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永驻
——八一怀旧
作者:八秩老兵刘智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的战友以各种形式庆祝军人心中神圣的节日。战友们对八一建军节万分崇敬,是因为生命中有着当兵的历史,灵魂中融入了军队的情结。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中达到了最大化。在我们穿过绿军装的人群中,有着共同的家国情怀和柔情铁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战火中淬炼,在拚搏中成长,在与强敌对垒中越战越勇。如今已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意志坚强,军种齐全,装备先进,让敌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军队。我为在这支军队中流血出汗贡献过青春而感到骄傲,我衷心祝愿这支军队更加强大。

我爱解放军,也爱我服役过的部队。解放军是钢铁长城,我所在的连队和部队是这个钢铁长城上的一些砖,一段墙。解放军是无敌可挡的滚滚洪流,我所在的连队和部队就是这股洪流中的一排巨浪。每到八一,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曾经所在的部队,想我生活过的营房,想我训练过的场地,想成天和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的首长,想和我一起同生入死的战友,更想埋葬在异国他乡,边陲要地的年轻烈士。想到这些,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世态炎凉,人间不公,个人委屈,统统不值一提。苦不苦,想想当年刚入伍,亏不亏,看看烈士陵园墓。想到他们,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平。

我在过很多部队,对所供职的每一个部队都充满着感情,都有着许多难忘的故事。

但是,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在11军的日子。这不仅是因为我在这个部队的时间最长,而且还因为我一生中最壮丽的青春是在这个部队渡过的。我在11军再次成立的时候踏进了它的大门,随着它在百万大裁军被撤销番号,而分配到其它部队继续服役。我为这支部队做出过贡献,这支部队抚育我成长。在解放军的历史上,随着国国家战略转移和军事装备发展,部队的扩充、精减和整编是经常发生的事。

1948年11月1日,全军统一部队组织和番号,颁布了51个军的番号,到1949年底增加到70个军。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军被撤销,整编为其它军兵种,到1955年第一次授军衔时,只剩下34个军。这期间11军的番号两次被撤销,第一次撤销后,很快就重新组建,重新组建不久又第二次被撤销。1969年部队扩编,中央军委再次把11军的番号授予新组建的部队。为什么11军这个番号反复在我军的系列中出现,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11军是一支享誉沙场的英雄部队。被重新授予11军番号的我所在部队,没有辜负11军前辈的荣誉,也成为了一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叫得响的部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我们这支部队的历史不太长,也不算短,存续了16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旗上,有我们这支部队将士血染的风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上,有我们这支部队用鲜血凝结的典型战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谱中,有从我们这支部队涌现出来的众多英雄;在群众喜爱的音乐中,有我们这支部队创作的军旅歌曲;在大国重器原子弹的爆炸中,有我们这支部队作出的贡献。在与边疆人民相守相望的年代里,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扑灭山火,助民劳动,防病治病,都有我们这支部队官兵的身影。边疆各族人民对我们这支部队曾经给予高度的赞扬。



11军虽然已经撤销小四十年,它留给我的记忆不但没有模糊,反而是越来越清晰,我为当过解放军而光荣,也为在11军服过役而骄傲。


近些年来,不少战友在网络上发表在11军工作、训练和作战的回忆文章,得到了成千上万网友的点击,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11军。11军活在我的心中,活在众多战友的心中,11军无愧于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O作者刘智浚,原玉溪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
上世纪60年代云南大学毕业入伍,历任原11军机关干部、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干部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守备二师政治部主任、军分区政委等职。1980年至81年在解放军原政治学院学习,两次参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