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听书记
当年济南人民商场内的“土山”堪称曲艺一条街。在百十来米长的碎石路两旁,坐落着大大小小八九座说书场。上小学那会儿,我时常跑去听说书。听过山东快书《武松传》、木板大鼓《济公传》以及长篇评书《三侠剑》等。没想到说书场关门歇业十多年之后,又在千佛山兴国寺与当年说《济公传》的老艺人马合义喜相逢。

□李耀曦
曲艺重镇的“土山”
济南曾是北方曲艺重镇,走江湖说唱艺人名家荟萃之地,故有所谓“曲山艺海震江湖”之说。可惜余生也晚,未能躬逢其盛,不过倒也有幸赶上了个尾巴,听到过点尾声,就是上中小学那会儿。
那会儿济南有五大商场,趵突泉劝业场,南岗子新市场,人民商场,大观园和西市场。这些综合性商场均为说书场集中之地。此外还有南门、老东门、北城墙根等处,也有书棚或者撂地说书人。
当时五大商场,除西市场在十二马路离家太远之外,其余我都曾去转悠过。这其中以人民商场为去得最早也最勤。那时十一二岁,喜欢到处乱跑看热闹,济南话叫“四处狼窜”。四处狼窜掏不出钱坐公交车,就是走着去。
当初我去人民商场,是因那时迷上了皮影戏。人民商场内有专卖皮影“人子”的小店。小店橱窗里张贴着各种皮影人物头像,雕刻得十分精美。我就站在店外街上,拿张挺薄的粉连纸,铺到橱窗外玻璃上,用铅笔描画下来。每次都收获颇丰,而基本上一分钱不花。由于经常去逛游,一来二往也就皮影书场两者兼顾了。
人民商场坐落于麟祥桥西北侧,经四路东端路北,老城西关与商埠的结合部。市场内共有大小街巷十余条,但不称街也不叫巷,而称为“段”。西南部“八段”坡度最高俗称为“土山”。东西长约百十来米的土山,即为说书场集中之地。碎石土路两边坐落着大大小小八九座书场。如有“泰清书场”(刘泰清)、“文成书场”(李文成)、“兴旺书场”(马兴旺)、“九如书场”(邓九如)等等。书场与书场之间,还夹杂有小茶馆、小戏园、小书店、食物店等。
当时人民商场路边有座最显眼的高大建筑物——宫殿式的“中国电影院”(1954年建),从共青团路走到麟祥桥头,隔着顺河街便可看到。那时我逛人民商场,就是从中国电影院侧身绕过去,先到皮影小店看上两眼,然后往西拐爬高坡,到土山上听说书去。

说书场门外“听蹭书”
至今还记得,在土山上这些说书场门外,傍门瞧瞀“听蹭书”的情景。听过孔祥玉的长篇评书《三侠剑》,听过马合义的木板大鼓《济公传》,李文成和他夫人的西河大鼓《杨家将》也曾听过。还听过不知姓名艺人(可能是杜永顺)的山东快书《武松传》。
这位不知名艺人大约不到四十岁,中等身材,剃了个光头,一身短打扮。既不穿长袍马褂,也不手持铜片鸳鸯板,而是“四页瓦”,大竹板小竹板,仍是当年说“武老二”的风采。小竹板在胸前打出一串花点,大竹板高扬过头顶,脑后摘瓜,敲得震天响。站在台上走动表演,文相武功,拳脚架势,连唱带打,中间还有“扫堂腿”“旋风脚”,说书台地面,被他跺得“咚咚”响,说的好像是《十字坡》。
听的是早场,十点钟左右。由于听客不多,我这没钱的小学生,便也被放了进去,坐在那里堂而皇之地听书,算是捧个人场吧。
听李文成演唱西河大鼓,就在“文成书场”,他本人的“地”。文成书场在土山西头路南,对面是“泰清书场”。据说刘泰清与李文成是拜把兄弟,人民商场初建时(1950年)大哥刘泰清把兄弟李文成从西市场拉了过来。土山的书场都是艺人自建自营,初时为席棚或布篷,后来陆续改为砖木结构瓦房。如果是他人在自家“地”上说书,便收取租金。一天一收,早中晚场,租金有别。
文成书场比较大。场内是白碴木条长凳,整场能坐二百多人。书场两边靠屋梁处,搭吊铺,像阁楼,有木梯上下。因此书场也是家。李文成是西河大鼓名角儿,当时大约四十多岁,长得身材高大魁伟,穿着讲究,记得穿的是银灰色派力司大褂。听的是午场,下午两点多钟,刚开场不久。李文成站在说书台上,手持长柄鼓槌儿,不紧不慢地敲着架子小鼓,吸引人进场。逐渐有人进来坐下。只见这时,有个年轻女艺人袅袅婷婷从书场阁楼木梯上走下来。据说这是李文成的如夫人张玉凤,也是唱西河大鼓的(下楼来弹三弦给李文成伴奏)。我由于当时年龄小,对西河大鼓唱词儿还听不太懂,便觉得没有多少意思。在书场门口听了十来分钟,也就离开了。
听孔祥玉《三侠剑》是夜场,晚七八点钟。就是早场说唱《武松传》的这个书场(好像是兴旺书场)。那天晚上天气很热,行人动辄汗流浃背,书场门口摆有个茶摊,摊主手摇大蒲扇,卖大碗茶。而书场内更是热火朝天,挤得满满当当,全场座无虚席。除了坐客之外还有站客,在木制连椅后面靠墙处站了一大排。把着书场门框往里瞧,竖起耳朵仔细听,听了没多长时间,就听“啪!”的一声,惊堂木一拍“且听下回分解”了。就见有女人从书台侧边走下来,手拿一个小簸箩开始转着圈向坐在下面的听客敛钱。
说书人孔祥玉当时看上去大约也就三十来岁,身形瘦长,穿一身黑衣,香云纱短衫,丝绸灯笼裤,礼服呢千层底布鞋,装束得干净利落。梳个一边倒的大分头,长发覆额遮到眉梢。手拿一把大折扇,足有尺半长,大折扇时开时合。孔祥雨说书多是站着说,行话称为“大红门”。嗓子略有嘶哑,但口齿清晰,咬字很准,喷吐有力,说得抑扬顿挫。表演动作不是太多,说到紧要处时也拉个架势,大分头猛地向后一甩,手中大折扇高高扬起。但也只是点到为止。
评书《三侠剑》属于“短打书”(剑侠公案类)中的长篇大作,一部书可以说上三四个月,甚至半年。而一天三场书之中说晚场则是收取场地租金最高的(据说当时租金分别为早场8角,午场1元2角,晚场1元8角)。孔祥玉说《三侠剑》不但能站住脚,而且还能说得夜夜书场爆棚,人满为患。可见其人道业功夫匪浅。
许多年后采访著名评书家刘延广,说起这档子事儿。刘老爷子说,你还听过孔祥玉的评书?那是我师叔啊。原来,刘延广最早拜师学艺,师傅不是济南评书泰斗傅泰臣,而是德州老艺人宋祥林。祥玉祥林两人为“祥”字辈师兄弟。
听马合义说木板大鼓《济公传》的场子,是“九如书场”。就在孔祥玉说长篇评书《三侠剑》场子的东邻。九如书场空间不大,也就能坐一百来人。场主邓九如不常来,来也是说晚场。马合义就在这里说早场和午场。有时早场是女艺人张桂红在此唱河南坠子。
马合义的木板大鼓无弦伴奏,唱的是自由腔,什么腔调都有。才开场,马合义坐在台上书桌后面,手摇木板,敲着小鼓,唱上一段。等场子上人了,有几个听客落座了。遂就收起木板开说,也就和说评书差不多。马合义说《济公传》有“活济公”之称,本人形象装扮也有几分“济公活佛”的模样。身材不高,在山东人中属于小矮个,走路还有点罗圈腿儿。穿戴也很不讲究,虽说并非破衣烂衫、衣衫褴褛,却也是青布旧衣,皱皱巴巴。下穿一双“一脚蹬”的老头鞋。当时大概已经有五十来岁,开口一笑满脸褶子。
艺人行话“不卖一帅,就卖一怪”。马合义属于以怪取胜。《济公传》济公手中有把破芭蕉扇,马合义手里也有一把破芭蕉扇,说书时也像济公那样一摇一扇。马合义有点口吃,说话快了或一急就有“哎、哎、哎!”的口病,而嗓子则是“云遮月”的公鸭嗓。表演时左手伸出两个弯曲指头往前一点,右手芭蕉扇往后一摆,脑袋朝前一探,口中念念有词一声,“阿弥陀佛!”活脱脱就是一个似疯若癫、行侠仗义、急危救困的济公和尚道济长老。
马合义说书是谢绝女客进场的。因为有妇幼不宜的“荤口”。比如济公那佛家咒语“唵么呢嘛弥吽,唵赦令嘿”,到马合义嘴上就变成了“阿妈你妈——一腚黑”。所以听《济公传》的书座,女客没有,中青年人也不多,最多的就是一群半大孩子小学生。小孩子们没钱,有人就带一个或半个窝窝头来听书,马合义也收。还常在刚开场时,放进一帮孩子来捧场听书。人多坐不开时,再请出去。
土山说书场尽西头往南拐是一条小胡同,胡同内是个卖蛐蛐(蟋蟀)的小市场。西头路北泰清书场东墙外有一条向北的下坡路,路西是一家皮影小剧场,名为“向群皮影社”。李福增李福祥兄弟在此演皮影戏。毗邻是“立武书场”,张立武在这里说唱西河大鼓。
李氏兄弟演唱的皮影戏我进去看过。记得是五分钱一张票。张立武说唱的西河大鼓我没进去听过,原因也是鼓词儿听不太懂。张立武和李文成是土山说书场的两员大将,而张的名气还在李之上。
说书场的前尘后世
逛人民商场土山书棚听蹭书,主要是在上小学那会儿。到了上中学时就跑得更远了,大观园和南岗子新市场都曾去过。
在南岗子新市场空场子上,看过大胖子李富祥的古彩戏法“神仙摘豆”和“金蟾脱壳”。在席棚围起来的摔跤场里,看过谭树森、宛殿文、马金标等人穿着大链衣光着膀子摔跤。也在说书棚里听过傅泰臣的新长篇评书《铁道游击队》。
去大观园东门内晨光茶社听相声,是星期天大哥带我去的。当时晨光茶社的相声十分火爆,每逢节假日一票难求,排队购票的长蛇阵从茶社售票口一直蜿蜒曲折向南排到公共厕所那里。听完孙少林等人的相声出来,便去天丰园吃天津狗不理包子。两家只有一墙之隔。
一晃,中学还没毕业,“文化大革命”也就到了。1966年夏天“文革”伊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轰下历史舞台,济南所有说书场剧场统统关门大吉,说唱艺人全部歇菜另找饭辙。许多人改行下厂当工人,挨批斗、关牛棚、遣返回乡者,亦不乏其人。
没想到的是,“文革”之中登千佛山,又见到了当年在土山说《济公传》的马合义,与这位老艺人在兴国禅寺山门前喜相逢。当时兴国寺内的泥塑罗汉石壁佛窟都已被捣毁砸烂,又仿制四川的泥塑收租院在寺庙内办了个“阶级教育展览馆”。马合义在此谋得个看大门的差事,有时也兼任义务讲解员,声泪俱下地讲解一番。
更没想到的是,八九年之后还在半山腰唐槐亭碰到过马合义。那时兴国寺内重新为佛像再塑金身,我则作为“文革”之后第一届大学生在山下山东工学院读书。下午没课时,我们这些“范进中举”的老家伙们经常结伴爬千佛山。时常撞见马合义坐在唐槐亭内给过往游客说评书。马老爷子眉飞色舞精神焕发又现当年风采。
不知马合义在兴国寺修行了多少年,果真修成济公活佛乎?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