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叶似彩霞
王玉华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如梦也如歌。
其实,戏也好,梦也好,歌也罢,表达的无非是人生的一种希望、寄托、不舍与向往。窃以为这戏,这梦,这歌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精神家园里的主角。
1980年代,那是个好歌竞出人奋发,“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的美好时代。众多深受大众喜爱的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从1979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青春多美好》到《妈妈留给我一首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那些歌唱人们追求美好向往的旋律,再到《庐山恋》、《驼铃》、《牡丹之歌》、《少林寺》、《等到满山红叶时》等等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无不洋溢着人们心向阳光、豪情满怀、憧憬未来的情愫律动。

假若当年不是我在张店一连看了三遍影片《等到满山红叶时》,假若不是影片剧情和那红叶如霞的镜头片断震撼了我的心灵,假若不是婉转悠扬、明丽欢快、扣人心弦的《满山红叶似彩霞》的主题歌,可能至今我也搞不清红叶彩霞为何物,也不会轻易而举又心甘情愿地做了《满山红叶似彩霞》这首歌的情感俘虏。
在我老家,房前屋后最多的是梧桐、杨树、楸树和柳树;山间地头堰边到处是椿芽树、花椒树;绝大多数山岭上浓郁挺立着的也只是松柏树间或有少量的洋槐树;唯有村西卧虎山上,满满的是以黄栌(红叶)为主的松柏、桲椤、榆树、荆棵等众多树种竞相生发的森林灌丛,尤其是春吐翠绿、夏开烟花、秋红若霞的黄栌树深深地嵌印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只是当年我们的祖辈不叫它“黄栌红叶”而叫“黄梁棒枝”而已。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当年那些土里刨食、半饥半饱的清苦岁月里,人们只能穷尽一切办法来维持生计。即使家家户户用来生火做饭的柴火也是日常难题之一。幸运的是我家住在卧虎山下,山上冬天的层层落叶变成了我花篓里的宝。匍匐在树林里,淸除掉树叶上覆盖的冰雪,一篓一篓地把林间的树叶背下山、倒进我家院子西南墙角那个用秫秸编织成的囤子里,一人多高的存贮量足够家里人用到开春的。
难道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吗?那时在我的印象和感知里,“黄梁棒枝”那浅红、深红、紫红不一的树叶在养眼的同时又变成又红又亮的灶火,熟了煎饼,香了馍头,暖了冬天,陪伴我迎来一个又一个万物竞发的季节,但我从来不知道它还有一个更好听、更美丽的名字--“红叶,”更不会想到时隔数年后,它会成为一部电影主题歌里的主角。

1980年代的电影剧场,其热烈程度绝不亚于今日“淄博赶烤”的场面。张店电影院、淄博剧院、青年剧院一部片子轮流上演,电影票提前三天就告罄。
影片《等到满山红叶时》,就是我分别在上述三个影院轮流观看的。影片讲述的是生活在长江三峡江面客轮上一对非同胞兄妹凄美的爱情故事。三副女主人公杨英和相依为命的非同胞哥哥杨明之间,由亲密的兄妹之情转换到甜蜜爱情,后来杨明不幸殉职,杨英把心底的无限思念深深埋在了心底并拒绝了他人的求爱,执着坚守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
整个影片没有一句“我爱你”等卿卿我我的话语,而是把青年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寄托在美丽的红叶中,闪耀在彼此精神层面的相知相依里。加之当时号称“上影一枝花”的知名影星吴海燕成功塑造了杨英这个坚定执着、沉静内敛、情感炽烈而丝毫不为他人追求所动的美好形象,充分诠释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男女青年感情专一、不为物欲和外界所动的纯洁爱情观。随着影片和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主题曲《满山红叶似彩霞》在大江南北的走红,红叶不但成了影片和歌曲着力突出表现的主题和主角,也成了纯真年代、纯洁情感和坚贞形象的代名词。
影片中无论是杨英睹物思情,心中耳畔常响起杨明“再吹一阵北风,这里就是滿山红叶了”的话语,还是“满山那个红叶哎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红叶彩霞千般好,怎比阿妹在山涯”的优美词曲,都把着力点聚焦在红叶红的热烈,红的深情,红的执着,红的奔放而不张扬,绚丽又不失内敛,愈经风霜雨雪而色愈浓的初心初恋本色之上。从而使影片和歌曲成了整整一代人永久的经典回忆。
那时的我,无论是痴迷在影院还是有时做梦,总会有影片上有关红叶的画面和老家卧虎山上“黄梁棒枝”红色的叶片在脑海里一一重叠。每当《满山红叶似彩霞》的歌声在耳畔响起,顷刻间就有种千年神曲唤醒沉睡千年记忆的感觉,继而让人心中无比的欢欣:
红叶!红叶!它不叫黄梁棒枝,它是红叶!当年22岁的我差点就从影院坐椅上跳将起来,大喊起来…
1992年9月16日,从青岛发往武昌的212次列车,行程3000多华里把我和公司的耿总从淄博带到了武汉。第二天又乘专车来到宜昌参加国务院有关部门举行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研讨会。那时,三峡大坝还没开建,会组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三峡大坝选址的“中堡岛”。适逢中秋季节,自然少不了观长江、游三峡、赏红叶。此时此刻,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中的那些令人难忘的画面,立刻从记忆中跳了出来,口中不由自主的在哼起《满山红叶似彩霞》歌曲的同时,自然也联想起了家乡卧虎山上的红叶。

游船从宜昌逆流而上,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巫山云雨。领略“长江秋色在三峡,三峡红叶属瞿塘”的绝色风光,看绿盈盈的秋水被片片红叶所晕染,那流动着的彩霞,那云雾缭绕中的神女峰,处处洋溢着诗意的浪漫。船近岸时,火红似燃的红叶,一片片一簇簇从眼前炫目而过,那圆状的、椭圆状的,叶筋脉壮的,浅黄淡红色泽明艳的,诱惑着人们意欲伸手而得实则遥不可及。那次珍贵而又短暂的三峡一行,终于让人领略了什么叫世所罕见,什么是明丽奇绝的景色,什么是《满山红叶似彩霞》了。
傍晚归途中,一江灯火明,不免又想起了三年前在北京香山赏红叶的情景。记得当时有个同游香山的游客说,香山红叶好,好就好在“一叶而倾国。”的确,燕山脚下,京城国都,“国色”之位,谁与争锋?但而今我谓三峡红叶,恰逢喜迎三峡大坝工程开工在即,不正应了当年伟人的那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壮观胜景吗?
游罢归来,我笑着和耿总说:如果香山红叶有“一叶倾国”之盛誉,那么三峡红叶就该拥有“一叶惊世”之美名了,那么我们淄博本土的红叶那就是“一叶而倾城、日倾数万人”了吧!
从年轻时痴迷电影戏剧埋下的红叶情愫,到后来有幸香山看风景,继而梦圆三峡《等到满山红叶时》,一曲《满山红叶似彩霞》之歌从梦幻之年一路唱到了两鬓华发。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红叶作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象征,既是一种情感上的吸引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凝聚和释放,它是一种扎了深根的执念,也是一种令人振奋升腾的力量。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