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安排2天半课程,对2023年14名(不含增援大运会7名)来自川渝两地的农家子弟,新入路大专、本科生(6名本科生、8名大专生)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铁路史、中国铁路春运史、涪陵工务段艰苦创业史、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红色故事、成昆精神、五老故事、历届青工成长成才故事、人生理想第一课教育后,自觉扣紧步入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结合思想实际,撰写的人生感悟“心得体会”,在《都市头条》陆续发布,以励鞭策,迎接挑战。
「人生感悟之十」铭记历史丰碑 吾辈当自强 听关工委人生理想第一课有感
●潘冀圆
我叫潘冀圆,21岁,家居重庆涪陵区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大专学历。带着未来的憧憬,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涪陵工务段,经过三个月的实作培训,对工务工作性质有了清醒的认识。
今天,我坐在职工培训教育基地教室里,聆听了关工委熊主任为我们讲述的中国铁路史、历届青工成长成才史……尤其是熊主任讲述的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对我触动很大。
为什么说成渝铁路是新中国第一路?因为它是新中国百废待兴,在一穷二白,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新中国最早建成开通的第一路。
成渝铁路的修建,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早在清代晚期就提出规划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直到民国时期才着手修建,只因抗战爆发而停建,仅完成工程量的14%,就半途而废了。
修筑成渝铁路是四川几代人的梦想。四川地大物博,山险水急,道路崎岖,具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新中国刚成立,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亲自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亲笔批示“修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全线开工,沿线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许多百姓捐出自家棺木,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10万民工、3万军工全凭铁锤、钢钎、扁挑等原始工具,仅用2年时间,建成504公里成渝铁路,把沿途62个车站连成一条经济带。1952年7月1日通车这天,贺龙司令员亲自为成渝铁路通车典礼剪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题词祝贺!
时代变迁,成渝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牵引的闷罐车、绿皮车,到内燃机车牵引的绿皮车,到电力机车牵引的红皮空调车年代。伴随成遂渝准高铁,渝利、渝万、渝贵、成渝高铁、兰渝准高铁的开通,重庆北、重庆西、沙坪坝高铁站的建成投用,曾经火爆的重庆站淡出人们的视线。伴随2022年6月20日,郑万高铁的开通,建成开通了70周年的成渝铁路尽头站重庆站关闭,进行高铁站配套改造,将尽头线穿入江底,与在建中与渝湘高铁配套建设的重庆东高铁站相连。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是历史的丰碑,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掀开了新中国铁路建设的高潮,为后续修建宝成、天宝、内宜、宜珙、川黔、成昆、襄渝、内昆及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积累了经验,为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高铁网的形成,综合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川渝人民安全出行,带动成渝经济圈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我们见证了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辉煌史。集团公司关工委专门在内江工务段设立了“新中国第一路文化教育室”,旨在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用扬鞭自奋蹄,吾辈当自强。我们作为新一代工务人,将不忘初心,铭记历史丰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求真务实,砥砺前行,扎根渝怀练本领,强化技能提质量,敢于吃苦献青春,为确保渝怀铁路安全畅通,促进西南铁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奉献青春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