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0185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优秀少年故事之二十
少年曹植才高八斗
韩积蕊编辑

"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对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评价。
曹植,字子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他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10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曹操很喜欢他。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有一次,其父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吗?”曹植忙跪下说:“我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可以成章。如果父亲不相信,我愿意接受测试。”这时正好铜雀台落成了,于是曹操命自己的几个儿子各写一篇文章。曹植提笔便写下了名篇《铜雀台赋》,曹操这才相信曹植的文采的确高人一筹。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彩画眉见长,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后人评价很高。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南朝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名叫谢灵运,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重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谢灵运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争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请应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 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记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既称赞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视了天下人的才华。后来,人们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同时也将学问高、文才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谢灵运虽然有些狂妄,但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并非浪得虚名。
【感悟】平时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等到也拥有过人的才华时,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