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的维坤兄
邱小美/文
认识多才多艺的老大哥陈维坤老师,至今不过一年多,但是,对于他,我觉得我已经从对他的尊重,升级到对他的崇拜和感激了。
记得在我成为潮州市湘桥区作家协会成员的时候,我因为老同事张勇利和维坤兄是很好的朋友才认识了维坤兄。那时候的维坤兄,给人一种很清高又难于接触的感觉。那时候的我,其实根本没有想到我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更没有想到我会突然对文学创作产生如此大的兴趣和激情。
维坤兄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据说他其实之前读的是体育专业,后来才转型成为语文老师。这种学科如此悬殊的跨越和转型,真的是出乎一般人的意料。我至今仍然觉得难以置信。维坤兄从外貌上来坤,妥妥一个大帅哥,一米八多的身高,健壮的身材,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看起来妥妥一个文艺范。
刚开始,对于看起来很严肃的维坤兄,我本来不敢跟他说话,只觉得他不苟言笑,不大好说话的样子。于是,对于那时的维坤兄,我总是肃然起敬,根本不敢跟他说太多话,更不敢想象我们现在竟然还能够一起很自由很无拘无束地开起玩笑甚至成为好朋友。

我现在对于维坤兄的印象已经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感觉。在以前,我根本没法想象我们能够这么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甚至开玩笑。
怎么跟维坤兄熟悉起来呢?这个主要是要归功于谢岳雄叔叔。岳雄叔叔是我家公的好朋友,论他在村里族谱的辈份,其实我们应该称呼他为“老叔”。岳雄叔叔是知名的潮籍作家,因为叔叔,我才对维坤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叔叔和维坤兄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他对于维坤兄的印象深刻,夸他的文章写得好,人品更是得到叔叔的赏识。叔叔叮嘱我多向维坤兄学习和请教。于是,我试着请教维坤兄。本来我对文学创作甚至要成为一个作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我没有想到,因为叔叔和维坤兄他们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创作热情突然高涨起来。
维坤兄是除了岳雄叔叔之外对我影响最大的潮籍作家,他和叔叔一样经常鼓励我要多动笔动脑,还总是以他自身为例子鼓励我要有信心。真挚耐心的鼓励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感动。维坤兄作为一位原来学体育专业的老师,因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竟然能够成功转型成为高中语文老师和省级优秀作家。而我,一个真正学中文的本科生,难道就不能像他一样努力吗?维坤兄总是鼓励我要相信自己,鼓励我勤动笔勤动脑。他殷切热心的鼓励和劝导,总是让原本比较懒散的我深感愧疚,进而产生一种不能辜负他好意的感觉。
可以说,在文学创作上,维坤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经常给我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很创新的建议,也能给我指出我的不足,并且能够引导我联想到新的事情和道理。他不愧是一位优秀的高中语文老师和优秀作家,他的想法总是那么特别新颖,他的建议总是那么能让我深受启发。
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维坤兄在鼓励和指导我的时候,他的语言艺术非常高,也非常有感染力,让人能够很乐意地接受他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情商很高又很懂得照顾别人心情的人,总是能以别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他的建议和想法,让我不知不觉地深受启发,让我感觉我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他的语言总是那么随和接地气,让我觉得如沐春风。
维坤兄在指导我写作时,总是能结合我自身的特点给我提出新建议,然后还经常会帮我看看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删除,再找出跟我的文章相关或者相似的优秀例文给我参考学习。我由衷感激他的真诚和用心,让我有时觉得,维坤兄如此用心指导我,要是不能写出好文章来那就真是太对不起他了。维坤兄和岳雄叔叔,都是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成长,让我受益匪浅更深受鼓舞和感动。他们的良苦用心,时常令我感动。有时还为自己没能写出优秀文章感到惭愧和内疚。
维坤兄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此外,他的日常生活艺术更是令人羡慕和崇拜。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美食家和出色的厨师呢。我经常看他写的文章,发现他很喜欢写关于美食的文章,后来更是从作家张勇利和余史炎那里了解到,原来维坤兄在制作潮州美食方面非常有天赋,是一位优秀的大厨。他经常自己制作潮州美食,然后把朋友请到家里去品尝他亲手做的各种各样的美食。这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啊。我不禁羡慕起维坤兄的夫人沛佳姐,她每天都能够吃到维坤兄亲手做的美食,真是太幸福了。据说,维坤兄经常会别出心裁地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给沛佳姐品尝,宠爱老婆之情真是令我们敬佩和羡慕不已。除了非常宠爱老婆之外,维坤兄对他唯一的女儿非常疼爱,每次他女儿放假回家,维坤兄都会亲自下厨为女儿做美味佳肴,舐犊情深让人敬佩。

维坤兄待人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他除了喜欢为自己的妻女做潮州美食之外,平时也喜欢宴请亲朋好友到他家做客,然后自己亲自下厨为大家制作潮州美味食物款待大家。有时是请大家吃鱼生,有时则是亲自上市购买食材然后亲自动手下厨。他会做很多潮州美食,比如蚝烙、卤鹅卤猪脚、腐乳鸡翅、麦粿、牛肉炒粿条、牛肉牛杂粿条、炒糕粿、鱼粥、猪肠粿汁、猪血汤……可以说,潮州很多美食品种维坤兄都会制作。但是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他做的猪头粽和炒芥兰。据说炒芥兰还是他的压轴菜。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压轴菜》的文章,写的就是他炒芥兰宴请朋友一家的情景,文章写出了他对待朋友之真诚热心,也详细叙述他炒芥兰的方法和心得,写得很生动形象,也充满深情厚谊。
说到维坤兄大学时候的专业,我至今仍然是难以置信。他是一个体育专业的学生,竟然能成为一位文笔这么优美的高中语文老师和文学作家。特别是他的散文,那真的是很让我佩服。一个学体育的人,转型成为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到底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力量才能做到的呢?是个人的强烈爱好,还是爱情的力量,或者是其他什么力量呢?每次在看完维坤兄的文章后我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他的文章总是在朴实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总能让人获得新的感悟和启示。
我曾经跟维坤兄聊起他职业转变的原因。他笑言他的成功背后有着沛佳姐很大的功劳。诚然,爱情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是,这肯定也离不开维坤兄自己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说,他对文学的爱好不亚于我们这些学中文的正经中文科班出身的人。其实,我也深以为然。他对于文学的狂热,其实早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了。他常常在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还不忘写文章,常写文章经常写到三更半夜,甚至有时还废寝忘食。这种对文学的爱好,让我深感佩服。
我最为佩服维坤兄的是,他写文章总是能信手拈来,很自然很轻松就写出一篇让人喝彩的美文精品来。比如他吃一顿鱼生,就能写出《吹起鱼生一片》这样让人觉得口水直流如临其境的文章,文章中对鱼生的描绘可以说是入情入味,让人好似也跟着他一起在吃鱼生一样。文中好词佳句频出,把制作鱼生的生动情景写得入木三分,也把吃鱼生的细节和感觉写的淋漓尽致。
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维坤兄还能把吃鱼生这样的生活小事与历史名人韩愈贬谪到潮州后改变潮人饮食习惯这样的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可见,维坤兄除了热爱文学创作之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也是相当熟悉的,足见他的视野和知识面之广泛。
维坤兄的为人,我想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他真诚热情、正直率性、乐于助人、的性格,他勇于尝试、执着创作的精神,都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
在古城潮州,能结识维坤兄这么优秀的人,真的荣幸!他多才多艺、自己本身很优秀,又乐意帮助他身边的人变得优秀,这个特点跟岳雄叔叔非常相似,他们都是那种乐于助人、很无私很有奉献精神的人,这是多么难得的品格啊!
我想,维坤兄通过个人自身努力变得优秀本已是难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愿意通过自己的力量让他人也变得优秀,这是一种无私的利他奉献精神,是一种值得我辈好好学习和弘扬的高尚人格。

作者简介:
邱小美,女,潮州人,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原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潮州市湘桥区作家协会理事,有若干作品发表于各级报刊,散文《两代人的卤鹅》在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散文《种花小记》发表于《番禺日报》和《都市头条》,《永远的“风围墙”》发表于《侨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