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宋濂
开国儒臣居首位,
浦江书院树文风。
且规力劝名篇赋,
能颂讴歌洪武功。
教导朱标无倦意。
编修制诰有勤公。
通才明祖常垂问,
【注】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出生于今金华县傅村乡,后迁居浦江青萝山下。少时就学于金华人梦吉,后慕名至浦江东明精舍从吴莱学,又游学于柳贯、黄晋之门。至1336年应浦江义门郑氏之聘,讲学于浦江青萝山下东明精舍,前后主讲席20多年。曾任浦江月泉书院院长。1349年曾被荐为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谢,隐居龙门山著书讲学。至朱元璋攻取婺州,开郡学,聘为五经师。次年,应征至应天(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修起居注。常侍朱元璋左右,以备顾问。136年任《元史》总裁官,书成,升翰林学士。四年,调任国子司业,次年升赞善大夫。太祖征召四方儒士,择少年俊异者入宫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师。六年升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十年,致仕归里。宋濂著作甚丰,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后人将其诗文合辑成《宋学士全集》75卷。文章不仅风行国内,当时在高丽、安南、日本等国亦广为流传。
乐 水
2023年7月31日
编辑制作 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