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散文)
谭中培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立秋以后,谷子成熟了,秋收拉开了序幕。
我插队落户在高镇公社五大队七队当知青,我们生产队种的是中季稻。中季稻在八月中旬成熟。割完谷子,就要翻耕土地。翻耕过后的泥土通过晾晒,谷桩脱水干枯、腐烂,变成了有机肥料。打完谷子就开始平整土地,播种冬小麦。
虽然已经立秋,但是夏天似乎不愿意离去,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太阳像发了疯似的,晒得大地热浪蒸腾。灼热的阳光,把田边地头的桐子树叶烤成了卷儿。虽然天气酷热,却是收割和晾晒谷子的好时节。
由于天气炎热,紫外线太强,胡队长安排早晨六点钟上工,九点钟收工;下午五点钟上工,八点钟收工。
今天收割的是老洞岩底下那几块稻田。
按照往年的收割方式,稻谷割下来以后,就地脱粒。脱粒是采取传统的脱粒方法,将谷草在打谷桶的内壁上使劲儿摔打,摔打下来的谷粒,顺着打谷桶的内壁落入桶底。打谷桶为方形,上宽下窄,为了不让谷粒摔出桶外,一般都用晒席围住打谷桶的三个方向,留出一方来摔打谷草。今年,生产队租来了一台脱粒机,脱粒机用一台柴油发动机带动,由人拿着谷草捆子,在飞速旋转的脱粒筒上左右翻动,谷粒被那带锯齿状的转筒拉扯下来。这种脱粒方法,只不过把人工摔打变成了机器脱粒。不过,这机器脱粒比起人工摔打要快很多,听说一个小时可以脱粒一亩地的谷子。尽管这是一个半机械化的设备,但是,它打破了几千年来的人工摔打方式。所以,社员们既兴奋,又好奇。
由于这台机器脱粒速度很快,又不能随便搬动,胡队长决定,把老洞岩下的谷草运送到岩上,连同其它稻田里的谷草一起,集中起来统一用机器脱粒。
下午五点钟,生产队的社员们汇集在老洞岩下。男人们全身上下只穿了一条短裤衩,每人肩上扛了一根木制尖担,脖子上还搭了一条擦汗水的毛巾。由于长期光着膀子,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我和生产队的老少爷们儿,皮肤都晒成了黑褐色,看上去像非洲黑人。
生产队的女人们,由于穿着深色的布衣服,身体的热气不能快速散发出来,皮肤上长满了痱子。一些中年妇女也顾不上自己的脸面,学着我们男人的样子,脱去上衣,去掉胸罩,打起了光胴胴。女人细嫩白皙的皮肤突然暴露在烈日下,让男人们惊奇不已。特别是那雪白的身子,上面布满了浅红色的痱子,像在雪地上点缀的一朵朵红玫瑰,特别扯眼球。在弯腰割谷草的时候,随着身体的晃动,乳房在胸前不停地舞动,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哇!这是我当知青以来,第一次见过这种奇特的景象,真是一曲绝美的丰收舞。
万才和世黄站在稻田里看傻了眼,直愣愣地望着那几个中年妇女,居然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嫂正在收割谷草,她也脱光了上衣,看见万才和世黄站在稻田里发呆,狠狠地骂了一句:“没看过呀?你小时候吃的奶奶!”
方苏听见二嫂的叫骂声,抬头一看,发现世黄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二嫂的身子。她气得咬牙切齿,将手上的谷草一扔,气冲冲地走上前去,揪着世黄的耳朵骂道:“我叫你看!我叫你看!”她脸色通红,一边骂,一边把世黄揪到了稻田边上。
世黄大声呼叫:“媳妇饶命!媳妇饶命!我再也不敢看了!哎哟!痛死我了!痛死我了!”
方苏放开世黄。世黄揉了揉发红的耳朵,瞥了一眼方苏,咕哝道:“太黑心了嘛!耳朵都要揪掉了,哎哟!”世黄龇牙咧嘴,痛苦地呻吟着。
方苏一听,又来气了,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世黄,怒气冲冲地质问道:“你说的啥子呢?再说一遍!”她双目圆瞪,直视世黄。
世黄立马怂了,他强装笑脸,点头哈腰地回答:“媳妇教训得对!教训得对!”他一边说着,一边溜过去收拾地上的谷草,嘴里悄悄地骂了一句:“母老虎!”
方苏看见世黄那副狼狈相,嘴角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看到这一切,无奈地摇摇头,对方苏说:“一物降一物,世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方苏。你教训得好,不要让世黄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
方苏似乎不领我的情,她把手一挥:“滚滚滚!我家里的事情,管你啥事儿?你们这些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看见漂亮的女人就想占便宜!”
我笑了笑说:“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欣赏一下女人的美貌,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只要不想歪了,就没有错。我看你们才是一对活宝,大惊小怪!”
“你少在那里狡辩,想看女人的身子,就说是艺术品。女人是人,不是拿来给你们男人欣赏的。你心里相啥子,谁晓得?”
我苦笑着摇摇头:“我说不过你,还是把你的世黄管好吧!不要晚上跟你睡在一起,脑子里还想着别的女人。”
方苏被我的话激怒了,她大声吼道:“管你屁事儿!你给我滚远点儿!”
万才看见二嫂那白皙的肌肤,顿时傻眼了。他顺势开起了玩笑:“二嫂,你奶奶那么大,是不是二哥给你揉大的?”
二嫂一听,抱起割下来的谷草向万才砸过去,万才像猴儿一样,一躲一闪,蹦到了稻田边。
胡队长突然出现在稻田里,他大声吼道:“万才,你在干啥子?这里不是打情骂俏的地方,大家都在加紧收割,你不要像木头一样杵在那里发呆,没有看见过女人啦?抓紧时间把谷草挑上山!”
万才挨了胡队长一通训斥,还不甘心,他跑到二嫂面前,故意去收拾二嫂割下来的谷草。二嫂帮他把谷草打成捆,万才一边收拾,一边不停地瞟二嫂的身子,还故意往二嫂面前靠。
二嫂发现了万才的不轨行为,用手把他一推,骂道:“滚远点儿!”然后走到稻田边上,从桐子树上取下洗得泛白的蓝布衣服,往身上一穿,扣好衣扣,又回到了稻田里。
万才见状,问道:“二嫂,你穿上衣服不怕热吗?像我们一样,打个光胴胴多凉快呀!”
二嫂骂道:“你少来占我的便宜,打个光胴胴让你看,好过瘾啦?”
万才嬉皮笑脸地回答:“看一下有啥子不得了嘛?又没有做违法的事儿。”
二嫂也不甘示弱,骂道:“你就缺少一个像方苏那样管教你的人,等你找了婆娘,看你还敢不敢这样放肆?”
万才挑起谷草,还不停地回头看二嫂。
我站在万才的旁边,催促道:“快走吧!不要一步三回头了,二嫂都把衣服穿上了,有啥子看头嘛?有本事你娶个婆娘回家来,天天都可以看。”
是啊!二嫂确实长得很漂亮,她那细嫩白皙的肌肤,丰满的胸部,对于万才这个单身汉来说,难免会有非分之想。
“太漂亮了!简直就是我的梦中情人!”万才挑着谷草,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
“你说啥子呢?谁是你的梦中情人?”我停下脚步,望着万才。
万才慌忙回答:“没……没有啥子?赶快上山吧!”
在秋收时节,一般都是女人收割,男人运输。这谷草可不是好运输的,谷草上的谷粒很容易脱落。所以,我们都用两头尖的木制尖担,将两头插入谷草捆子,然后双手抓住尖担的中间,像举重一样,一使劲儿,拿上肩膀,挑着上山。在运输途中,不能放下休息,不然,谷草一触地,谷粒就会脱落。所以,必须一鼓作气运拢目的地。
我挑着谷草,“嘿哟嘿哟”地哼着爬山调,一鼓作气攀上了老洞岩。汗水滴落在发烫的石头梯坎上,留下了一路的汗痕。
快到山顶的时候,我看见路边的石头上坐着一个戴草帽的人。我走近一看,是我的母亲。
我取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清晰地看到母亲那饱含泪水的双眼。
我笑了笑问:“妈,这么热的天气,你怎么来了?”
母亲用袖口擦了擦眼泪,强装笑脸说:“我想来生产队看看你是怎样劳动的。”
我不能停下来休息,继续往前走,母亲跟在我身后来到打谷场。我放下谷草,带着她去了我的知青屋。由于房子太小,我搬了一个长板凳放在门外,让她坐下。
母亲哽咽着说:“儿啊,妈看到你这样劳动,心里难受啊!你啥时候受过这样的苦哇?”
“妈,没事儿,我都习惯了。”
“我看你打个光胴胴,挑着谷草,从山脚爬到山顶,又不能休息,汗水湿了一地,我心疼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啊!难怪母亲心疼。
收工了,我陪同母亲返回高家镇,母亲一路上都说心里难受。
回到家里,刚吃了晚饭,母亲就开始呕吐,还不停地嗝气。我看母亲病得很严重,背着她就往高家镇人民医院跑。
经过医生检查,说是急性胃炎,需要马上输液。母亲长期胃病,只要一生气或者难过就会发病。这次发病的原因,是看见我在生产队劳动的场景以后,心里难过引起的。我在医院守护了大半夜,母亲输完液体,我们才回家。
母亲第二天还得去医院输液。为了安慰母亲,第二天上午,我回到生产队,向胡队长请假,要求回家照看母亲。
胡队长很理解我的心情,他说:“秋收是一个很劳累的活儿,你这几天也累得够呛,回去照顾好你母亲,也顺便休息一下。你们知青不像我们农民,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劳动。你们知青就不一样,像秋收这样高强度地劳动,很多人都受不了。你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快回去照顾你母亲吧!”
回到高家镇,我急忙跑到医院看望母亲。
母亲躺在病床上正在输液,见我进门来,问道:“中培,你回来了?请假了吗?”
我点点头说:“胡队长准了我一个星期的假,要我在家里好好照看你。妈,你好些了吗?”
母亲微笑着说:“傻儿子,你妈是老毛病了,没事儿,吃点儿药,输点儿液就好了。你看,我现在精神好多了。”
母亲输完液,我们一起回到了家。我让母亲躺在床上休息,我独自去长江边散步。
秋天的长江,洪水已经退去。河滩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裸露出来,有白色,白如积雪;有红色,红如玛瑙;有绿色,绿如翡翠。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带着沧桑岁月搁浅在岸边。
平静的江面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木船。一艘渔船正在收网,渔夫不慌不忙地抓住鱼鳃,一扬手,鱼儿飞进了船舱。
我望着对岸的红叶、江边的鹅卵石和江面上的浪花儿,不禁感慨万千,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秋景图啊!我随口吟道:
秋天的第一块雨花石
从风浪中艰难地走来
亘古的传奇
搁浅在记忆的江边
湛蓝的温柔
洗去了千年的羁绊
斑斓的色彩
拂去了岁月的尘埃
清凉的秋风
褶皱了江面的柔情
白色的浪花
绽放着金秋的情怀
一个星期以后,母亲的胃病痊愈,我回到了生产队,继续参加秋收工作。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但是,当年的秋收美景,却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作者介绍
谭中培,男,笔名“蓝风”,1951年2月出生,籍贯重庆丰都,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八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发表过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大量文学作品,参加过各类文学大赛,并获得“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奖”及“2022新时代中国风采百名作家奖”,其作品入选王伟主编的《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