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句话不离本行
沃土
三句话不离本行,说的是这人呐,好像职业病似的,跟别人聊个天,扯个闲皮,明明说别的事,可是呀,没几句话,就说到自己所干的行当上来了,这就叫三句话不离本行。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以前,在沭阳太平镇有个秦圩村,坐落在美丽的六塘河畔。当时,村里有这么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位是干厨师的,全村乃至邻村,各家遇上红白喜事,都得请这厨师掌勺;第二位是干裁缝的,但凡各家想做件漂亮合体的衣服,都得请他拿尺子动剪刀,名声响亮;第三位是个车把式,说车把式,现在年轻人可能听不懂,简单说,就是现在搞陆路运输的,远程的现在都叫物流或快递,近程的叫倒小短的,来钱非常快;这第四位更不得了,是干船夫的,行遍六塘河各处码头要塞,据听说还顺这六塘河进过京杭大运河,南到过苏杭镇江,北到过京津连云港,那眼界非常阔络,著名的沭阳地方小调《三十六码头》,就是他编出来的。这四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能说会道,所以,秦圩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那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儿子不孝没人管,什么陈家公公上了儿媳床,谢老三进了寡妇房,什么孔老二犁地借耕牛,赵光腚又偷了大姑娘红裤头,等等此事,都请这四位去调解。
说有这么一天,出了点事,村里地保(村里最高行政官员)家几个儿子闹分家,哥兄弟几个连吵带闹,眼瞅着就要轮扁担抄铁锹,几个儿媳妇也在各自男人旁边帮腔蹿跳。地保实在没办法,只好请这四位能人来调解说合。
这是地保家呀,可比不得平常的调解。所以,这厨师就说:“哥几个,我看这样吧,中午在我家吃晌饭,咱们四个得先商量商量怎么说,下午再过去调解,咱们可别给人家说砸了。反正呢,咱也别把这事看得太重,这过日子嘛,哪有锅碗瓢盆碰不着的?”,哎,这“锅碗瓢盆碰不着”,是厨师的本行;裁缝接口说:“说是这么说,分家总得分个公平,你得让这针能过去,线也能过去”,你看看,他是个裁缝,“这针能过去,线也能过去”;车把式说:“得得得,没那么复杂,前有车后有辙,别人咋分咱咋分呗”,“前有车后有辙”,车把式本行;这时候,船夫在旁边说道:“哎呀,你们都听我的,我们到地保家,见风使舵,看情况吧”,他是船夫,天天见风使舵。所以,这四个人,没说上三句话,这调解的事都说到自己本行上去了。这时候,厨师老婆把饭菜也做好了,听他们说话,觉着好玩,就哈哈大笑,“哎呀,我说你们哥几个呀,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照我说呀,你们过去看看,卖什么就吆喝什么”。
听到这,那四位也哈哈大笑,原来呀,这厨师的老婆,是在杨口街上摆摊做小买卖的,她也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就吆喝什么”。
2023.07.30

作者简介:原名沃恒久,笔名沃土,江苏沭阳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村家庭,后来工作于中远海运集团,任职远洋船长多年,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写字,尤喜古典文学,偶尔写点心得体会,或编写点故事。

