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专题:
编者:大家瞩目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纪念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40周年“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特别活动”昨天在深圳广电集团演播大厅刚刚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社会盛事,场面壮观、盛大隆重,独具特点、亮点和影响力。活动不仅引起了深圳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展示了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文化和综合实力。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主办单位之多,总体策划之创新独特,老兵参与热情之高涨,慈善捐款之踊跃甚为少见。请分享特别活动盛况,预祝大家八一建军节快乐!
昨天,一场盛大而热烈的以“重温拓荒记忆 传承奋斗初心”为主题的——庆“八一”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特别活动,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演播厅隆重举行。这次特别活动由深圳广电集团著名主持人吴庆捷(男)、殷梦(女)担纲主持。
1983年9月15日,基建工程兵部队两万人集体转业,分散到了深圳的各行各业,为这座初创城市注入了军魂,铸就了辉煌,镌刻了红色印记,赢得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的赞扬,称他们为深圳拓荒牛。改革开放之初,基建工程兵部队与其他早期建设者一起,为这座城市挖起第一揪土,打下第一根桩,“拓荒牛”的赞誉实至名归。深圳这座城市之所以有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和无限光明的前程,是因为在它的初创时期就注入了军魂,奠定了城市的基石,因此有了“大潮起珠江,军魂铸鹏城”的美誉。
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人民对这支部队给予了特别关怀。1993年9月15日在深圳体育馆召开六千人大会,纪念集体转业10周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全体出席。2003年9月15日在深圳大剧院召开千人大会,纪念集体转业20周年,深圳市五套班子派代表出席会议。
时间到了2023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45个年头。适逢基建工程兵参加深圳特区建设44年、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举办一场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纪念活动,是赓续深圳特区精神、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行动。也是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最好方式。
与众不同,亮点多多
这次活动与之前的纪念活动有很多不同之处,以往的纪念活动有的是开大会,有的是文艺晚会,我们这次定义为“特别活动”,具有特别创意。
一、活动组织架构与以往不同
以往的纪念活动由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的单位主办,邀请领导和嘉宾出席。这次特别活动是由深圳市委关爱办、深圳市政府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指导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主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深圳市慈善会·深圳拓荒牛专项基金提供支持,共同举办庆“八一”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特别活动,营造了一种全社会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的氛围。以此纪念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40年,向开发特区的拓荒牛致敬!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出席特别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是: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悦华
深圳市关爱办主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
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 郭建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
深圳广电集团总工程师傅峰春
特别活动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关心退役军人事业的老领导,他们是:
深圳市委原常委、深圳市警备区原司令员、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理事长刘勇
深圳市委原常委、深圳市警备区原政委、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曹绍业
300多名穿着统一服装的基建工程兵老兵及1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代表欢聚一堂,共度快乐时光,向为深圳发展和特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拓荒牛,送上一座城市的敬意。
二、展现形式与众不同
这次特别活动不同于以往,既不是一次高规格的隆重纪念大会,也不是一场专业文艺演出。而是特别策划,用人物群像诠释基建工程兵“不畏艰难、勇闯敢创、无私奉献”的特区精神,采用了以下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
1、共情 用全息影像技术打造篇章及节目主题场景;用当年的照片和照片主人公现场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拓荒故事,贯穿活动各篇章;抚今追昔,台上台下共情,赓续精神,新老深圳人接力。活动设置了多个代表性致敬环节,每个环节都由少先队员为基建工程兵代表送上鲜花,表达下一代对拓荒牛的致敬和精神传承。
2、震撼 活动开始,一段反映当年基建工程兵部队陆续从全国各地进入深圳参加特区建设的短片《大军南下》,与一群俊男靓女表演的根据周顺斌战友荣获当年全国摄影艺术大赛金奖作品《升》创作的极具深刻含义的同名街舞,挥汗如雨的施工场景与潮流时尚的热辣劲舞、军装工作服与休闲时装,前后45年相呼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领大家重温激情燃烧的拓荒岁月。
3、场景 活动通过全息影像技术打造“拓·开疆破土”、“荒·苦乐年华”、“闯·破浪前行”、“敬·崇德向善”四个主题场景,独特的3D投影带给大家超越时空的震撼感。
4、群像 活动以基建工程兵报道员周顺斌当年拍摄的《升》《沟中喝水》《竹棚婚礼》等照片为线索,生动再现了深圳特区建设的如歌历史和基建工程兵投身特区的热血青春。以往的纪念活动往往是领导致辞、嘉宾讲话、老兵发言,这次活动特别邀请老兵代表单金生、吴基成、张留栓、何邦利、谭楚良、傅玉行、孙建华、罗朝利、刘坤德、沈远彪、黄干达、王占义、张帮玉等基建工程兵作为群体代表,走上舞台,讲述当年建设深圳努力拼搏,他乡变故乡的奋斗故事。他们中有最早来到深圳参与经济特区建设的老兵,有开拓创新创下无数第一的优秀代表,有受到表彰荣获奖章的杰出人物,也有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爱心代表,他们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基建工程兵的记忆,更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典藏。
重磅消息,振奋人心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振奋人心的重磅消息:为纪念基建工程兵转业深圳40周年,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拓荒史研究会的积极推动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军事博物馆正式复函,同意深圳复制军博馆展“基建工程兵雕塑”。安放至深圳市民公园奋斗者广场,和“军魂永驻,勇当新时代拓荒牛”纪念石、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名录墙一起,成为传承深圳奋斗初心的文化阵地,也将成为一处基建工程兵老战友的精神家园。
关爱之城,汇聚爱心
深圳是一座崇德向善的关爱之城,也是一座崇尚英雄的拥军之城,在关爱行动中,深圳持续开展致敬拓荒牛和退役军人的关爱行动,用“大爱”点亮城市的“精神地标”。经过人民军队淬炼的广大退役军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深圳成为拓荒牛和十万退役军人温暖的家。
2021年,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基建工程兵老兵刘坤德、沈远彪、黄干达带领兵二代刘平、沈虹和战友们发起设立的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在深圳市关爱办、深圳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推动下,已经变成全社会致敬退役军人的关爱行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市民加入关爱队伍,截至目前共筹集善款物资2000多万元,开展关爱退役军人活动上百场,关爱和慰问活动覆盖退役军人达20000人次。有超过2.6万人次的爱心市民参与捐赠,构筑形成了“政府倡导、基金会搭台、企业参与、媒体助力、公益同行”的具有先行示范作用的关爱退役军人深圳模式。
爱心迸发出火花,激起一座城市的敬意。活动现场还特别举行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善款捐赠仪式,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超过950万元,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拓荒牛和退役军人的感恩和致敬。
其中:
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发起人刘坤德、黄干达再次带头各捐赠100万元;
兵二代沈虹、刘平代表易签链、泸宜遵公司各捐赠100万元;
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捐赠100万元;
深圳市慈善会·深圳拓荒牛专项基金捐赠345万元;
深圳美丽魔方健康投资集团捐赠50万元;
爱尔眼科医院捐赠25万元;
云南益品云仓供应链有限公司捐赠爱心物资价值21万元。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上台接收捐赠,并联合主办单位和退役军人关爱共同体发出爱心倡议。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菱亚能源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沙头四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也捐献善款,向老兵献上一份敬意。深圳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深圳市健康产业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市文创体育类社会组织联合党委,市先进制造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市优势传统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深圳市慈善行业联合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动员社会各行各业一起致敬拓荒牛,用爱心传承奋斗初心,榜样引领,聚沙成塔。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再立新功!
欢歌笑语 圆满成功
整个活动只有四个文艺节目,街舞《升》、独唱《追梦老兵》、小合唱《歌唱你,基建工程兵》、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特别活动在《祖国不会忘记》歌声中结束,老兵们在歌词中找到了自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那就是我,那就是基建工程兵,那就是深圳拓荒牛!
编辑: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