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庞进文集第五卷 大悟骊山》
庞进
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作家一生所写的文章中,若没有一篇是写故乡的,那就奇怪了。陕西临潼是我出生、成长、工作过的地方,骊山耸立于临潼的地面,因此,写临潼、写骊山,对我而言,就如泉要喷涌、溪要奔流一般。1988年10月,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兵马俑狂想》,书中大部分作品是写临潼、写骊山的。2002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我写的《大悟骊山》,作为“作家地理丛书”之一出版发行,收入该书中的作品,都是写临潼、骊山,或取材于临潼、骊山的。
以上两书在出版时和发行后,贾平凹、刘心武、陈祖芬、和谷、李沙铃、刘明琪、刘树元、黄伟兴、白晓群、严文龙等作家、评论家分别作序、写评,这里,再次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庞进文集第五卷•大悟骊山》收录了上述两书中的大部分作品,并有所增添、修改和润色,因内容仍是集中写临潼、写骊山,故书名仍取“大悟骊山”。在2002版《大悟骊山》的扉面上,醒目地印着我说的一句话:“读懂了骊山,就读懂了中国。”此话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一些文章、著作中被引用。那么,人们通过读骊山,可以读懂中国什么?
现在,对这个问题可以作明确回答:通过读骊山,可以读懂中国社会古往今来通行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公义大于私情。中国社会的最大的公义是中华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对从政者,尤其国家元首而言,时时刻刻都应把公义放在首位,不能让私情妨碍、危害到公义。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举烽火于骊山而戏弄诸侯;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沉湎华清宫而懈怠朝政:两位都是把私情放在了公义之上。其结果,便是王朝危机、社会动乱、人民遭殃。于是,公义大于私情的准则发挥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唐玄宗下台,盛唐衰落。
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兵谏?最重要的因素是日寇入侵、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其时的公义便是结束内战,团结全民族,一致抗日,而蒋介石则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于是,张、杨就毅然在华清池,以枪声逼蒋抗日,使“公义大于私情”的准则再一次生效、彰显。
《庞进文集第五卷•大悟骊山》,以电子书和纸质书相结合的方式出版发行。电子书由“中华龙凤文化网(http://www.loongfeng.org)”首发。对该书有兴趣的读者可登录该网站免费下载。
(2023年7月31日于加拿大枫华阁)
作者简介: 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