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一十六)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铁戈飞壁大漠风,
钩月烟斜孤城影,
晚花零落黄昏泪,
柔肠断灭寄梦空。

历史永远不会重复过去,然而历史规律所凸显的轨迹却惊人的相似。反观西方帝国的更替规律,战争几乎是唯一解决大国矛盾的手段,所以中国提出的互利共赢和睦邻特色就显的犹为突出。政治与军事、经济、文化等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待物质和精神,经济基础是好似一个人的有形的血肉躯体,而精神更像一个人的无形灵魂。民族精神与民族尊严、民族文化,我们需要用自已的东西充满我们的灵魂。一个民族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生存发展,以国家的形式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手段求生存、谋发展,那么承担这个民族历史使命的代表即政治领袖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政治领袖首先是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代代承传,一个抛弃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信仰的领导人物,他将最终也被民族文明所抛弃。
中华文化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的动荡以后,从西汉开始,国家开始重视文化教育的在政治社会中的作用。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家的管理机构中,主管文化教育的礼部一直在中央各部中排在首位,因为各个朝代的帝王都明白,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民族灵魂必须健康饱满,民族文化必须灿烂辉煌,民族传统必须发扬广大,因为这些才是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的真正力量!
东方的阳性文化与西方的阴性文化所形成的太极光环, 在中国正在輝煌起来。今天我们沿着东西方的两条文化线路向前艰难推进,两种文化在冲突中进行融合,在融合中又发生冲突,这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主要文化现象之一。对于太极文化的磨合与修正,我们需要的是将文化“冲突”管制在一东方文化属于“道性”文化,与“术性”文化相比具有顶层性、恒定性、深奥性,正是这些特点才能为人类提供正确方向,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性”特点而言的,因为道性文化犹如定向的罗盘一样,指明人类的发展方向。罗盘是什么?邓小平为中国制定的“三步走”战略仅仅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光辉目标。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路途中的灯塔,是远航的北斗,有了目标,我们的罗盘才能指向特定的方向。人类,有了共同目标才算是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和谐与繁荣。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人,正是有了目标才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坚定的意志,否则就会产生从众心理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成功并不是我们为人类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曾经立下的既定目标得以实现并惠及周围,因为目标明确,我们懂得坚持什么,放弃什么,不为己喜,不为物悲,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失,而在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收获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然、从容不迫且成己达人的立世精神。
西方文化来到中国,本身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开始的。它的中心理论就是在形式上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基础上的“物竞天择”的自然竞争理论与“经济基础决定一切且以利益为核心”的资本理论的集合产物。《圣经》中除了道性的“三位一体”的宇宙观以外,几乎围绕“术数”展开丰富多彩。过度渲燃自然界生物的“适者生存”文化,重视个体的自由发展,从而忽略了人类文化的社会性、道义性、血缘性、群体性以及宏观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性等等。
中华民族文明在五千余年的儒道交替推进中焕发着永恒的东方生机。东汉末年一个更加圆融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儒佛道为主的日月星三光同辉的独特文化现象。有人言:人身难得,东土难生,佛法难闻。一个人如果与儒道等善法没有缘分,他就会与正法擦肩而过。今天在东方文化环境下的儒佛道耶回等世界五大主流思想开始在中国舞台上同场竞技。如果站在中国太极文化的角度观察世界,中国古人很难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出现文化斗争、思想斗争、宗教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等的文化斗争现象?因为中国太极文化犹如大海般清流浊川无所不纳,诸子百家无所不包,人类各种思想理念不同,对于谁代表“真理”的问题可以“辨论”不能“斗争”!因为真理越辨越明,而斗争却越斗越仇!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