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一十八)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山云凝碧九野苍,
暮雨霏霏燕独翔,
绵绵窗思理不尽,
清荷送月一湖香。

道性文化的天下为公让人类走向理性与包容,而术性利益之追求却让人类更加轻薄与狂躁,不管这个民族利益多么“高尚”与“伟大”,道性文化与术性文化对人类道德高地的争夺至今没有停止过。二千年来,世界各族人民在以“利益”为轴线的血腥风雨相互斗争中付出惨痛代价,在利益的争夺中,各个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粉墨登场,世界各民族在矛盾与斗争中跌宕起伏,在妥协和包容中发展融合。然而一个大家庭民族却始终在东方大地上勃勃发展,这颗明星发出的光芒只有被遮盖,确从未被消灭,这颗明星就是中华文明。
如果我们再将历史镜头依次向古推出五千年左右。在中原大地上,一个盘居于黄河中上游原始部落,在首领黄帝的带领下,打败以蚩尤为首的另一氏族部落,统一中原地区,黄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国从此开启了有史记载的华夏文明。然而也是此时,亚非欧连接处的“闪米特”人的也在西亚闪亮登场。根据《圣经-旧约》记载,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闪”的后裔“闪米特”人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尼罗河流域和中东两河流域建立了文明,后来这个民族发生分裂,闪米特人逐渐分裂出埃及人、巴比伦人、犹太人(希伯来人)、阿拉伯人等在内的四十七个民族,几千年来,他们的民族信仰也出现分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是民族信仰出现分裂的结果。《三国演义》言:“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结论是站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得出的结论,而对东方文明以外的其它文明土壤就未必适用。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的每次分裂伴随而来则是更大的民族融合,而地中海东岸的闪米特人自从分裂之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至今闪米特人分裂出的不同兄弟民族的矛盾以及政治、军事、宗教冲突依然是世界的最热点和焦点问题。再例如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自从东西分裂后再也没有统一过。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对各地域产生的影响。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东方文明代代承传,文化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思想大融合,是东方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些融合后的文明,依旧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和源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容。虽然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秦朝的“焚书坑儒”,也有宋元明清的文字狱,也有中华民国“五四”砸烂儒家店,也有当代文革的“破四旧”以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但中华大地上民族团结、文化共荣、思想互补、宗教并举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文化融合导致中华大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全世界的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都在问,为什么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而世界其他三大古代文明却已消失?为什么入侵中原的外夷民族以及他们的思想文化终究会被太极文化所同化?这是太极文化的神奇之处!文明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类历史的积淀,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探索出的规律性东西。就像西方的《圣经》文化,从神话到传说,从传说到记载《旧约》出现,再到古希腊帝国时代撰成《新约》,一部完整的《圣经》前后经历至少三千年以上,这就是历史积淀。再例如东方的《易经》文化,从伏羲画出八卦,到周文王演绎成六十四卦,,到孔子对《易经》作《传》写《翼》,前后也在三千年以上。
中华文明自伏羲时代起,太极阴阳之理就指导着祖先们的社会实践,这也是儒道文化刍形阶段,儒家刚性的有为政治与道家柔性的无为政治在东方世界的大舞台上开始同台竞技。儒家崇向人文,道家崇向自然,儒家以人为本,道家以天(规律)为本,儒家讲究人伦道德,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然而两者却是人文与自然阴阳互补,相系辉映,异彩纷呈,共同构筑了东方特有的天人合一的阴阳理论的基础大厦。自伏羲氏开始,一代一代的中原领导人,就采用了儒道结合的治国策略,从有文字记载“五帝”时代从黄帝、颛顼、帝喾到尧舜,大都采用了儒道结合的政治路线,“儒道互补政治”在尧舜禹时期达到古代的顶峰,特别是舜以孝悌治国,禹以依据自然规律治水,是儒道在政治舞台上相互携手的典型表现。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