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诗人向心目中的女作家倾诉:在故事里徜徉,探寻花开自在的篇章;如果与它相遇,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让我在其中荡漾?

自在花开 人淡如菊
——作家高小莉初印象
作者:张仙群
这是我第一次见小莉姐姐,刻意没有去网上搜索她的资料,没有向桂汉标老师打听她的经历,甚至还来不及拜读她的大作,皆因好奇她是怎样一个人,却又不希望被他人左右我的感觉。
小莉姐走进诗社小屋的那一刻,我竟有些愣怔。眼前的女子身姿窈窕,五官精致,不是牡丹花那般雍容华贵、明艳动人,而是淡雅清丽得像一幅中国画。只见她头顶着米白色贝雷帽,上穿荼白衬衫,外披靛青色针织薄外套,下配一条灰蓝休闲牛仔裤,脖子上又随意系了一条青花瓷图案的小丝巾。莞尔一笑,是一股从骨子里透出的清新雅致。我突然就想起儿时阡陌上泛着浅浅蓝光的野白菊,那么纤细、轻灵、自由又顽强。

悄悄打量了小莉姐许久,我确定没有见过彼此。可是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我差点冲动地冒出一句“姐姐,好久不见!”我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仿佛今天不是初遇,而是彩排已久的重逢。我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只是随着其他诗友,捧起小莉姐的新作《自在花开》,请她给我签名。心里有个声音明明在说“姐姐,帮我签个名呗”,可是话到嘴边却成了恭恭敬敬的“高老师,请帮我签个名吧”。小莉姐似乎拥有读心术,微笑着提笔写下“张仙群小妹存正——逸野”。我又惊又喜,喜的是小莉姐能看透我的心思,而且没有嫌弃籍籍无名的我,惊的是“逸野”这个名字我似曾相识。“逸野”,不就是我前几天在“德州市朗诵艺术团”公众号里反复听过的散文《野白菊》的作者吗?我翻开《自在花开》这本书,却没找到这篇《野白菊》。只是同名吗?我打开公众号,看到作者介绍才知道,原来缘分是如此妙不可言,原来我的感觉并没错,小莉姐给我的熟悉感和亲近感是有缘由的,原来在未曾见面之时,我已在文字里邂逅过你用骨血浇灌的那朵野白菊。


我和几个小姐妹围绕在小莉姐身边,缠着让她给我们传授一些报告文学创作的“秘笈”。她果然像邻家大姐姐一般,不厌其烦为我们答疑解惑。翻阅这本散文集,篇篇都是经典,都让人爱不释手。在诗歌朗诵环节,我随手就翻开了《最美的遇见》。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安排?“有没有一处风景,远离红尘,遗世独立,阳光彩虹四季花香?当然有的,在我的梦里反复出现过。”读着这唯美浪漫的文字,窃喜我也反复做过相同的梦呢。令人回味的还有散文《自在花开》的结尾“生命终归要回到最初的本源和简单,人随风过,水向东流;天玄地黄,自在花开。”

小莉姐与诗友们一起回顾文学创作经历,畅谈创作体会。其中,她提到不管时代怎么变,对文学的那份热爱那份纯粹都会变成我们生命里最美最亮的光。她说,文学对她来说是一种拯救。她还回顾了特殊年代遭遇的不幸童年,早早见识了种种丑陋与不公平,但她把这些苦难这些丑陋与不公统统变成了创作的养分和感恩的源头。即使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她依然激励我们“做干净的人,写干净的文字”。我的心倏地疼了,耳边又响起《野白菊》那句“有时在夜里,清晰地听见心被什么东西咬噬着,喀嚓喀嚓地响,我知道鲜血一定已经浸染了我的躯壳,可我却微笑着对自己说:有一朵野白菊,灿烂了!”
小莉姐是那么透亮,纯粹,淡泊,如泛着淡淡蓝光的野白菊,在红尘阡陌间自由绽放,尽吐芬芳。“自在花开,人淡如菊”,是高小莉姐姐给我的初印象。

(2023年7月30日于韶关)

编织星光
作者:李爱凤
昨夜的故事书香如烟
踩着诗的节拍上场
展开五月的画卷
时空交汇屏幕绽霞
在这沐兰芳馨的夜晚
重逢是最动人的诗行
那一束花儿不是主角
却落在我的笔尖上
勾勒柔情绵长
在故事里徜徉
探寻花开自在的篇章
如果与它相遇
是波光粼粼的湖水
让我在其中荡漾?
抑或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温暖我的心房?
噢!花开自开的夜晚
笑容在手机上舒展
绽放
为共同岁月编织
一道星光
(2023年7月30日于乐昌)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