世界里的人和畜类都在经历着烤与被烤的滋味。往日里,村头的那条大黄狗狂吠不休,忠诚地守护着农家小院。此刻却置我这不速之客,不理不睬,在树荫下眯缝着眼睛。

一袭迷彩,和路上的草木融为了一体。举手投足之间,汗水的河流就像血管里的血液一样在肌肤上游弋着,瞬间,硕大的闪耀着光芒的汗珠落在了细而长的叶尖上、花瓣中、草丛里,开始在经纬织就的迷彩服上肆无忌惮地,攻城掠地。
匆匆走过的山路上,高高在上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丛迎来送往。密布的荆棘,仿佛有一双双隐形的手阻挡着牵绊着前行的我。长势喜人的油松、侧柏、刺槐昂首挺胸,无所畏惧这滚烫滚烫的日头,越向上攀爬,脚步越加沉重,精疲力尽的我坐在了幽静、清凉的树荫下,出神地看着这个重峦叠嶂的青山绿水,心旷神怡。
我知道在山的那一边,有一群手握锋利的砍刀,背负着沉重行囊的人们,和我一样深情地守望着。千沟万壑中,凝眸远眺或抚摸比划,探讨着它们的年轮、形状,指点着它们的习性喜好。这一幕幕,多像委身于这熙熙攘攘的人海,谈笑间世事无常,悲欢自渡。
人迹罕至的地方,草木掩盖了所有的路径和出口。锋利的砍刀起起落落,藤蔓、荆棘纷纷扬扬,一条条浸染着血汗和绿色汁液的崭新的小路路,在脚下匍匐着向前延伸至悬崖上、山谷旁。匆忙的脚步轻快亦或沉重地丈量着巍巍子午岭的深度和广度,竟然无暇欣赏花开半夏时的惊艳,顾不上坐看蓝天白云的洒脱和飘逸,他们,沿着父辈们的绿色足迹上山下洼,钻林子过草地蹚过清澈见底的小河,;他们认真地听着老队员们的经验之谈,那些树是珍稀物种,那些花草可以治病救人,那些看似娇艳欲滴的花却是美丽杀手。在浅显易懂的谆谆教诲里,老队员仿佛时光老人,睿智而博学,处处透露着禅机和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他们,这群跋涉者,就是一条条奔涌着的绿色河流,刚柔相济,他们用满腔激情,谱写了一曲曲昂扬奋进的《青春之歌》。

阵阵松涛声中,向山而行的调查员们历尽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采集标本、寻找大小林,每一个点上都留下了他们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足迹,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专业术语、准确无误的数据、珍惜濒危动植物生长情况、地理位置,一切有关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等,庞杂而零乱。山里的日子里,他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之后还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整理资料,上传数据,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做的精准,全面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为林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日子在晨昏的更迭轮回中,悄然无声。隐藏于草木深处亦或新开辟出来的羊肠山道,陡峭坎坷也好,蜿蜒曲折也罢,他们无不上下而求索。漫漫征途上,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危险性。高温下辛勤劳作的他们,一不留神,就会被双脚踩乱的马蜂群起而攻之;走着走着或许就会遭遇“草上飞”的拦阻,看着吐着信子的毒蛇蠢蠢欲动,胆小的已是毛骨悚然了。日当正午,一瓶水一个馍馍一袋方便面就是他们的午餐,狼吞虎咽之后,困意袭来,席地而卧,不一会就枕着泥土的清香沉沉睡去了,醒来的时候便紧张有序地做野外作业。酷暑天气里,说变就变的天气孩子似的刚刚还骄阳似火,瞬间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暴风雨倾盆而至,来不及避雨的队员们,遭受着一波强似一波的暴风雨的洗礼,其中艰辛非寥寥数语所能说得清楚。

声嘶力竭的知了,仿佛在开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间或夹杂着麻雀、喜鹊、山鸡以及不知名的虫子的鸣叫声,啁啁啾啾或悠扬婉转或尖啸刺耳。无形中,仿佛有千百双手在弹拨着岁月的琴弦,使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任意幻化……

苟平刚,甘肃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上学时就酷爱文学,生活跌宕反复,依然坚持写作,近年在公众号平台和《九天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诗歌散文作品。有一半作品被读者推荐上了红榜和精华榜,网红作者之一。现从事林业工作,第十届宁县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