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傅
文/王彦明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认识了很多师傅,随着工龄的增加,这些师傅都已退休,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而现在,我又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我能说些什么,又能为尊敬的师傅做些什么?
当今社会在新老交替中,昂首向前,不带任何眷恋与偏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恪尽职守,脚踏实际,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应秉承和倡导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要感恩怀念的这位师傅姓张,他曾经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过指导和帮助。
(一)张师傅的前瞻意识
张师傅是六八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善于琢磨。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和张师傅去大庆油田出差,那天我们和大庆试油试采公司的刘总一起交谈,刘总当时是行业精英,所以和刘总悉心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在交谈过程中,张师傅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刘总,这项技术二十年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对于这一提问,刘总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好在刘总凭借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给我们做了分析与展望。
出差回来后,关于张师傅的这一思维方式,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每当我遇到问题或者和别人交流时,适时登高望远,会有另外一种格局和视野。

(二)张师傅的悉心指导
有一年,单位购买了一台摩擦焊机,要求给摩擦焊机设计加装一套安全防护装置,那时候我尽自己能力给专家组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在角钢上固定一块钢板,在钢板上开设一个可推拉的可视窗口。当时,张师傅看到我的设计方案后,说我提供的设计方案没有可操作性,他说,你想一块钢板直挺挺立在人面前,你怎么操作?
后来,经过专家组论证,在原有钢板基础上,下弯一个角度,同时在下弯钢板的上方加装照明线路,经过再次设计后,该装置投入使用。经过那件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对人机工程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张师傅设计的自动化设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已经提到企业发展的议事日程。隔离操作,黑灯工厂是未来社会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这让我时常想起二十多年前,张师傅苦心钻研设计的自动化转盘压药机,那时候我们五六个人,就可以实现人机隔离自动化生产,虽然当时的设备有些粗笨,生产过程经常出现卡滞现象,但张师傅超前的创新意识,灵巧的动手能力,强烈的变通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张师傅已经离开了我们,每当我和年轻人一起交流,或者翻看有益于生产工艺创新方面视频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师傅,我在想,社会的发展何尝不是站在一代代先驱者的肩膀,才有了今天理性秩序完善的生产模式。
滔滔黄河东逝水,迢迢思念遥记心。在这里,请允许我借平台一隅,给我的师傅献上一份感念,尊重和敬佩。

作者简介
王彦明,男,网名乔山放歌,1965年出生,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王氏家族后裔(八个娃),1991年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毕业,现在在西安中国兵器工业某研究所工作,著有《油田井下燃爆技术》一书,有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多项,业余时间喜欢音乐足球和文学创作,QQ741785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