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徐来案生香 《孤鹜已远》书有韵
——读萧含先生《孤鹜已远——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
作者/王璐
有人说:生活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世事繁杂,时光知味,淡看悲喜,岁月沉香,那些过往的感动,那些曾经的美好,以及欣然接受的悲喜,都是心中盛开的花朵。清风徐来,笑语盈耳,案前生香,缘份如书,打开是惊喜,阖上有温暖。接过萧含委托清风(万文丽)辗转赠于我的《孤鹜已远——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一书,同感友情芬芳,人生温暖,同慨萧含博学多才,笔墨韵雅。
萧含,本名韩联社,藁城一颗“星”,自幼聪慧过人,学霸般的成绩让他顺理成章,背起行囊,远离家乡,步入河北大学的殿堂,书卷墨香不离手的象牙骄子,伏案扬眉吐铿锵的职场中坚,嚼字攻文出华章的凌云健笔,诗文同辉献余热的浩气丹心……从农村娃、大学骄子,报社总编、时评精英、博客圈主,到资深媒体人、著名作家、文学大咖……他的才华在职业生涯与业余爱好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他一贯自谦:“资深媒体人,业余码字匠”。实则是一位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的媒体人,他曾经跻身《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为社会公平正义鼓与呼。他才华过人,崇尚真理,拒绝虚伪,工作中他严格遵守新闻道德准则,客观公正,无私奉献,敢于说真话,道真情,报实事。他超长发挥“资深”魅力,搭建平台,网络团队,组建燕赵时评博客圈,开展线上线下全媒体活动,壮大了网上网下的正能量。“圈”人尽知,他思想高远,见解深刻,每有发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常新见迭出,并可一剑封喉;萧含先生对于河北乃至川鲁豫文化界来说,影响力也算深远广大;他无愧“码字匠”,文丰书茂,虽自诩“业余”,却堪比专业。他的诗歌、散文、随笔,摇曳多姿,隔三岔五潮涌浪叠般充满了我的朋友圈,他玩转各种新媒体,诛恶扬善,“花”开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各个平台。
本文作者与书作者
《孤鹜已远——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一书,装帧古典,图文并茂,文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与画意精妙相容,互为生发,共433页,450千字,既有无数颗鲜活心灵交织变幻的往事如诗,又有纵横驰骋穿越时空的苍茫歌吟,堪称一部发古人之悠情,抒现实之美好的佳作。 逐篇赏读融诗论与史论、诗情与激情于一炉的文字,作者在当下众说纷纭的背景中,对中国历史西汉至南宋期间的42位古典诗人,进行了全景式的心灵解读,并揉杂那期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准确研判、分析、概括能力,焉能求得真谛,写出精品,写出精彩!
中国历史人物本就荟萃如烟,要从不同年代、重大事件,以及名人轶事、风土人情中,概括出人文特色、精神气质、品格符号,需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没有慧眼识珠、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之妙力,想想都难。开篇《扬鞭激颓废,开流荡无垠》,从司马相如的生平场景到心灵展现,丰饶的人物,奇绝的传说,把儿女情长、家国情怀、风俗人情、诗文特色,写的动静相映,气象氤氲。文中风趣地写到:“司马相如英俊如巴山蜀水,才华若江河横流,朝气蓬勃似旭日初升,堪称巴蜀帅哥,与日渐走向辉煌的时代同步成长……”不仅写出了悠闲、诗意,还让读者在恬适的阅读中,自然回归历史与文化之波流。这种写人喻风景如画的诗意,优雅而散淡,不落尘俗,似“侃”若“聊”,读起来自然接地气,韵味无穷。“广陵散曲,动地悲歌”一篇,写嵇康与阮籍霄壤的市井生活与人生抉择,字字有看点,句句有观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描述,也有深微细密的微观心语。“青山青史共醉吟”一篇,写司马迁与班固的跌宕人生,融汇历史于当下,作者时而涛涛若奔,时而涓涓若溪,文风飘逸,翔实的解读,深刻的论述,贴切的引证,世事于今会如何?令人唏嘘再三。“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而谁诉?”一篇,写曹丕与曹植竞争接班人之位的悲喜交集,其中家族荣耀、市侩纷争、亲人情谊、文学造诣,一句句,一页页,读过,仿佛一位讲禅的高深哲人,独具慧眼,引领我们一同感慨人生。波澜起伏中思之有理,读之有味。全书语言通俗、活泼、端丽,取材严谨,角度新颖,以小说笔法写散文,丰富而悠远的想像,深刻而独到的感悟,段落中有诗词,叙事中有曲赋,行文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有时如同静物素描,有时又像出彩风情画,让读者在追寻历史的车辙中,心向诗与远方,如痴如醉。
观书照人,清心雅趣展才情。作者将自己放逐到古典诗人亘古不灭的诗魂中,设身处地如泣如诉,以独特的语言和闲逸情调所勾勒出42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处世姿态、精神气质,探秘世相,抒情寄怀,分析周到,说理透彻,篇篇心境与环境契合完美,无论粗翻还是细赏,诗文影画情韵动人,极富生活气息。这种吟谈笑语欢声雅,推杯换盏曲韵柔的画面感,娓娓道出,没有舒展真性情,深入大境界的凌云健笔,怎能成篇且精彩有看点呢?
通读全书,就像观看历史连续剧,不得不感叹作者对史料和文字的概括和驾驭能力。生平细节的穿插,私人悲喜之情的升华,是作者抒写真情的亮点所在。一段历史,几多烟云,史家的著述、专家的论说、学者的点评、闲人的乱谈,阻挡不了作者“追寻历史深处之魅影,探究文人心海之波澜”的脚步,许是新闻工作者敏感与思考的匠心解读,许是报业大咖实践与磨练的慧心荡漾。没有刻意雕琢的世风与社情,只有浑朴自然的民俗与风情,流贯全书,其中诗文并茂的精彩,见深意、含奇趣、耐回味,是我庸常之辈难以描摹的。
掩卷沉思,书中再现的每一个人物,亦庄亦谐,亦诗亦画,别具神韵,不落俗套,把人物以及脾气性格描述得恰如其分,淋漓尽致,作者不愧满腹锦绣,出手不凡,犹如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音乐,袅袅不绝,又似一幅波澜起伏的“心电图”。古今无数颗鲜活的心灵,交织变幻,纵横驰骋,穿越时空,在宇宙间跳跃奔腾,汇成了历史的浩浩长河,抒写了一部跨越古今、亘古不灭,充塞天地之间的“心灵史”。篇篇显示出了作者的深厚学识,赤热情怀与飞扬文采。这种深挖和传承文化脉绪的匠心,值得一赞。
阅读师友赠书,情胜手足。以悠闲之笔抒心灵漫语,用每一次感动,收藏每一份美好,《孤鹜已远》,时空穿越,在心间跳跃奔腾,汇成的仙姿骄影,韵味无穷!
本文作者

王璐,女,祖籍江苏,现居石家庄,网名:璐叶芳菲,六零后,石家庄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文字散见于各类书刊网媒,个人文集《灵丝织锦》2016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偶获小奖若干。
书作者

韩联社,笔名萧含,资深媒体人,业余写字匠,河北藁城人,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著有文集《家园里的流浪》,中篇小说集《清明前后》,散文精选集《人生总有孤独时》,历史文化散文集《孤鹜已远 ·与古典诗
人的灵魂对话》《历史的忠告 ·史海殷鉴录》《史海撷英录》,品读古典政治家系列之《我为峰 ·中国古代四大帝王心灵史记》《大师的巅峰时刻·政治家卷》,诗集《红船与白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